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

发布 2021-12-28 08:33:28 阅读 8074

2023年5月份百题精练(2)

语文试题。(一)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罗绮(q)

粗糙(co)

不足齿数(sh) 如椽(chun)大笔。

b.衬(chn)托。

酒坊(fng)

博闻强识(zh) 洁身自好(ho)

c.中(zhng)风。

棱(1ng)角。

令人咋(z)舌。

怅望低徊(hui)

d.媲(p)美。

供(gng)述。

蹊(q)跷怪事。

数见不鲜(xi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博弈。倾轧。

形将就木。韬光养晦。

b.炫富。怄气。

自顾不暇。树木葱笼。

c.发轫。僭越。

气势汹汹。不尽人情。

d.陷阱。撂荒。

弱不禁风。克敌制胜。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陈奂生一路游街看店,遇上百货公司,就弯进去侦查有没有他想买的帽子。

b.他们在城市社会的最边缘最底层,以最低的收入干最脏最苦最累的活,而且最沉默最隐忍。

c.法律人齐聚首,不单是向这位精神导师致敬,也是坚守理想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d.想想自己少年时的淘气捣蛋,又何尝不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央视借助行政资源得来的公信力,如果不能保证用在服务公众的正确途径上,迟早有一天会随着“广告门”、“侵权门”之类的许多“门”而挥霍殆尽。

b.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典故和精妙学说仿佛一条精神的河水在课堂之上款款流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c.为了避免鄱阳湖连年枯水、湿地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江西省希望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走出这一困境。

d.对于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别悬殊问题,要采取正确政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1)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

(2)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东西本身是历史的而非军事的。

(3)但是,艺术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知识中。

(4)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充分的艺术知识。

(5)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未必有充分的军事修养。

a.(5)(2)(1)(3)(4)

b.(1)(4)(3)(5)(2)

c.(4)(3)(1)(5)(2)

d.(5)(2)(3)(4)(1)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小题。

要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就必须减排。

2023年l2月19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市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这次会议虽然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的进展,但是这次会议让“全球气候变暖”一词深入人心。据大会组织方提供的数字,约15000人出席了这次会议,其中记者就多达5000人。

如此庞大的宣传规模,让人们了解到各国政要和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视程度。

最近常常有读者打**来问:气候变化问题真值得那么兴师动众吗?当然值得啦,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引发越来越多的灾难,不只是热带地区的人们需要关注,温带和寒带地区的人们也需要关注。

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了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导致水资源失衡、农业减产、生态系统严重受损,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如果放任全球气候变暖按照目前的趋势暖化下去,不少地区在几十年内就可能遭遇毁灭性打击,岛国马尔代夫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如何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呢?那就得首先弄清楚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科学家普遍承认,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大气温室气体。

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可知,要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就必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迈入低碳时代,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呢?首先,科学家想到的是用碳排放很少的绿色能源代替碳排放多的化石能源。煤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其他污染性物质。

如果用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新能源,只是在生产、运输和维护相关设备的过程中会有碳排放,生产能源的过程几乎没有碳排放。

接着,科学家想到的是发展低碳技术。所谓低碳技术,其本质是节能技术,节能和减排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无论是绿色能源还是化石能源,只要用的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会减少。目前,全球低碳技术市场每年的交易额已经超过300亿人民币。

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低碳技术,似乎难以和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伟业”联系起来。然而,如果每个行业都能采用低碳技术,那么汇总起来的碳减排量就十分可观。

最后,科学家要想办法把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吸收掉。这种减排思路看上去很简单,比如,种更多的树,养更多的海藻,就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但是,植物吸碳的能力有限,死亡后还会有碳排放。

于是,科学家希望开发一些人造吸碳设备。虽然这些设备原理很简单,但是大都有明显的缺陷——成本太高,吸碳效率太低。如果能开发一种廉价高效的吸碳设备,减排的前景就会更加光明。

(摘自《科学画报》)2023年2月号)

6.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政要和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暖十分重视,让“全球气候变暖”已深人人心。

b.如果按照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暖化下去,岛国马尔代夫在几十年内就会遭遇毁灭性打击。

c.只要控制好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大气温室气体,就可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d.全球气候变暖会严重影响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从而引发越来越多的灾难,因此需要全人类共同关注。

7.下列对“节能和减排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采用低碳技术,碳排量就会减少,所以能减排的低碳技术,也就是节能技术。

b.因为只要能源用得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会减少,所以只要节能,也就达到了减排的目的。

c.因为节约能源就会减少碳排放,而碳排放的减少也就是节约能源,所以节能和减排。

密不可分。d.因为低碳技术能把节能和减排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尽管碳减排量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其前景仍然十分乐观。

8.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绿色能源在生产的过程中不会有碳排放,只是在生产、运输和维护相关设备的过程中会有很少的碳排放。

b.科学家希望开发出的人造吸碳设备因为原理过于简单,故大都具有成本太高、吸碳效率太低的明显缺陷。

c.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不仅要从源头上减少排放大气温室气体,还要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清除干净。

d.借助种树、养海藻等植物吸碳的方式来减排,不失为一种吸收大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的有效方式。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傅山。字青主,阳曲人。六岁,啖黄精,不谷食,强之,乃饭。

读书过目成诵。明季天下将乱,诸号为搢绅先生者。多迂腐不足道。

愤之。提学袁继成为巡按张孙振所诬,孙振,阉党也。山约同学曹良直等诣通政使,三上书讼之,巡抚吴。

亦直袁,遂得雪。山以此名闻天下。甲中后,山改黄冠装,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

继咸自九江执归燕邸,以难中诗遗山,且曰:“不敢愧友生也!”山省书,恸哭,曰:

“呜呼!吾亦安敢负公哉!”

顺治十一年,以河南狱牵连被逮,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门人中有以奇计救之,得免。然山深自咤恨,谓不若速死为安,而其仰视天、俯视地者,未尝一日止。比天下大定,始出与人接。

康熙十七年,诏举鸿博,给事中李宗孔荐,固辞。有司强迫,至令役夫舁其床以行。至京师二十里,誓死不入。

大学士冯溥首过之,公卿毕至,山卧床不具迎送礼。魏象枢以老病上闻,诏免试,加内阁中书以宠之。冯溥强其入谢,使人舁以入,望见大清门,泪涔涔下,仆于地。

魏象枢进曰:“止,止,是即谢矣!”翼日归,溥以下皆出城送之。

山叹日:“今而后其脱然无累哉!”既而曰:

“使后世或妄以许衡、刘因辈贤我,且死不瞑目矣!”闻者咋舌。至家,大吏成造庐请谒。

山冬夏著一布衣。自称曰“民”。或曰:

“君非舍人乎?”不应也。卒,以朱衣、黄冠敛。

山工书画,谓:“书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人谓此言非止言书也。

诗文初学韩昌黎,崛强自喜,后信笔抒写,俳调俗语,皆入笔端,不原以此名家矣。著有《霜红龛集》十二卷。子眉,先空:

壁亦附焉。

(选自《清史稿》.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洲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省书。

省:丢弃。b.比天下大定。

比:等到。c.至令役夫舁其床以行。

舁:抬。d.山工书画。

工:擅长。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强之,乃饭。

今君乃亡赵走燕。

b.使人舁以入。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c.且死不瞑目矣。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d.人谓此言非止言书也。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直接表现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一组是。

读书过目成诵。

继咸自九江执归燕邸,以难中诗遗山。

望见大清门,泪涔涔下。

翼日归,溥以下皆出城送之。

山冬夏著一布衣,自称曰“民”

后信笔抒写,俳调俗语,皆入笔端。a.b.

c.d.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山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当提学袁继咸被人所诬陷时,他挺身而出,和曹良直等赴京向通政使申诉。

b.对门生营救自己一事,傅山深感遗憾,认为不如早点死为安,所以他每天仰视天空、俯视地下,不与外人接触。

c.傅山性格刚烈。皇帝下诏要大臣举荐人才,当傅山被给事中李宗孔推荐时,傅山坚决不答应,即便**强迫,他也不从命。

d.文章最后一段写傅山在书画和文学上的成就,这既是对傅山人格刻画的一种有力补充,也是对傅山人格魅力的一种强化。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

2012年5月份百题精练 1 语文试题。一 一 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秩序 旗帜着陆 着想作揖 开门揖盗。b 河畔 叛逆松柏 柏油慰藉 声名狼藉。c 侥幸 矫健关卡 卡壳毒蛇 虚与委蛇。d 奴隶 战栗熨帖 熨烫铜臭 乳臭未干。2 下列各组词语中,...

份百题精练 2 语文试题

2011年9月份百题精练 2 语文试题。一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 共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纠葛 g 散漫 s n 岑寂 c n 洗洗涮涮 shu n b 髭须 c 龟裂 j n 桎梏 ...

份百题精练

2009年12月份百题精练 2 语文试题。一 一 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奔 b n 放青荇 x ng 佝偻 l u 挥斥方遒 qi b 脉脉 m 媛 yu n 女宁谧 m 义愤填膺 y ng c 含蓄 x 雾霭 i 颓圮 p 姿态翩 pi n 然。d 幽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