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枣阳市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发布 2021-12-26 18:12:28 阅读 6392

徐道生王凯。

一、试题分析。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2023年襄樊市中考语文命题严格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2023年襄樊市中考说明》的要求,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稳中求新、稳中有变、变中求进”的原则,既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又加强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能力;既体现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又充分体现中考的选拔功能,做到“学科特点鲜明、文化气息浓厚、试题科学简约、难易程度适中”,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卷结构及分值。

全卷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共四大题27小题。四大题中,积累与运用分值为20分,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分值为10分,(其中口语交际2分,综合性学习8分),阅读与欣赏分值为40分(其中古诗词赏析4分,文言文阅读10分,现代文阅读26分),写作与表达50分。试题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及题量,各个水平层次的占分比例见“语文命题双向细目表”。

2023年中考语文命题双向细目表。

三)试题特点。

1、结构安排合理,考点设置科学。

为保持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今年中考试题结构形式沿用去年的“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阅读与欣赏、写作与评价”四大板块,但“写作与评价”部分又有一定变化:不再有“评价”内容,而改为“写作与表达”;继续保留“二选一”的形式,但作文形式由原来的“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变为“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相对于外地的“三板块”和“五板块”试卷结构,我市近几年一直沿袭的“四板块”结构与教材的编排体系是一致的,既是语文教学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更加符合新课改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要求。

在这些板块中,设置了“书写改错”、“语境注音”等27个考点,每个考点均遵循课程标准,考查的内容都是初中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每个考点的设计,都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合理地组织问题情境和精确地表述。这题型相对固定的27个考点恰当地组合成一整套由浅层到深刻,由基础到能力,由实践到创新,能科学、全面考查考生学业水平和文化素养的知识体系。

2、突出“双基”落实,注重素养考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今年的试题就充分体现了重视基础、强化积累、考查素养的命题思想。如“改错并书写、结合语境注音、成语运用、提取信息、仿写、名著导读、默写”等考点无不是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还有阅读欣赏中的“字词理解”、“句子翻译”、“整体感知”、“句子品析”、“阅读体验”等同样是在考查学生的素养。

试题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但又不是简单、机械地考查名词术语和对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语言材料的能力,考查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迁移能力,尤其注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

3、强调整体感知,考查角度全面。

现代文阅读选取了两篇文质兼美、表达规范、时代性强、具有人文价值导向和审美情趣的文章《布鞋》、《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对帮助学生正确解读生活、解读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题干的设计,以“整体感知、理解句意、筛选提取信息、分析综合、欣赏评价”为基点,注重文本内容的前后联系,考查在阅读中调动已有知识积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重视考查整体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第17题“文章以为线索,通过对的回忆,表达了对之情。”第22题“认真阅读全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均需要考生在深入阅读全文,在整体感知、认真分析、搜索提炼的基础上作答;还有第21题“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巧妙地把对“读”与“写”的考查有机融合在一起。至于第26题“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完本文后,请结合文意,谈淡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这道开放题则意在引导学生揣度文本,进行个性化的鉴赏,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另外,试题还注重了考查局部赏析、品味语言的能力。语文学习离不开对语言的品读、品析、品味。

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情感世界,精巧的写作艺术,无一不被语言所承载。这就需要考生对文本的语言深入研读、推敲,悟出其味,品出其妙。如第20题“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

”这个考点的设置意图就在于此。

4、注重知识内化,勾连课堂内外。

为使部分教师走出“重课外,轻课内”的认识误区,今年的试题在注重知识内化方面做得更加合理。其实,如何处理好课外和课内的关系,始终是命题者思考的问题。应该说,“以课外为主”的命题原则和命题方向是一贯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课本内容甚至无视课本的存在。

保证一定比例的试题紧扣课本或者取材于课本,有利于语文教学的科学实施和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也有利于突出学业考试的性质,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和全体性。为此,文言文考查了《伤仲永》的阅读,综合性学习考查了“微笑面对生活”(教材中36个综合性学习之一),诗词曲、文言文、俗语的默写更是全部来自课本。另外,两篇现代文阅读材料的10个考点,其中大部分都在课内,如“整体感知”、“提取关键信息”、“品味词语妙处”、“论点寻找”、“论据作用”等都与课本知识有相关联之处,都能从书中找到答案,都能从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找到答题技巧。

试题的命制真正做到了“取材课外、考在课内”,对今后的阅读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5、地域色彩浓郁,时代气息强烈。

富有地方特色的试题,有利于广大考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家乡自豪感以及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还能起到宣传、提升家乡形象的作用,今年中考试题就充分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如:第3小题的选项a“襄樊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

”选项b“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风雨无阻背残疾同学上学的女生张贺婷被评为‘2008感动襄樊年度人物’ ”第4小题“聂海胜当选湖北**形象人物”。第8小题“当你和几个同学结伴在‘华夏第一城池’——襄阳护城河边游玩的时候”等,均给考生亲近感和自豪感,拉近了试题与学生的距离。此外,试题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

如第4题是今年4月份的新闻,议**阅读《“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联,作文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

6、渗透人文精神,发挥教育功能。

今年语文中考试题进一步发挥了考试的教育功能,试题内容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生活,使考试与育人有机结合,处处体现出关爱、信任、鼓励和帮助。整套试题无论是文本还是题干,都是文从字顺,简洁优美,没有歧义,保持着一种轻松明快的和谐,表达着阳光、绿色的人文关怀。如第1题考查“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书写,第2题考查“憧憬”“锲而不舍”的注音,第5题仿写有关“青春”的美句,这些题目青春气息浓厚,让考生备受鼓舞。

还有名著考查中的“保尔”品质,诗文填空中“蜡炬精神”及李白的执著品格,综合性学习活动“微笑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两篇现代文阅读材料中的情感教育、实践教育,材料作文“持之以恒,必有成效”的坚定信念等,都渗透着育人功能,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7、关注成长实践,倡导个性表达。

试题还关注了考生的成长实践,如:口语交际能将考生真正引入情境,考生较容易根据角色定位来表达,试题也因此能较真实、自然地考察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微笑面对生活”的话题以演讲赛发展进程为序,围绕话题设置若干环节,在不同环节安排不同活动内容,力求呈现一个完整的综合性学习过程,题干精炼,避免了情境设计中的冗长、累赘的大段材料,留给考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更大的思维空间,4个小题从四个方面考察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同时,文言文阅读《伤仲永》与现代文阅读《“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也提倡学生励志学习,勇于实践。

写作与表达是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引导。给出两个题目供考生选择,使考生有较宽松的选择余地,兼顾了不同层次考生的学习、生活积累,有利发挥特长,张扬个性。两篇作文前的导语设计为考生铺设桥梁,搭建舞台,能迅速唤起考生内心深处的某种真实体验,引导他们迅速进入一种急于表达的写作状态。

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考生写真情实感,倡导个性表达。而且无论是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主题都积极健康,着重引导考生认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和感悟生活,走出“小我”天地,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充分展现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考试成绩。

一) 襄樊市中考语文成绩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2023年中考,我市人平分92.02,位居襄樊各县(市、区)第二,我市高分率为0.524,位居襄樊各县(市、区)第二,综合指数0.

731,位居襄樊各县(市、区)第二。

另外,从《枣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成绩统计表》中,可以看出:①全市语文最高分115分,分别在六中和王城中学;②高分比率(≥96)位居第一的是吴店一中(0.63);③语文中考综合指数前十名的学校分别是:

实验中学(0.637)、平林中学(0.635)、吴店二中(0.

619)、清潭中学(0.601)、三中(0.599)、吴店一中(0.

598)、六中(0.557)、王城中学(0.543)、熊集中学(0.

531)、四中(0.526)。以上这些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排在全市前列。

2023年枣阳市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徐道生王凯。一 试题分析。一 命题的指导思想。2009年襄樊市中考语文命题严格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 和 2009年襄樊市中考说明 的要求,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坚持 以人为本 稳中求新 稳中有变 变中求进 的原则,既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又加强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 能力 既体...

2023年湖北枣阳市事业单位考试部分真题及解析

为了各位考生更好的备战2013年湖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公教育特为考生整理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帮 生熟悉事业单位考试题型和答题思路。本文为2012年湖北枣阳事业单位招录考试部分真题及答案解析。一 选择。湖北枣阳 2012 7.三沙市 驻地位于 的永兴岛,该岛是南海诸岛最大的岛屿。a.南沙...

2023年湖北枣阳市事业单位考试部分真题及解析

为了各位考生更好的备战2013年湖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公教育特为考生整理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帮 生熟悉事业单位考试题型和答题思路。本文为2012年湖北枣阳事业单位招录考试部分真题及答案解析。一 选择。湖北枣阳 2012 7.三沙市 驻地位于 的永兴岛,该岛是南海诸岛最大的岛屿。a.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