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北京卷物理试题分析

发布 2021-12-25 14:40:28 阅读 1265

2023年度高考已落帷幕。物理试卷整体难度适中,题型相对稳定,局部略有创新。

对于走出考场的同学,祝其金榜题名、前程似锦。而后续同学,则该充分重视本试卷价值,将其作为学习指导。以下将就试卷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点评,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为尽力顾及所有同学,本文选择力学作为切入点,试卷分析之后,给出学习建议。

一、力学知识骨干

力学部分知识骨干可总结为如下四句话:"三个定律七种力,两个守恒两定理,三种运动要牢记,天体振动是实例"。其中:

"三个定律七种力"--牛顿三定律与受力分析中可能会出现的七种力(重力、弹簧弹力、轻绳张力、轻杆弹力、接触面弹力、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各年级同学都需熟练掌握七种力的性质、力的矢量计算,并对牛顿三定律活学活用。

"两个守恒两定理"--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动能定理、动量定理。此部分对应机械能部分与冲量动量部分。历来是高考大题,综合体的重要考点。

"三种运动要牢记"--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高中学习的三种重要运动形式。相关公式必须牢记,且会应用。

"天体振动是实例"--天体问题和振动与波是运动与力的结合问题,与现实生活关系紧密。此部分知识点琐碎,容易产生混乱感。要求各年级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相关结论。

二、2011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力学部分

三、各年级同学如何备战高考

1、新高一:宏观把握骨干,明确学习目标

力学是大家进入高中要学习的第一部分内容,也是后续电磁学的基础。因此新高一同学必须充分重视。

此部分的预习建议:以上面四句话作为知识骨干,不断填充具体内容,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知道自己在学哪部分,没学哪部分,要学哪部分。细节学习之前先宏观把握整体。

2、新高二:回顾所学知识,填充知识框架

高二即将进入电磁学的学习。然而电磁学部分,依旧涉及大量力学知识,如:电磁场中的受力分析,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电磁场中的能量转化,等等。因此必须将力学知识打牢基础。

此部分学习建议:按照上面四句话,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填充、总结。例如,总结各力性质时,对于弹簧弹力,除求解大小、判定方向外,还有两点重要性质:

①、弹簧弹力变化的延迟性;②、轻质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再如,对于伸直的轻绳,有两点重要性质:①、同一根轻绳内部,拉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绳两端所连物体,沿绳方向的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

对于每个大标题下诸如此类的知识点总结,大家必须熟练掌握。

3、新高三:归纳个性知识,总结物理情境

高三,拼搏的一年。拼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是方法。不仅仅是解题方法,还是学习方法。

此部分学习建议:大家在整体复习知识点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自己的知识死角和思维误区出现在**,并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学习。熟练掌握具体的知识点后,还务必做到一件事:

总结高考中最常出现的"物理情境"。物理取义"探求万事万物本质原理",一切物理题目抽象自生活,提取以模型。该模型也可称之为"物理情境",即一道题目出现在何种情境之下。

如:受力分析部分常出现的情景有:多体受力分析问题,弹簧连接体问题等;运动学部分常出现的物理情境有:

追击问题,斜面平抛问题等;机械能部分常出现的物理情境有:木板滑块问题,粗糙斜面问题等。冲量、动量部分常出现的物理情境有:

碰撞问题,**问题等。即便是小专题天体,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物理情境,如:恒星行星问题,双星问题等。

各种物理情境之间,即相互渗透,又有各自专属的解题特点。只有当大家在学习中总结,才可能在考试中轻车熟路,提高效率。

2023年高考北京卷物理试题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理科综合 北京卷 物理试题解析。13.答案 b 考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反之增大,a项错误 b项正确 物体的内能包括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温度降低,分子动能减小但是分子势能不能确定,所以内能不能确定...

2023年高考物理试题北京卷试题和答案

2011 高考物理部分 北京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3 表示放射性元素碘131 衰变的方程是。ab cd 答案 b14 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

2023年高考广东卷物理试题

2014年广东理科综合物理部分。2014年广东卷 13 图6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a 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 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c 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 0 2s和0 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2014年广东卷 14 如图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