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9材料题

发布 2021-12-16 07:09:28 阅读 4356

历史选修一《改革》试题单元6—9

材料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

……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

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姑,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2023年2023年。

企业数99287

工人数量1160042000

产值(千卢布)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1870-2023年日本以每年约4%的增长速度才以极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一个主要的工业国。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2分)

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倍感现代化的压力”?(1分)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分)

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4分)

4)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年日本天皇颁布《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放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

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5分)

3)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运用你所学知识谈谈中日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

(4分)解决阻力的方式各有何特点?(2分)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给**带来的“文明”。

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改革的局限性。在“文明”的口号下,沙皇把大批的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

材料二。讽刺明治**钳制自由民权**的漫画。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文明的火炬”是什么,“到西伯利亚”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件?结果怎样?

3)据材料。

一、二分析俄日改革具有局限性的相似原因。

4.阅读《日落紫禁城》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改?!”

一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却也带点犹豫“杀!!”

历史在这里沉思,世纪末的落日,王朝的落日,文明的落日不经意间,眼角里滑落一行浊泪悲哀?!抑或是感动?!请回答:

1)“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事”主要指的是哪些事?

2)“几个读书人”代表了哪些阶层的利益?他们的主要主张有哪些?为什么他们提出要“变”?

3)作者表现出的这种悲观情绪原因何在?5.“转折”是一个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种解释是: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状况,如方向、形式等。在历史上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转型的变化就是转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

改革名称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历史地位是秦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是北魏社会发展的转折点是**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是日本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主要理由。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23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通史简编》

材料二2023年4月的一天,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三2023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土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

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3)材料三改革与材料。

一、二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4)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7、(2010江苏高考)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

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2023年3月19日)》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

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

改革答案(6---9)

1.俄日现代化题:(1)含义: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为主要表现之一的社会转型过程。

(2)事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1分)措施:

2023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1分)影响:大大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分,只答“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给1分。)

3)措施: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惟一的货币;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实行地税改革;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答具体内容也可);明治**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4)共同特点:都采取改革的方式。(1分)启示:

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着现代化进程。(1分)2.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题:

(1)材料一:明治维新;材料二:戊戌变法。

(2分)(2)内在联系: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1分)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1分)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分)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1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提供了借鉴。

(1分)

3)措施:日本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2分)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宣传;(2分)日本用武力的方式彻底清除了改革的最大阻力,中国只是用**的方式减少了阻力。

(2分)

3.(1)“文明的火炬”指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到西伯利亚”说明了**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对沙皇**统治的挑战都要受到严惩。

同时也说明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2)自由民权运动。2023年日本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

3)改革的领导者是原有封建势力的代表。

4.(1)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思想上,宣传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阻碍。

(3)戊戌变法失败,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5.商鞅变法: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确立了一系列新制度,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使秦成为强国。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

**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实行地方自治,使**走上了近代化。

日本明治维新: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6、答案:

(1)**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的命运。

2)**:亚历山大二世是这次改革的领导者,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日本:天皇是改革的主导者,拥有实权,积极推进明治维新的开展;中国:

光绪帝同情变法,作出改革举动,但由于实权掌握到慈禧太后手中,导致变法失败。

3)核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改革方式: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

真题回顾】7、(2010江苏卷)

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国际地位下降。(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

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小学五年级应用题练习 69

小学应用题练习作业。五年级应用题姓名 评分 小明从家去学校,如果他每小时比原来多走1。5在5个箱子里放着同样多的皮球,如果从每个箱子千米,他走这段路只需原来时间的4 5 如果他每里拿出60只皮球,则五个箱子里剩下的皮球相当小时比原来少走1。5千米,那么他走这段路的时于原来2个箱子的皮球数,每个箱子里...

二年级应用题100练 69

小学应用题练习作业。二年级应用题姓名 评分 三个小组一共修理椅子52把,第一组修理了20把,老师出了4栏算式,每栏9道。小明算了34道,还第二组修理了18把。第三组修理了多少把?有几道没算?二 1 班有56个同学去植树,他们每7人一组,爸爸今年38,妈妈36,当爸爸妈妈两人的岁数合起每组种5棵,二 ...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科附加题69文

高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文科附加题 六 作业用时 30分钟 一 阅读材料,完成19 20题。10分 19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6分 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 曰 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 习于礼者也。命摈 者曰 客见则称 天子请见 明日,行人曰 天子请见。晏子蹴然 行人又曰 天子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