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转基因安全事件统计

发布 2021-12-01 20:00:28 阅读 7701

事例1:巴西坚果与转基因大豆发生于美国发端于科研**。

大豆是营养丰富的食物,营养来自于其富含氨基酸,但是大豆中的氨基酸中缺乏含硫氨基酸。巴西坚果(bertholletia excelsa)中有一种富含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的蛋白质(2s albumin)。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的营养品质,2023年1月,美国先锋(pioneer)种子公司的科研人员尝试了将巴西坚果中编码2s albumin蛋白的基因转入大豆中(文章摘要发表于《细胞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1994, suppl 18a:

78)。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中的含硫氨基酸的确提高了。

但是,要对这种大豆进行产业化开发就必须明确人食用是否安全,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并且由各国制定法规加以规范。转基因作物必须按照法规要求的开展食用安全性评价并得到食用安全的结论才有可能获准商业化。在研究人员对转入编码蛋白质2s albumin的基因的大豆进行了测试之后,发现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同样会对这种大豆过敏,蛋白质2s albumin可能正是巴西坚果中的主要过敏原(研究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6, 334:

688-692)。

因此,先锋种子公司立即终止了这项研究计划,此事后来一度被说成是“转基因大豆引起食物过敏”,作为反对转基因的一个主要事例,但实际上“巴西坚果事件”也是所发现的因过敏未被商业化的转基因案例。恰恰说明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管理和生物技术育种技术体系具有自我检查和自我调控的能力,能有效地防止转基因食品成为过敏原。事实上,巴西坚果被认为是人类天然的食物,它本身就含有这种过敏原,因此,天然食物也并非对所有人都是安全的。

事例2:普斯泰(pusztai)土豆事件发生于英国发端于电视新闻。

“普斯泰(pusztai)”事件,2023年秋天,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科学家阿帕得·普斯泰(arpad pusztai)通过电视台发表讲话,说他在实验中用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马铃薯喂食大鼠,随后,大鼠“体重和器官重量严重减轻,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此言一出,即引起国际轰动,在绿色和平等环保ngo的推动下,把这种土豆说成是“杀手”,并策划了破坏转基因作物试验地等行动,焚毁了印度大的两块试验田,甚至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非转基因试验材料也遭破坏,以致研究生的毕业**都无法答辩。欧洲掀起反转基因食物热潮。

普斯泰的实验遭到了权威机构的质疑。英国皇家学会对“普斯泰事件”高度重视,组织专家对该实验展开同行评审。2023年5月,评审报告指出普斯泰的实验存在失误和缺陷,主要包含六个方面:

不能确定转基因与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对试验用的大鼠仅仅食用富含淀粉的转基因马铃薯,未补充其它蛋白质以防止饥饿是不适当的;供实验用的动物数量太少,饲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欠缺统计学意义;实验设计差,未按照该类试验的惯例进行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恰当;实验结果无一致性。通俗地讲,该试验设计不科学,试验的过程错误百出,试验的结果无法重复,也不能再现,因此结果和相应的结论根本不可信。

普斯泰是在尚未完成实验,并且没有发表数据的情况下,就贸然通过**向公众传播其结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不久之后,pusztai博士本人就此不负责任的说法表示道歉。rowett研究所宣布普斯泰提前退休,并不再对其言论负责。

事例3:帝王蝶(monarch butterfly)事件发生与美国发端于科研**。

2023年5月,康奈尔大学昆虫学教授洛希(losey)在nature杂志发表文章,称其用拌有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的马利筋杂草叶片饲喂帝王蝶幼虫,发现这些幼虫生长缓慢,并且死亡率高达44%。洛希认为这一结果表明抗虫转基因作物同样对非目标昆虫产生威胁。

然而,洛希的实验受到了同行科学家们和美国环境保护局的质疑:这一实验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并不反映田间情况,且没有提供花粉量数据。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组织昆虫专家对帝王蝶问题展开专题研究。

结论认为转基因抗虫玉米花粉在田间对帝王蝶并无威胁,原因是:(1)玉米花粉大而重,因此扩散不远。在田间,距玉米田5米远的马利筋杂草上,每平方厘米草叶上只发现有一粒玉米花粉。

(2)帝王蝶通常不吃玉米花粉,它们在玉米散粉之后才会大量产卵。(3)在所调查的美国中西部田间,转抗虫基因玉米地占总玉米地面积的25%,但田间帝王蝶数量却很大。

同时,美国环保局在一项报告中指出,评价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应以野外实验为准,而不能仅仅依靠实验室数据。

事例4:墨西哥玉米事件发生于墨西哥发端于科研**。

2023年11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微生物生态学家d**id chapela和d**id quist在nature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在墨西哥南部oaxaca地区采集的6个玉米品种样本中,发现了一段可启动基因转录的dna序列——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同时发现与诺华(novartis)种子公司代号为“bt11”的转基因抗虫玉米所含“adh1基因”相似的基因序列。

实际情况如何呢?墨西哥作为世界玉米的起源中心和多样性中心,当时明文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只是进口转基因玉米用作饲料。此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国际间的广泛关注,绿色和平组织甚至称墨西哥玉米已经受到了“基因污染”。

然而,d**id chapela和d**id quist的文章发表后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批评,指其实验在方法学上有很多错误。经反复查证,文中所言测出的“camv35s启动子”为假阳性,并不能启动基因转录。另外经比较发现,二人在墨西哥地方玉米品种中测出的“adh1基因”是玉米中本来就存在的“adh1-f基因”,与转入“bt玉米”中的“adh1-s基因”序列并不相同。

对此,nature杂志于2023年4月11日刊文两篇,批评该**结论是“对不可靠实验结果的错误解释”,并在同期申明“该文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发表”。

同时,墨西哥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也发表声明指出,通过对其种质资源库和新近从田间收集的152份玉米材料进行检测,并未在墨西哥任何地区发现“35s启动子”。

事例5:中国bt抗虫棉事件。发生于中国发端于研究报告。

2023年6月3日,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与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转bt基因抗虫棉环境影响研究综合报告”,随后被很多****刊发,引发国际争论,成为国际上争论转基因抗虫棉安全性的重大事件之一。

国际上的评论是:文章没有经过同行评审,没有说明研究方法,没有生物学统计数据,违反生物学的一般常识,只是按作者的个人意愿断章取义。多国科学家也纷纷发表评论反驳绿色和平组织的观点,认为,抗虫棉不是“无虫棉”,抗虫棉中的bt基因主要是针对鳞翅目的某些害虫,并不杀死所有害虫,包括盲蝽象、红蜘蛛及甜菜夜蛾。

棉农只要采取适当防治措施,如喷洒一般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这些害虫便可得到有效控制,根本谈不上“超级害虫”,更不能说是抗虫棉破坏环境。

事例6:孟山都转基因玉米事例一发生于法国发端于科研**。

2023年,法国分子内分泌学家seralini及其同事对孟山都公司转抗虫基因玉米的原始实验数据作过统计分析(文章发表于《环境污染与毒物学文献》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7, 52: 596-602),得出老鼠在食用转基因玉米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当时,一些科学家和监管机构就指出他们的工作存在着大量的错误和缺陷。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6位毒理学及统计学专家组成同行评议组,对seralini等人及孟山都公司的研究展开复审和评价,认为,seralini等人对孟山都公司原始实验数据的重新分析,并没有产生有意义的新数据来表明转基因玉米在三个月的老鼠喂食研究中导致了不良***。并在《食品与化学品毒理学》上发表评价结果。

2023年,seralini及其同事再次把欧盟转引的美国孟山都公司的实验数据重新做了一个粗浅的统计分析,在2023年第7期《国际生物科学学报》上发表文章,文中指出,食用了90天转基因玉米(抗除草剂玉米nk 603,抗虫玉米mon 810和mon 863)的老鼠,与食用转基因玉米不到90天的老鼠,其肝肾生化指标有差异。据此把这种差异解释成食用转基因玉米后造成的。

该文章发表后,便受到了监管机构及同行科学家的批评:法国生物技术高级咨询委员会指出,seralini及其同事发表的**中仅列出了数据的差异,却没能给予任何生物学或毒理学上的解释,而且这种差异仅反映在某些老鼠和某个时间点上,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此外,seralini及其同事没有进行独立实验,仅仅是对孟山都公司原始数据做了重新分析,显得粗略、证据不足、或解释错误,根本不足以推导出转基因产品会导致某些血液学上的、肝肾的毒性迹象这样的结论。

总之,seralini等人的**没有任何新的科学信息。另外,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通过对seralini等人**数据的调查分析指出,此**的统计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等方面的相关数据之间缺乏一致性,且没能给予合理解释。该机构同时认为,喂食转基因玉米后老鼠表现出的差异性是符合常态的。

对于这篇文章最大的质疑在于,seralini等人的实验结果仍然和2023年的文章一样,不是建立在亲自对老鼠进行独立实验的基础之上,文中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仍然是借用**自孟山都公司之前的实验,他们仅仅是对数据选择了不合适的、不被同行使用的统计方法作了重新分析。因此结果和结论都是不科学的。

事例7:孟山都转基因玉米事例二发生于奥地利发端于研究报告。

2023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兽医学教授约尔根·泽特克(juergen zentek)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经过长达20周的观察之后,泽特克发现转基因玉米对老鼠的生殖能力存有潜在危险。

生物安全及转基因生物

摘要 近年来,生物安全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全面阐述了生物安全的有关内容,特别的对转基因生物进行了进一步的 关键字 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生物。生物安全概述 定义 生物安全 biological safety def 狭义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 开发 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

生物安全及转基因生物

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专业班级 电子信息工程12 3班。教学班号 0001班。姓名 杨金山。学号 2012211837 序号 57题目 生物安全及转基因生物。生物安全及转基因生物。生物安全概述 生物安全 狭义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 开发 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和人...

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两个方面 转基因生物的释放可能对环境质量 生态系统或生态平衡产生不利的影响。一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生物在自然界中释放将污染自然资源库,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对生态环境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其潜在威胁不亚于核扩散。具体表现有 1 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会转变为杂草。2 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漂流可能会导致新型杂草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