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们认为知识教学简单到“只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即可”,那还是一种“工具理性”的思维。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要从事实层面(教什么)和技术层面(如何教)做出思考,更要从价值层面(为什么)做出深入的追问。让学生在若干年内掌握一定的知识,这在事实层面和技术层面都是没问题的,但在价值层面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教学活动不能零打碎敲,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需要整体性教育价值的关照。学校课程要回答的,是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的问题,在这些机会中,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人格。还是那句话:
学生在一定阶段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是必要的,但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学的全部,更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校生活有着比知识教学更丰富的内涵。把整体性的教育肢解为某些技能的培训和操练,以至于忽视整体性的教育目的和意义,这不符合当今的时代精神,也无益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教育者需要一种课程意识,也就是教育者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教育者从课程的角度思考教育教学问题的自觉性,它发挥着理解课程、诠释课程意义、为学生提供发展机会的功能。课程意识的核心在于课程哲学观,它体现出教育者对教育目的和意义的终极思考。对于教师而言,课程意识还体现为课程实践的主体意识、课程参与意识、课程资源意识、课程研究与开发意识,折射出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专业自觉和专业理解,彰显出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
有了课程意识,教育者就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教育教学,而不会为了“工具性目的”而牺牲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方面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答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新形式又层出不穷。电视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托管教育,发展主义课程,结构主义课程,还有各种各样的教学实验。虽然对“教育是什么”的认识还没有统一起来,但不同形式的教育,不同目标的教学实验,都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学会做人,学会做好人,做文明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绝不是只要学会一些知识就完事了,学习与掌握知识只是教育功能中一小部分,我们千万不可本末倒置。
教育那些事儿
2011年9月。我终于决定不再为青岛的户口去奔波了。回家吧。有什么比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更好的呢!有车,有房了,作为从农村出来一无背景的我,该知足了。每天傍晚瞅着高楼上的万家灯火形单影只的日子,结束吧。我大学时的学生会主席来莱阳做副市长了,如果愿意,他是不是还可以帮一帮我这个曾经的属下的。能去教体局坐坐...
那些年,那些事儿
那些年,那些事儿。作者 涂强。河南教育 基教版 2018年第11期。不知不觉,从上师范 当教师 负责师训工作 至今,我也成了一名 老教育 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初中毕业的我,跨入了师范学校的大门。从初三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我尽情领略着师范生活的多姿多彩。校武术队成立,我第一个报名参加。从此,我们这...
那些年那些事儿
我小的时候,大概十一二岁吧,村子里好多家都养羊,少的三两只,多的十来只。一是为卖了羊赚钱,补贴家用 二是为春节时宰只羊吃肉,享享口福。我那时的乐趣是放养。每逢放假,我和几个发小都到村西场院里放羊。一来那里草 料多,二来场院四周有矮墙,只有一个出口,羊不能随便跑。把羊往场院里一轰,我们几个就围坐在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