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专题精讲 四 记事篇

发布 2021-10-14 22:37:28 阅读 9252

记事篇。记叙文是以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而写事则是记叙文写作最基本的要求。

一)把事情写清楚。

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呢?

1、把“六要素”交代清楚。

记叙文的“六要素”,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作时一定要把这些交代清楚。要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还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要写出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不能颠三倒四。

七年级上学期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一篇非常典型的记叙文,其中的“六要素”就交代得很清楚:

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地点:费城。

人物:“我”和五个孩子;“我”的父亲。

事件的起因:因为“我们”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便一起去爬悬崖。

经过: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爬上了崖顶,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了,“我”却在一块狭小岩石架上蹲下来,吓得不敢动弹;“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引来了“我”的父亲,他一边鼓励“我”,一边指导“我”怎么样爬下去。

结果:“我”终于从悬崖上下来了,并从中明白了一种人生哲理……

当然,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也不应该呆板,不妨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指的是晚上。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特别注意。只有把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写清楚了,才算讲了清楚一个故事。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短文1 国王去世了,王后也去世了。

短文2 国王去世了,王后因为忧伤也去世了。

比较以上两则迷你短文,那则短文写得好呢?虽然句子基本一样,但短文1只是一种信息,短文2才是一个故事。因为短文1两个事件之间没有关联,事件无法串联,不能成为故事,只是一条“流水账”;短文2两个事件形成因果关系,字数不多,却形成一个完整而略带凄美的爱情故事。

2、把事情写具体。

如果把一篇记叙文比喻为一棵树,那么叙述就是为这棵树生枝拔节。树木繁茂离不开枝繁节劲;故事生动离不开叙述具体。不少同学在写作文时,往往写起事来,语言干巴巴,内容空洞,所谓“记流水账”,这就是叙事不够具体。

作文误区】如何把事情写具体呢?

第一个方法是,回想事情发生时的一些细节,比如,当时的情形怎么样?我的心理感受怎么样?人物有哪些行动?……

第二个方法是,分解过程,即把事物整体从地点、时间、事件、人物等不同的角度,分解成若干的小部分,然后按一定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具体写来。

方法示例】田径运动会跳高赛场,此时比赛已经接近尾声。跳高架前只剩下我们班飞天鹞子王明了。横杆已经升到1.

58米,高出原校运会记录0.02米。只见王明同学向前飞奔而去,在横杆不到半米的地方,他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了横杆,落到地上。

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划横线的句子写出王明跳高的过程,是粗线条式的写法,非常简单。那么,怎样可以写得具体、生动些呢?我们可以把跳高分解为“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四个小部分,然后对每个小部分一一描摹:

片段一】飞天鹞子王明在原地蹦跳了几下,又习惯性地压压左腿,压压右腿,(跑前)然后直起腰,深呼一口气,迈出轻快有力的步伐,向跳高架冲去。(助跑)快接近跳高杆时,王明一个急转身,双脚一蹬,两个动作几乎同时完成。(起跳)观众还来不及眨一下眼睛,他的头部肩部就已越过了横杆,再一挺胸、收腹、翘腰,好一个“背越式”。

(翻越)“成功了!”“飞天鹞子又破了校记录了!”在掌声和欢呼声中,王明稳稳地落在了地上(落地)。

片段二】这时,一缕阳光照到“飞天鹞子”的脸上,他显得更加精神抖擞。(写起跳前的神情)他想到了平日体育课上跟同学一起练过,老师也不止一次地鼓励过他,上次体育课上不就跳出了1.51米的成绩嘛!

(写王明的信心)只见他信心十足地在原地蹦跳了几下,又习惯性地压压左腿,压压右腿,然后直起腰,深呼一口气,便大步从起跑点向横杆跑去。跑到横杆前,又仔细地丈量了一下距离,然后又返回到起跑线处。突然,他握紧拳头挥了挥,猛地向前跑去,六米、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在离横杆不到半米的地方,他身轻如燕,两脚一抬。

(具体写王明跳高时的神情动作)当我们提到嗓子眼儿的心还没来得及放下时,他已稳稳地落在了地上,一派悠闲自得的样子。(写成功后王明的神情)

3、要注意抓住主题,突出重点。

我们在写某个事情时候,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主题来写。一件事情有很多细节部分,千万不要试图把所有的细节都写到,这就需要我们抓住重点部分来写。只有那些有助于表现主题的细节,才能为我们所用;那些无助于表现主题的,我们就要主动舍去。

二)写出事情的波澜。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安排文章结构,最忌平铺直叙。

文章若一味地平铺直叙,没有一点起伏变化,象流水帐,容易使人感到单调、乏味。因此文章在情节的展开和场面的刻画上有些变化,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才更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而这种一波三折、曲折多姿、引人人胜的写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波澜”。

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

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

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

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

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这就叫做──事件的波澜。

一篇巧设波澜的文章能收到极佳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有波澜、有起伏呢?

1.设置悬念。在写复杂记叙文时恰当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能够造成读者某种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产生一种非看下去不可的强烈冲动,增强文章内容的感染力,从而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

如《羚羊木雕》的开头。

2.运用倒叙。先写结果,然后再交代事情的由来。开头描写了一个片断,紧扣读者心弦,然后再回过头来,依照事件发生、发展顺序写,一张一驰,曲折动人。

3.情节突转。是指记叙事件时,前部分有意让读者觉得平淡无奇,或是通过渲染让读者产生误解,然后再陡然改变事物的结局,使立意出人意料,意外结尾让读者回味无穷。

4.安排巧合。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一家梦寐以求的于勒,竟在船上不期而遇,吓得菲利普夫妇惊慌失措,这就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5.其它方法,例如抑扬相生、铺陈误会、运用对比等方法。写作没有万能的方法,关键是要自己在写作中注意总结。

名作欣赏】绝盗。

冯骥才。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生。

二十年代,这里一处临街小屋,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

结婚转天一早,小两口就出门做事上班。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事过三天,小两口去上班不久,忽然打东边飞也似来了一辆拉货的平板三轮。蹬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知是个长年蹬车的车夫。车板上蹲着两个小子,全是十七八岁,手拿木棍、板斧和麻绳。

这爷仨面色都凶,看似来捉冤家。

老头子把车直蹬到那新婚小两口的门前,猛一刹车,车上两小子蹦下来,奔到门前一看,扭头对那老头子说:“爹,人不在家,门还锁着呢!”门板上确是挂着一把大洋锁。

老头子顿时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脑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车大骂起来:“这不孝的禽兽,不管爹娘,跑到这儿造他妈宫殿来了。小。

二、小三,给我把门砸开!”

应声,那两个小子抡起板斧,把门锁砸散。门儿大开,一屋子新房的物品全亮在眼前。老头子一看更怒,手指空屋子,又跳又叫,声大吓人:

好呵,没心没肺的东西!从小疼你抱你喂你宠你,把你这白眼狼养活**,如今你娘一身病,请大夫吃药没钱,你一个子儿不给,弄个小妖精藏到这儿享福来,你娘快死啦!你享福?

我就叫你享福享福享福!小。

二、小三!站着干嘛!把屋里东西全给我弄回家去!要敢偏向你们大哥,我就砸折你俩的腿!”

那两个小子七手八脚,把屋里的箱子包袱、被褥衣服抱出来,往车上堆。

邻居们跑出来围观。听这老头子一通骂,才知道那新婚小两口的来历。这种连快死的老娘都不管的白眼狼,自然没人出来管。

再说那老头子怒火正旺,人像过年放的火炮,一个劲儿往上蹿,谁拦他,他准和谁玩命!

然而影响我们大学生消费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我们的生活费还是有限,故也限制了我们一定的购买能力。因此在**方面要做适当考虑:我们所推出的手工艺制品的价位绝大部分都是在50元以下。

一定会适合我们的学生朋友。东西搬得差不多,那两个子说:“爹,大家伙抬不动,怎么办?

”4)牌子响老头子一声惊雷落地:“砸!”

开了连锁店,最大的好处是让别人记住你。“漂亮女生”一律采用湖蓝底色的装修风格,简洁、时尚、醒目。“品牌效应”是商家梦寐以求的制胜法宝 。

跟手一通乱响,最后玻璃杯子打屋里也扔了出来,这才罢手。老头子依旧怒气难消,吼一句:“明儿见面再说!

”便扬长而去。

十几年的学校教育让我们大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深韵的文化底子为我们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在大学期间,我们学到的不单单是书本知识,假期的打工经验也帮了大忙。门儿大敞开没人管,晾了一整天。

邻居们远远站着,没人上前,可谁也没离开。等着那小两口回来有戏看。

我们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应用,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流行因素,还可以把自己小店里的商品拿到网上去卖,为我们小店提供了多种经营方式。下晌,新婚的小两口打西边有说有笑地回来。到家门口一看,懵了。

过去问邻居,一直站在那里的邻居反而纷纷散开。有位大爷出来说话,显然他对这不尽孝心的年轻人不满,朝新郎说道:

早上,你爹和你兄弟们来了,是他们干的。你回你爹妈那儿去看看吧!”

新郎一听,更懵。忽然禁不住大声叫道:“我哪还有爹呀!我三岁时爹就死了,我娘大前年也死了。只一个姐姐嫁到关外去,哪来的兄弟?”

嘛?”大爷一惊。可早上的事真真切切,一时脑筋没转过来,还是说,“那明明是你爹呀!”

1、荣晓华、孙喜林《消费者行为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4年2月小两口赶紧去局子报案。但案子往下足足查了十年,也没找到他们那个“爹”。

天津卫的盗案千奇百怪,这一桩却数第一。偷盗的居然做了人家的“爹”;被盗的损失财物不说,反当了“儿子”,而且还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若是忍不住跟人说了,招不来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

多损,多辣,多绝——多邪!

加拿大bea公司就是根据年轻女性要充分展现自己个性的需求,将世界各地的珠类饰品汇集于“碧芝自制饰品店”内,由消费者自选、自组、自制,这样就能在每个消费者亲手制作、充分发挥她们的艺术想像力的基础上,创作出作品,达到展现个性的效果。【方法点评】

初中作文专题精讲 四 记事篇

初中作文基础篇。记事篇。记叙文是以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而写事则是记叙文写作最基本的要求。一 把事情写清楚。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 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四 初中作文专题精讲 四 记事篇。记叙文是以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而写事则是记叙...

初中作文专题精讲 四 记事篇

第二个方法是,分解过程,即把事物整体从地点 时间 事件 人物等不同的角度,分解成若干的小部分,然后按一定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具体写来。方法示例 田径运动会跳高赛场,此时比赛已经接近尾声。跳高架前只剩下我们班飞天鹞子王明了。横杆已经升到1.58米,高出原校运会记录0.02米。只见王明同学向前飞奔而去,...

初中作文专题精讲 七 叙述技巧

点评 这篇文章以一个作文片段引发回忆,结尾回忆结束又回到 现在 使文章整体上形成了倒叙。这个倒叙,是读者在读完文章前就已经知道了文章的结局,进而产生了一种 阅读期待 这个结果是怎样形成的?这样就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范文改写 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李钰萌。点评 修改后的作文把第一个冲突 她向关舒舒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