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写人记事类作文指导

发布 2021-10-14 17:41:28 阅读 8193

刻画人物独特鲜明的个性是写人记叙文的重中之重。

一、训练目标。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用细节表现人物的个性。

记叙人物二三事(详略得当。

二、写作指导。

中学生作文从写作的内容看,大致有写人记事类作文,写景状物类作文,说理抒情类作文等等。下面我们先讲写人记事一类作文的写作。写人必须从具体的事情之中写人,写事也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来写事。

人因事而鲜活,事因人而彰显。人事相因,互为依托。因此,要想写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就必须记述人物的二三事;而要写出事情的曲折波澜,也必须把握好人物的思想性格。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作为有着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各种属性的人那就更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了。

1、什么是人物的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而个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同一种思想品质,在表现形式上也总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不会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在作文中描写人物的时候,应该着重表现人物的这种个性特征,这样才会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才会感染读者。

我国古代**《儒林外史》刻画吝啬鬼严监生临死前的一个细节非常典型:

严监生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

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

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这里,作者通过写严监生临死前因为灯盏里燃着两根灯草,怕多费了一点灯油,只把两个指头伸着,硬是不肯断气,一屋子的人都在那里猜测捉摸,幸好他的老伴赵氏弄明白他的心思,上前去挑掉一根灯草,他才断气。很显然,作者正是要通过这一典型细节,来着意刻画严。

监生吝啬小气的个性特征。在文学作品中,这种通过人物的心理或肖像或动作或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

2、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

a.运用语言、外貌、动作等勾勒人物形象。

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注意语言和行动描写必须切合人物身份,符合人物的年龄与地位,做到“言如其人”,“行如其人”。

第二要注意语言、行动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就会有怎样的言行。要写出个性,必须抓住有代表性的言行进行描写。

第三要注意言行往往是相关联的,有怎样的言,就有怎样的行。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要协调一致,共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读司马迁《史记》,其中写刘邦和项羽两个人,可谓性格鲜明,特别是在他们。

分别看到秦始皇出巡的那种威风与排场时的心理活动。项羽看后,对朋友说:“彼可取而代之。

”用白话说就是“老子可以把他拉下来,我来干!”而刘邦看后则说:“大丈夫当如是也。

”用白话来说:“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做到这样,才够味道。”根据行为心理,同样一个观念,但两个人表达的气度,完全不同。

这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刻画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两个人活色生香,一个项羽,一个刘邦,就这么站着了,令人遐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我们课文中学到的《鸿门宴》其中刻画樊哙的一段:

张良见情况紧急,到军门见樊哙,樊哙说:“今日之事何如?”张良说:

“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樊哙说:

“这情况太急迫了,臣请求进去,与之同命。”樊哙立即带剑拥盾闯入军门。交戟之卫士不让他进去,樊哙侧其盾撞过去,卫士仆地,樊哙于是闯了进去,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握着剑说:“客卿是干什么的?”张良说:

“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项王说:“是个壮士!

赏赐他一杯酒。”于是端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站起身一饮而尽。

项王说:“再赏赐他一只猪腿。”于是给了他一条生猪腿。

樊哙把盾反过来放在地上,把生猪腿放到盾上,拔出剑切而啖之。项王说:“壮士,能再来一杯吗?

”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不恐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定下盟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现在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派遣大将把守关口,防备其他强盗出入和非常情况。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奸细胡说,欲诛有功之人,这样做是在重蹈亡秦的覆辙,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哑口无言,只得说:

“请壮士坐!”

这一段文字写樊哙,写得绘声绘色,栩栩如生。作者通过对樊哙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方面的准确生动描写,刻画出一位勇猛豪爽的武将形象。你看他为了进去保卫刘邦,竟然将阻拦他入内的几个卫士撞翻在地,面对项羽,了无惧色,说喝酒就喝酒,说吃猪腿就吃猪腿,全不推辞。

而且借题发挥,褒刘贬项,一番话,直数落得项羽哑口无言。司马迁笔下的樊哙绝不只是一介武夫,这里充分显示了樊哙勇敢中更有智谋的特点。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鲁迅先生就说:

“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

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

鲁迅的《祝福》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借以表现祥林嫂的不幸遭。

遇和性格的变化。

脸色脸颊眼睛衣着饰物。

第一次青黄红白顺着眼白头绳乌裙兰夹袄。

第二次青黄消失了血色顺着眼,有泪痕,无精神同上。

第三次黄中带黑消失了悲哀神色眼珠间或一轮破竹篮空碗开裂竹竿。

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

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应当留下生活刻下的印记,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慈详,或睿智深邃。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

眼睛可写满渴望写满期待,希望工程的代表宣传画——魏明娟的大眼睛;眼睛可写满兴奋写满激动,成功者噙着泪花的眼睛;眼睛也可写满绝望,吸毒。

者无神的眼睛;写满忧郁感伤,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

总之,只有写出人物的鲜明的个性特征,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许多同学认为要写出人物特征,最简单的方法便是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入手,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这样想不可谓不聪明,也不失为记叙人物、表现人物特点的一条终南捷径。方法人人能想到,但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

“红扑扑的小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类的大众化脸谱同样也写不出人物的个性。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思想,有特定的品质,有异于他人的行为和习惯,“形”与“神”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在形象描写中能体现出人物的神采,在对人物精神的阐述中能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更加具体,在“形”与“神”的互现中,人物的个性也就凸现出来了。八戒丑陋的外形下带着他的憨态,憨态的骨子里刻着“馋”、“懒”,也刻着“情”、“义”,恐怕这就是他立体生动的原因。

这样看来,要真正把握人物的整体风貌,光写外貌是不行的,还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表现人物。

我们还是以猪八戒为例。虽然孙大圣的勇猛和机智夺走了读者许多的视线,但这不妨碍我们喜爱猪八戒。当然,他并不美,与孙悟空的小巧机灵一比,他愈发显得笨拙;他的武艺不错,但在金箍棒的威力下,他绝不敢逞强(高老庄的一场厮杀除外;他的心眼似乎也不能说很好,在沙和尚的老实忠厚面前,他的懒惰与自私是藏也藏不住的。

但就是这么一个缺点多多的人,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人间的烟火味,一种属于凡人的个性特征。他的这些特点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的,作者就用多个事例来具体地描绘给我们看。因此,我们才看到了这样一个猪八戒:

在高老庄,变身为壮汉的他食量大如牛,一人可抵好几个庄稼汉,你能说他不是一个勤劳的好农民吗?

奉师命去寻找食物,他美滋滋地吃了一顿大西瓜,然后懒洋洋地睡了一个好觉,这样一个八戒,怎能逃脱“馋”和“懒”的评语!孙猴子被赶回了老家,八戒不也是依依不舍?大师兄不在的日子里,师傅有难,他不也是奋不顾身与妖魔斗得天昏地暗?

这样一个八戒,不也是有情有义?当然,我们也忘不了他在三位菩萨变化而成的美女面前,丑态百出,这不又是一个活脱脱的好色之徒?--就是通过众多的事例,从多个方面,写出了一个世俗的、有着人间男子的大多数优缺点的八戒。

2.通过细节表现人物个性。

作文必须重视细节,如果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合理利用的话,那么我们的文章可能无力承载浓厚的情感,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更谈不上去感动别人。拿一把放大镜,定格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瞬间表现,人物便会因此而生动立体。如我前面所举的严监生因两根灯芯不肯闭眼的例子。

下面还是谈一下我们。

熟悉的猪八戒。当调皮的孙悟空抖出他私设“小金库”的隐私时,他嘴里嘀嘀咕咕地发着无意义的牢骚,一边很不情愿地从大耳朵中掏出几钱银子来,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们无法忽视,无法不发出会心的微笑。(《背影》中父亲爬月台一段。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即细微末节。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一次心理活动、一个印象等等,都可以成为文章的细节。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微而有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写。

细节描写包括:肖像细节、语言细节、行动细节、心理细节、环境细节、景物细节、场面细节等。(1肖像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肖像进行细节描写。

如在《列夫、托尔斯泰》里,对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就是细节描写。正是这些细节表现了托尔斯泰的长相粗陋的特点。

2语言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在鲁达打死镇关西之后说他诈死,就是一个语言的细节,说明鲁达粗中有细,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

3行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典型行动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关于鲁达借银两帮助金老父女这个段落中,使用的动词上就生动的表现出了三人不同的性格特点。(《背影》

写人记事类作文写作指导二

三,如何选材。刻画人物往往需要选取两三件事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选材时,就要选用几件事或者表现一个人某一方面的个性特点和本质,或者从不同侧面来表现人物的几个方面的个性品质和特点。下面我们来看一篇2003年湖北一考生写的高考满分作文 月是路的痕。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

写人记事类作文

中学生作文从写作的内容看,大致有写人记事类作文,写景状物类作文,说理抒情类作文等等。下面我们先讲写人记事一类作文的写作。写人必须从具体的事情之中写人,写事也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来写事。人因事而鲜活,事因人而彰显。人事相因,互为依托。因此,要想写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就必须记述人物的二三事 而要写出事情的曲折...

写人记事类习作指导 二

训练目标 掌握叙事中兴波澜 生变化的方法 写作指导 一 领会什么是波澜。写出事件的波澜就是写出事件的曲折变化。现实生活中各种事件要发展,就会受到别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以致产生许多反复 曲折。这反映在叙事性文章中也必然不是平推直进一帆风顺的。而且写文章必然要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经常要因时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