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历史知识的网络化结构

发布 2021-06-02 22:11:28 阅读 8233

作者:应林叶。

**:《江西教育·综合版》2023年第07期。

翻开历史课本,每一页的内容都似熟悉,这是因为我们只见到单个的孤立的知识点,然而,我们面对的是无数的历史和知识点,无数的历史意境,构成无数的考题。让历史知识网络化,充分构建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各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是今天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向。我们要对某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全面认识,或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做全面的综合评述,是不可能在书本的某一章、节或某一两本书中找到答案的,而是需要我们在历史知识的整体性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解决。

古代史家在治史时就有这种困惑,不过他们在不断探索中加以解决,创立了国别体、编年体、纪传体、通典史、纪事本末体等史学体裁,单独地对历史进行某类的网络化建设。然而,新时期的历史学习,必须吸取各种体裁之精华,因此对各个角度的历史知识整体的结构体系必须建立。

历史课本本身就是历史知识网络化的安排,它从宏观到微观都有具体的体现,历史课本都以章节体为结构,把宏观知识微观化,如以世界史上册第二章为例: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东西方世界作为大纲,以英国、法国、美国等资产阶级革命,拉丁美洲独立解放战争,**、法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封建统治者改革,启蒙运动的思想进步,17~18世纪亚洲的朝鲜、日本、印度、中国为小纲各自展开了叙述,用子目的形式展现了各国具体内容。以法国为例,大革命经历了君主立宪派当权、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三个阶段以2023年7月热月政变结束,又阐述了历史为何选择拿破仑的道理,这样本章节条目清晰,学生轻易地从宏观和微观上驾驭教材。

由于历史知识本身的特点和高考历史的要求,历史知识网络化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1.立足书本、总体把握。书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无论是怎么立意都离不开书本的范围,目前的高考仍以书本上的知识为内容,因此抛弃书本而求其他则是本末倒置。

高中五册课本逾百万字涵盖中华五千年史和世界各国的近现代史,要总体把握它们,首先要明白每册课本的目录,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要总体上整理各章节的子目。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很容易忘记看了很多遍也理不清知识点,更不用说找到历史知识的关键内容了,这就是忽视书本章节子目的结果。

如何构建结构化的培训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之一培训与发展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工作的难点。培训需求如何分析?应该培训哪些内容?培训对象如何确定?师资力量从 来?等等。这些是经常困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问题。本文试从构建结构化的培训体系入手,逐层分析和解决这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一 企业培训工作的现状...

如何构建结构化的教学环境

摘要 结构化教学在孤独症 教育领域广为使用,且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下面主要从物理环境 作息时间和工作组织三方面对构建结构化教学环境所需考虑的具体事项做出了一系列的 希望能给教师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引。关键词 孤独症 结构化教学 环境。结构化教学是由美国eric schopler博士等人于...

如何构建结构化的培训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之一培训与发展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工作的难点。培训需求如何分析?应该培训哪些内容?培训对象如何确定?师资力量从 来?等等。这些是经常困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问题。本文试从构建结构化的培训体系入手,逐层分析和解决这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一 企业培训工作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