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构造柱及圈梁的要求

发布 2021-06-02 02:36:28 阅读 7354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 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 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 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1.

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1.1.

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

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

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

**裂度为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

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

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1.3.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

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

1.4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

2 构造柱

2.1构造柱的作用

2.1.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砌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

2.1.2构造柱通过与圈梁的配合,形成空间构造框架体系,使其有较高的变形能力。

当墙体开裂以后,以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耗散**能量,它在限制破碎墙体散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摩擦,墙体能够承担竖向压力和一定的水平**作用,保证了房屋在罕遇**作用下不至倒塌。

2.2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应当设置在**时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详见下表)注:

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砖房,应按房屋层数增加一层后,根据下表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应按外墙处理;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设置构造柱。

2.3构造柱的构造

2.3.1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的纵筋上下贯通。

隔层设置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的楼层设置配筋砖带。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间,其它情况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拉通,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5级。 2.

3.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

2.3.3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纵向钢筋应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

2.3.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地下500毫米,宜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将柱的竖向钢筋锚固在该座内,这样有利于抗震,方便施工。

当有基础圈梁时,可将构造柱竖向钢筋锚固在低于室外地面下50毫米的基础圈梁内。若遇基础圈梁高于室外地面(室内、外高差较大),仍应将构造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毫米,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置深度应大于沟的深度。

2.4构造柱的配筋

2.4.1构造柱纵筋不宜小于4φ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

七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小于16mm。

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

2.4.2构造柱箍筋最小直径采用φ6,间距不宜大于250mm,柱上、下端大于等于h/6(h为层高)及大于等于450mm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至100mm。

植筋深度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 c25 ≥c30

i级钢筋植筋深度 20d 18d 16d 14d

ii级钢筋植筋深度 22d 20d 18d 16d 注: ①d为钢筋直径。

当植入钢筋密度较大时,宜适当增加植筋深度。

当新增构件为其他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当新增构件为悬挑结构构件时,其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5。

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600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柱顶、柱脚箍筋加密,加密范围1/6柱高,并不小于450mm,箍筋间距100mm。钢筋绑扎街头应避开箍筋加密区,同时接头范围的箍筋加密。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直径d>28mm时候,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2010版新《混规》对这两个数据作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旧规范定的是:28mm和32mm)

钢筋的搭接长度一般是指钢筋绑扎连接的搭接长度,也有是不严格的指钢筋焊接的焊缝长度。

这里摘录一些绑扎连接的规定供你参考。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注1: 本表适用于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的情况;

当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介于25%~50%之间时,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

当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35取用;

当最小搭接长度两根直径不同的钢筋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注2: 当带肋钢筋直径φ>25 mm时,其最小搭接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

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25取用;

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易受扰动时(如采用滑升模板和爬升模板等方式施工),其最小搭接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

对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7取用;

当带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搭接钢筋直径的三倍且配有箍筋时,其最小搭接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8取用;

注3: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最小搭接长度对。

一、二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5取用,对**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05取用,对四级抗震等级的结构构件不作调整;

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注4: 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应按上述规定确定后,乘以系数0.7取用。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2搭接长度应用举例。

例d2.1】某构件二级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5,纵向受拉钢筋采用rrb400(iii)级φ28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介于40%,试确定其搭接长度。

解: 最小搭接长度=40d×1.2×1.1×1.25×1.15=75.9d=2126mm。

钢筋每个接头可按增加2150mm长度备料。

例d2.2】某构件无抗震设防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纵向受压钢筋采用hrb335(ii)级φ18带肋钢筋,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介于60%,试确定其搭接长度。

解: 最小搭接长度=45d×1.35×0.7=42.525d=765.45mm。

钢筋每个接头可按增加800mm长度备料。

例d2.3】某无垫层基础梁构件,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70mm,按3级抗震等级要求设防,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受拉钢筋采用hrb400(iii)级φ22带肋钢筋,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40%,试确定其搭接长度。

建筑结构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作者 常亮。科学与财富 2012年第02期。摘要 条形基础的设计包括基础底面宽度的缺点 基础长度的缺点 基础高度及配筋的计算,并要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关键词 建筑 结构 柱下 条形基础 构造要求。柱下条形基础是由一个方向延伸的基础梁或由两个方向的交叉基础梁所组成,框架柱下条形基础可以沿柱列单向平行配...

混合结构中型钢混凝土柱构造的要求

1 型钢混凝土柱的长细比不宜大于80。2 位于底部加强部位 房屋顶层以及型钢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交接层的型钢混凝土柱宜设置栓钉,型钢截面为箱形的柱子也宜设置栓钉,栓钉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50mm。3 型钢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直径不宜大于25mm.型钢柱中型钢的保护厚...

砌体结构的特点及构造要求

砌体结构特点 容易就地取材 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良好的耐火性 保温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好 施工方便,工艺简单 具有承重与围护双重功能 自重大,抗拉 抗剪 抗弯能力低 抗震性能差 砌筑工程量繁重,生产效率低。一 砌体的力学性能。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砖的强度等级 砂浆的强度等级及其厚度 砌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