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伯平。
**:《中华奇石》2023年第04期。
拜读了第3期赵德奇先生的《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一文,愿写点看法和感想。
奇石艺术有两大形式:造型和画面。在大的形式里面又包含了小的形式,比如,造型石上的孔洞、块面、比例等;画面石上的色彩、线条、留白等。
不管是哪种形式,我把奇石的审美结构分为三层:1.形象层。
2.意蕴层。3.
哲理层。形象层是实的,另外两层是虚的,一实二虚。奇石艺术的审美结构是由实和虚两方面构成的。
审美结构层次划分的理由。
1、依据民族的欣赏习惯,中国人不但在感性层面上赏玩奇石的灵性、野趣,而且不断追问更深层的意味和哲理。《周易·系辞上》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不脱离具体形象又超越具体形象是中国艺术的根本特色。中国艺术充满了终极追问的精神品格,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品茶时,体验“味外之味”,第一个味是理化性质的,刺激味蕾的,可化验的,是形而下的。第二个味是酸甜苦辣咸的人生五味,甚至还可上升到道的淡味、无味,是形而上的味道。
其它艺术概念,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景外之景”等,应作如是看。
2、意象和意境是中国艺术的核心概念。意象是灌注了情感的物象。是具体的、形象的、有限的;意境是富有诗情画意的、气韵生动的时空场,是虚的,整体的、无限的。
“境生象外”(刘禹锡),意境得之于意象又超越意象。天工创造了一个“象”的花园,象又蕴含了一个“意”的海洋,意又构建了一个“境”的天地。说不完的意象意境。
玩石,就是要抟实就虚,化景物为情思。形式情感化,情感形式化。
例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天上地下,六个意象,描述了士人游子踽踽独行、羁愁野旷的富有画面感的意境。
摄影艺术的审美
摄影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得活动,但我们常喜欢把它叫作拍照。我们在外出旅行时常常喜欢在景区选取一块很美的景色来衬托自己然后把它拍成 来留作纪念。但是当我们拍好照把它拿出来欣赏时我们会觉得好对 都不是很合自己意,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你想象中的画面效果,画面效果不是很美。其实在我们平时拍到的 中很多都是随意拍...
强化作文的审美结构
强化作文的结构审美,是作文的根本即 表达某种思想 的必然要求。文章结构安排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下。一 巧冠文题。文题是文章的 眼睛 有时是文章思想内容最集中 最凝炼 最高度的概括,它是最先给人印象的文字。好的文题,能显示出作者活跃的思路 丰富的联想 巧妙的构思和聪敏的智慧。它能一下子抓...
关于艺术与设计的审美的思想感悟
以前我对艺术只有一种模糊的感觉,看到行为艺术只会觉得很好,却说不出好在 喜欢梵高的杏花的色彩,却看不懂一幅作品的韵味美。而今天下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听了张夫也教授的讲座后,我却有了很大的感悟。通过张夫也教授关于艺术与设计的审美的讲座,我知道了行为艺术是一种人体美,而最美的形体是不容的玷污的,让我对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