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结构大作业讲解

发布 2021-05-29 01:28:28 阅读 8669

jy12级。

要求:1. 用4+1视图模型描述你的体系结构设计结果,并提交文档(五个视图并配上文字说明)。

2. 按照体系结构设计方法(absdm)对下述系统进行设计规划(步骤加说明)。

3. 关于这门课程以及完成本次大作业的总结和体会,不少于。

近十年来,internet迅速伸展到世界各地,成为人们沟通信息和协同工作的有效工具。同时,internet上巨大的计算资源、数据资源、软件资源以及各种数字化设备共同构成了生产、传播和使用知识的重要载体,以internet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正在加速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模式经历了单机模式、终端/主机模式和客户/服务器(c/s)模式三个重要阶段。

随着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时代到来,信息系统正在向客户/网络模式方向发展,其中客户/网络模式以中间件技术为枢纽,其体系结构以客户端采用网络浏览器的多层b/s模式为典型代表。

作为除os、dbms之外的第三种基础性软件系统,中间件是一种位于平台和应用之间的软件系统和通用服务,为分布式应用的开发提供跨网络、跨平台的透明性和互操作性,从而可以集成异构应用系统,共享重要的应用服务和资源,实现快速开发和部署。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和web service技术的兴起发展,应用程序将成为可编程的 web 服务,使得中间件技术在外在形态、关键技术和应用模式上又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internet下的web服务中间件成为一种中间件技术走向,web 服务代表并发展了已有组件技术和web技术的结合方式,正在成为一种新颖而重要的中间件体系。

电子政务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应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的信息发布、管理、服务、沟通功能迁移到internet上完成,从而提高**办公效率,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电子政务系统是采用internet技术标准的面向**机关内部、**机关之间、**机关与企业之间、以及**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综合信息服务与信息处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通过**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为**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所以说,电子政务是面向**信息化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应用,实施电子政务的核心是建设政务应用,最终的目标就是建立电子**。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是一项业务内容复杂多变、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标准化是支持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体制、政务机构体系、政务流程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即使采用相同的技术手段,实现电子政务的业务流程和电子政务的标准化工作也存在较大差距。相对于电子政务发展的几个阶段和国外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发展情况而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电子政务应用和发展又不能直接照搬国外成功的经验,所能借鉴的只是电子政务发展中技术体系和政务应用构架方面成功的经验。

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前期**oa建设和**上网工程基础上,于2023年初由***信息化领导小组确定电子政务是2023年全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并于2023年成立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负责组织和制定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xx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于2023年完成xx省电子政务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代初步设计)报告,于2023年底从组织机构上成立了xx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并于2023年初完成了xx省电子政务一期工程的招投标工作。xx省电子政务后续工程规划,拟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建立xx省电子政务二级交换结构。

为了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先进性和可扩展性,电子政务的应用系统应该以b/s模式基于应用服务器进行部署。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立了基于不同技术体系、不同应用数据规范和数据格式的应用系统,不同单位的信息化进程也差别甚大,从而导致电子政务从业务应用体系上来说存在以下一些特点:多种应用模式并存;内在多种应用之间联系紧密;各种业务应用规范性较差;各种业务应用规范不统一。

政务应用的特点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为电子政务的规划、发展和建设提出了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如何基于中间件技术并考虑到中间件技术的发展趋势,规划多层的应用参考模型,实现多种政务应用的统一标准、统一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有利于新的应用开发和已有的应用系统集成。

本项目正是针对上面的问题提出的:从应用角度出发,项目完全依托于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技术框架和xx省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应用体系逻辑结构规划方案;从技术角度出发,项目充分考虑到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多层结构和最新的web服务技术的发展。

本项目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政务应用业务的标准化基础上,基于web技术、xml技术和j2ee标准,采用uml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建模方法,深入研究电子政务应用的参考模型、数据交换平台的数据适配和应用接**术、xx省电子政务公文格式标准、文档路由处理、数据交换平台关键技术、数据交换平台的内部公文格式化处理和交换处理的标准化,形成“面向电子政务的数据交换平台”应用中间件软件产品。

从电子政务的应用体系角度来看,电子政务的多层应用体系结构以中间件为核心,面向后台数据库需要定义适配层访问数据,面向应用需要定义各种应用接口以支持应用的部署和数据交互。本项目在深入研究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和政务应用功能分析基础上,以数据交换平台为中心,研究电子政务应用的参考模型,定义数据交换平台的对外接口。参考模型的研究和设计根据信息系统建模原理进行,具体定义电子政务的应用接口、已有政务应用的集成接口、数据交换平台之间互操作的接口、交换平台的管理和监控接口、数据交换平台对后台数据库的数据访问接口等功能和规范定义。

从数据交换平台内部处理与交换的规范化角度来看,为了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政务数据的交互和处理,需要在明确数据交换平台内部的构件和模块的功能基础上,明确定义构件和模块之间的各种数据内部表示和处理格式标准。本项目在数据交换平台内部处理与交换格式化研究方面,采用web技术和xml技术,实现内部的公文格式化表示、数据交换格式、内部处理日志记录等规范化,具体定义:

内部公文的格式化表示标准:明确内部构件和模块处理的公文的格式标准,包括公文的模式定义、公文头和公文体的结构属性、公文的元信息描述等;

内部公文的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定义内部构件或模块之间进行政务公文数据交换的格式标准、相关的描述语法、数据导入和导出方式等,交换格式的定义包括政务公文模式结构中哪些数据、属性和描述需要在内部功能构件模块之间进行交互;

内部处理日志记录定义:记录内部公文格式化处理、内部格式转换、交换操作、例外处理等方面日志,格式化处理日志记录了格式化处理的公文**、操作目标、操作时间等;内部转换日志记录数据**、数据去向、转换时间等相关信息;交换操作日志记录采用的格式标准、交换在哪些构件模块之间进行等;例外日志记录数据交换平台内部各种处理发生例外的时间、正在处理的事件和任务。

从数据交换平台的内部关键技术角度来看,数据交换平台旨在实现各种政务应用的数据交互和政务应用的集成,因此在研究电子政务应用参考模型基础上,需要深入研究数据交换平台内部的信息表示、处理、交换等技术,实现互联互通。本项目在数据交换平台内部核心技术的研究方面,采用web技术和xml技术,研究数据交换平台的安全接口规范和内部的信息表示、处理、交换等技术的规范化,具体定义:

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对后台数据访问的适配层和政务应用接口层的描述:对访问后台数据的适配功能、访问属性、政务应用接口功能等进行描述,描述语法采用xml;

安全体系:研究平台层面的安全服务和应用的安全接口,提供ca认证管理、安全策略选择、安全日志管理、安全审计以及数据加密等功能和安全服务的集成;

基于公文标准化格式的内部流程定义标准:基于公文的格式标准,提供内部流程的抽象定义,实现不同政务之间的应用流程数据交互;

基于公文格式标准的文档路由处理标准与策略:负责电子政务公文交换系统各个节点的url名称、地址分配和管理,并根据文档的结构确定文档处理的路由。

从“面向电子政务的数据交换平台”应用中间件软件产品技术开发和实现角度来看,在电子政务应用参考模型、数据交换平台的内部处理规范化和内部关键功能模块定义基础上,实现数据交换平台的原型系统进行测试和试用,在此基础上形成软件产品。本项目在具体工程实现上,基于web技术和xml技术,采用uml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建模方法、j2ee技术,实现数据交换平台关键构件模块、接口定义,从而实现原型系统。工程实现方面包括:

数据交换平台数据适配层分析:根据工程视图,具体针对多种不同的后台数据库存储方式,分析数据适配层的实现功能,并提供按照xml语法进行描述的转换功能;

数据交换平台内部功能分析:从工程实现的角度出发,分析数据交换平台的内部功能实现内容和内部模块之间的交互接口;

数据交换平台应用接口层分析:从工程实现的角度出发,分析应用接入的接口;

uml建模:采用uml建模方法对接口层和适配层的各种功能以及内部功能模块进行建模分析,形成相关的类结构体系;

具体编码实现:基于uml模型进行编码,形成数据交换平台;

测试与改进:对数据交换平台进行具体的性能、功能和应用测试,针对测试暴露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

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和网络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电子政务在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和用户没有互动的起步阶段、**与用户的单向互动、**与用户的双向互动、网上的事务处理几个阶段,目标就是实现**管理服务职能的电子化、自动化。

电子政务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的发展期,相比之下,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建设才刚刚起步,而电子政务所涉及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但是,近十年来我国各级**的oa建设、金字系列工程建设、**上网工程建设都是条块分割进行的,没有根据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建设,从而导致了:基于先进成熟的技术进行电子政务的相关研究、标准化、**业务的规范化和业务流程的重组、电子政务应用产品的开发等相对滞后。

随着基于网络的多层b/s模式计算机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发展表现出以internet/intranet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应用主体,使得****趋于“标准化”,实现“一站式”的**办公模式,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业务和服务比率。本项目的提出与实施结合了目前先进的技术发展方向,其目的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应用的角度,为电子政务的业务流程提供科学合理的应用参考模型。由于电子政务涉及的应用范围广泛、业务逻辑复杂,而且不同的应用之间关联度高。本项目以数据交换平台为核心专门针对电子政务定义一种应用参考模型,把数据交换和互联互通的描述从业务逻辑的繁琐处理中剥离出来,适合于从流程的角度定义政务业务逻辑的描述与处理功能,这样可以使得政务应用逻辑的信息视图、计算视图、工程视图和技术视图更加清晰,同时,这种处理方式也是软件工程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逻辑思路:

实现相对独立的功能,在复杂的应用处理基础上抽象出独立的层次为应用提供服务。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大作业

软件体系大作业。1 根据下列用例描述,画出该用例的活 用例名称 还书 return book 描述 return book 必须允许管理员对借阅者进行还书处理。前置条件 登录前管理员需要登录到系统中。部署约束 必须在图书馆内前台进行,并且需要扫描图书信息到系统中。正常事件流 用例成功后,系统更改书籍...

软件体系结构大作业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旨在达到以下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需求分析的流程 方法以及技巧 2 帮助学生了解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中大型软件系统构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 使学生了解构建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组织的需求,认识软件行业和开发组织在系统设计及其最终成败所起的作用,提高软件设计的基本素养 4 使...

软件体系结构2讲解

一 主程序 子程序调用体系结构。组件 主程序 子程序。连接件 调用返回机制。优点 1 有效地将一个较复杂的程序系统设计分解成许多易于控制和处理的子任务,便于开发和维护。2 已被证明是成功的设计方法,可以被用于较大程序。缺点 1 规模 程序超过10万行,表现不好 程序太大,开发太慢,测试越开越困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