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背诵试题

发布 2021-05-27 05:22:28 阅读 7573

1、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运用了想象、比喻 、夸张的写法。

2、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广陵”就是现在的扬州 。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诗人运用了夸张的写法,写出了和汪伦之间的情谊深。

5、李白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其中的“孟夫子”是指唐代诗人孟浩然 ,李白曾写过一首送别诗给他,题目是 《送孟浩然之广陵》

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李白写给孟浩然的送别诗中的句子。

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是指孟浩然

8、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爱比作春天的阳光。

1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选自《枫桥夜泊》,作者张继。“姑苏”就是现在江苏省的苏州。

11、古人一直用“风花雪月”来寄托情感,请你写出有“月”字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3、诗人指出: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了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这是北宋诗人李清照写的《夏日绝句》。

14、《示儿》南宋诗人陆游表达了他临终还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情感。

15、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6、唐朝诗人李商隐郁郁不乐地登上长安的乐游原,只见一轮红日西斜,显得无限美丽,于是情不自禁地唱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7、“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中的“但”的意思是只,这首诗出自古诗《江上渔者》。

18、古诗《江上渔者》中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的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9、《蜂》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罗隐。

20、《悯农》这首诗中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的诗句是(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21、在《锄禾》这首诗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22、《寻隐者不遇》本诗以(问答)的形式,记叙“(寻隐者不遇)”这件事,表现了隐者的思想和性格。

23、《寻隐者不遇》中 “松下问童子”,这句诗中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松)、(竹 )和( 梅 )是“岁寒三友”。

24、《早发白帝城》是诗人李白的诗, 安史之乱初期,他被流放夜郎,行至巫山,突被赦免,他像出笼的鸟一样,立刻从白帝城东下,返回金陵。

25、 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26、《别董大》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读作 xūn ,意思是昏暗 。

27、《别董大》中,采用白描手法写出眼前之景的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8、清代诗人袁枚与纪晓岚并称“南袁北纪”。

29、清代诗人龚自珍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位,近代最初一位大诗人,是一位划时代的里程碑式人物。

30、《村居》中描写烂漫童年的诗句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1、《小池》这首诗描写(泉眼)、(细流)、(树阴)、(荷叶)和(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3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3、我知道南宋的诗人有:(杨万里)、(陆游)、(林升)、(朱熹)和(叶绍翁)等。

34、朱熹的作品中描写繁盛的春景的诗句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5、默写古诗词中字面上含有“鸟”字的诗句,并注明作者或标题。

例句:映日荷花别样红出处: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 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 桃花潭水深千尺__李白_《赠汪伦》_

3) 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 《墨梅》

36、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7、伯牙是楚国著名的**家。

38、伯牙绝弦:绝:断绝。

39、诗中花: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0、诗中风:(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1、诗中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2、诗中草:(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谁言过草心 ),报得三春晖。

43、诗中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44、诗中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何花别样红 )。

45、《墨梅》的作者是(王冕),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的最后两句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6、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被后人尊为(诗圣)。

47、填上动物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8、填上动词: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9、写出下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0、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中描写了杜甫在(成都)家中所看到的(早春)美景。

51、《春夜喜雨》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5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3、“花重锦官城”这句诗出自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54、“花重锦官城”中的“重”字在诗句中念(chóng)。

55、“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指的是(四川)省(成都)市。

56、填上动物名: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7、写出下一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58、《绝句》(迟日江山丽)表达了诗人杜甫感受到的(柔和春意)。

59、《绝句》(迟日江山丽)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60、杜甫作了两首《绝句》,请写出每首的第一句:(迟日江山丽)、(两个黄鹂鸣翠柳)。

61、《江雪》中的“蓑笠翁”不在钓鱼,钓的是一种冰清玉洁的情操。

62、《江雪》是一首藏头诗,连起来是一个短句是“ 千万孤独 ”,表达了诗人万分孤寂郁闷的心情。

63、卢纶的《塞下曲》由汉代的 《出塞》、《入塞》等变化而来。

64、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

65、张志和的《渔歌子》是词牌名,也是曲牌名, 又名《渔父乐》 、渔父》。

66、“千山鸟飞绝”中的“绝”的意思是绝迹 。

67、 ,独钓寒江雪。

68、《题临安邸》中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山外有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6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古诗 《游园不值》,作者是叶绍翁。

70、《乡村四月》这首诗中,讴歌辛劳农人的诗句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71、“潭面无风镜末磨”中“镜”比喻的是潭水像镜子一样 ,“**盘里一青螺”中“青螺”比喻的是洞庭湖中的君山 。

72、《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中采用夸张手法的诗句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73、“九曲黄河万里沙”中“曲”的读音是 qū 。

74、《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中的一组反义词是枯——荣 。

75、古人很喜欢将蛱蝶作为诗歌和绘画的主要素材,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曲江二首》中写道:“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这样描写道“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76、范成大字致能 ,号石湖居士 。

77、《四时田园杂兴》中“四时”的意思是四季。

7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的诗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将晓”指天将亮了。“三万里河东入海”中的“河”指黄河。

“遗民泪尽胡尘里”中的“胡”指金人。

79、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进入了辉煌灿烂的全盛时期,名家辈出,许多诗人赢得后世美誉,李白被誉为“诗仙”, 杜甫被誉为“诗圣”,王维被誉为“诗佛”,李贺被誉为“诗鬼”等。

80、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位卑而才高,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塞漠。

81、李贺共写了23首马诗,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中第五首: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82、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运用诗句阐明深刻的哲理,如,为了表明“当局者。

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我们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

喻人在遇到困境时又生出新的希望的诗句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说明“站得高,看得远”的诗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还知道另一首《悯农》吗?《悯农》(其一)【唐】李绅: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84、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思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5、古诗讲求意境,读之能使人沉醉其间,这样的诗句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朦雨欲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

古诗文背诵比赛方案

陕县二高成语竞赛实施方案 初稿 成语,是中国汉语发展历史中形成的固定的词组短句,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中一块绚丽的瑰宝。其中的资源犹如一片大森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我们的学习中适当地运用成语,不仅会丰富我们的头脑,而且会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生动 更精炼 更深刻。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中学生...

古诗文背诵比赛方案

板泉镇龙窝小学生古诗文背诵比赛方案。吟诵古典诗文是提高文化修养 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的重要手段。为宏扬民族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加强古典文化修养,落实新课标精神,特制定古诗文背诵比赛方案。比赛要求 1 各班级将学生背诵古诗题目一览表提前交校长室。2 语文老师在班里进行古诗考查,选出十名优秀同学参加学校举...

古诗文背诵实施方案

郧家小学 古诗文诵读比赛 活动方案。一 指导思想。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文,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二 组织领导。组长 邱天英。副组长 王鸿儒。评委 各班班主任。三 比赛时间和地点 时间 2014.10.15下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