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复习题 1

发布 2021-05-19 01:04:28 阅读 7669

第三讲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与调节。

一.概念解释。

垄断(p119)

是指少数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垄断**(p189)

垄断**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垄断格=成本**+垄断利润。垄断**包括垄断**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利润(p189)

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p191)

指“国家同拥有莫大势力的资本家同盟日益密切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的形式,根据列宁的论述,一是银行和工业同**进行“个人联合”;二是工业国有化;三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统计和监督”。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积累的结果,又在资本积累过程中日趋尖锐化。

二.思考题。

1.垄断是如何产生的?垄断出现后为什么还存在竞争?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19)

1):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竞争引起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与必。

要性。首先,生产日益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因为把持了某个部门或几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的少数垄断。

企业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对产量和**进行控制,以获取高于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平均水平的高额利润;同时,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限制了资本在部门间和部门内的自由转移,压制了竞争,从而产生了垄断的趋势。其次,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与必然性。第一,生产集中,使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

如。果不按社会需求进行生产势必导致生产过剩,利润减少,造成资源浪费。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间必要。

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第二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产品及企业形象在公众中有一定。

地位,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少数大企。

业寡头垄断的格局。第三,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

2)垄断没有消除竞争而只是改变了竞争的具体目的,手段,形式和后果。只要利润一日都存在,竞争就在所。

难免。资源稀缺性的客观性决定了垄断形成后竞争的依然存在。垄断形成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并没有消失,双。

方为了争夺利润,必然产生竞争。

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二是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的?(p191)

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表。

现为国家通过直接投资和将私人企业国有化建立国有经济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集中统制。一战前夕,德,日等帝国主义为了准备战争,大大增加了国家军事预算和军事采购,战争期间各交战国为了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战争,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统治和管理,对全部生产实行最严格的统计。

和监督。资产阶级**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结果是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

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

的必然结果。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发生变化,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产生的物质基础。第二,由于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着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迫切任务。这项艰巨。

的任务只靠私人垄断资本是无法完成的不能不借助国家的力量。第三,为克服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的稳定发。

展,需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资本主义经济矛盾所决定,生产的巨大膨胀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

小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社会不断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危机的发展和加深,要求借助国家的力量,借助**的各种“反危机”措施,来消除危机所造成的影响。第四,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要求发展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具体形式?(198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根据国家与垄断资本结合的不同情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可区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

第二, 国私共有合营企业是战后一个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第三,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又一种形式;

第四种形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4.资本主义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199页)

1)外部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2)市场运行主体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

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4)市场调节会造**们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

5)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的矛盾。

5.资本主义国家干预有些什么手段?有哪些作用?资本主义国家干预能否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02~209页)

1、手段:(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产业政策;(4)收入政策。

2、作用:第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有利于协调部门比例,改进地区结构,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改善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不足和弱点,促使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结合。

第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通过国有垄断资本的活动和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和经济计划的实施,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发生了变化,战后20多年中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处于相对高速增长的时期,经济危机时间缩短,危机程度减轻,生产过剩规模缩小,危机破坏力减弱。

第三,国家通过税收等途径在全国范围内集中了大量的资金投入科技研究,投入私人无力承担或不愿承担的大型工程或耗资巨大、技术密集的新兴工业部门,使战后新技术、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第四,国家用其巨额投资,促使垄断资本加强科技的研究和在生产中的应用,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建立现代化基础设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加强竞争能力,以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五,国家用其掌握的财力资源,建立和发展数额巨大的国有经济,可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发挥巨大的作用,这是任何私人垄断资本所无法比拟的。

第六,国家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组织、参与、兴办一些投资巨大、风险大、利润无保证的事业,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第七,国家利用经济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方向进行调节,对社会生产无**状态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第八,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工人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3、不能。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对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较长一段时期里的相对稳定和较快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成效是有限的,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不可能根本消除经济危机。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经历了波浪式的发展过程,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都曾出现和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干预和调节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可以改变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表现形式,却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发展规律,无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6.如何理解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77页)

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们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那个阶段。

1)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2)从发育程度和发展水平来看,我过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有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我国的生产关系与。

第四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概念解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所有制的结构(284页)

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中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而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则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285页)

指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285页)

指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个体经济(287页)

指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支配劳动产品的一种经济形式。

私营经济(287页)

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着雇佣关系的经济成分。

外资经济(287页)

指在我国开办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所形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外商独资的企业,简称“三资企业”。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77页)

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们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那个阶段。

1)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2)从发育程度和发展水平来看,我过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之间还有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我国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性质决定的。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其客观依据是什么?(p282~283)

政经复习题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 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消费也决定着生产。表现在 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任务。研究对象 1.首先,生产是...

期末复习题 1

财务管理期末复习作业单项选择题。第1题剩余股利政策的特点是 a 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结合。b 先从盈余中留用根据一定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的投资所需权益资本,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c 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一固定水平上。d 每年按一固定的股利支付率发放股利。答案 b 第2题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

期末复习题 1

公共属性 name backcolor forecolor enabled visible font top left width height 字体属性 fontbold 粗体 fontitalic 斜体 fontunderline 带下划线 fontname 字体 fontsize 字号 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