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一、开设院(部):
会计学院。二、教学对象:
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专业本科生。
三、教学目的。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在先掌握初级会计学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通用类企业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相结合具体运用的一门会计专业化课程。本课程以企业财务会计目标为导向,以财务会计报告为主线,以会计要素为对象,结合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运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着重从理论性与实践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继承性与开拓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讲解和实例说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有一个更为明确和深化的认知,并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及其确认原则等方面能够准确地把握和运用,同时对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能较好地加以分析和利用,培养学生解决会计一般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既为在校内学习其他相关会计课程,也为今后走向社会,胜任本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各章的学习重点,实际上就是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通过具体章节的指导做出说明,这里不再重复。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1)注意与各先行课程内容的联系,对《基础会计学》在内容上已经陈旧的部分,及时修订补充,以保证整个财务会计体系上的完整性,并以集体备课,讨论协商的方式在不同任课教师之间进行充分协调;
2)在把握财务会计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各种特殊会计业务的特点、处理原则及其方法。任课教师应及时补充、调整教材内容中的陈旧、不当部分,做到依据大纲,而不拘泥于教材。在保证本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按时按量完成的前提下,经充分讨论同意后,可适当补充一定内容,以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在不变动教学要点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按教学习惯和教材体系,调整教学要点的先后顺序,但应在教案中明确。
3)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包括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指一般把握的内容;理解是指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握概念、原则和方法,对各类会计事项的处理掌握其理论依据;掌握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课时及其各章计划分配课时:
总学时:90学时。
中级财务会计》各章时数分配表。
六、考核形式:
考核形式——考试;(加平时随堂提问、测试、作业检查)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五大类型:单选、多选、判断、业务题、简答题、业务处理题;
题量——2个小时;
分值分配——单选(10分)、多选(20分)、判断(15分)、简答题(20分)、业务处理题(35分)
七、教材:中级财务会计》 经济管理出版社:王建刚、张一平主编 2023年8月第一版。
八:主要参考书目:
1、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 2023年2月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23年11月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3、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人民出版社 2023年4月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
4、《中级财务会计》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 2023年1月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
5、《初级会计实务》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23年1月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
6、《会计》 2023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23年4月第一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7、孙铮著,中级财务会计, 2023年5月第一版,经贸大学出版社。
8、王世定等译,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137号). 2023年1月第一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9、国际会计准则2002 ,2023年3月第一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0、李明等译,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41-142号),2023年1月第一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附后。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第一章总论(建议课时:2)
学习目的和要求]
1.在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明确会计的直接目标。
2.了解会计环境对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及作用。
3.熟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4.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其分类、企业会计要素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会计平衡公式。
5.熟悉会计核算依据的主要法律规范体系及其构成和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 会计定义及会计目标。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会计的定义。
三)财务会计的目标。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况。
二、会计法律规范。
一)会计法律规范的界定。
二)会计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会计工作规范。
3、企业会计准则。
(1)基本准则。
(2)具体准则。
4、《企业会计制度》
5、其他相关规范。
第二节会计基础理论。
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二、会计基础和记账方法。
一)权责发生制。
二)记账方法。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四、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五)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六)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五、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一)历史成本。
二)重置成本。
三)可变现净值。
四)现值。五)公允价值。
第三节财务会计报告。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定义。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货币资金(建议课时:4)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货币资金的概念和分类以及货币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2.熟悉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要求。
3.掌握支付结算办法的基本内容以及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相关业务的会计处。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货币资金概述。
一、货币资金的概念及种类。
(一)货币资金的概念。
二)货币资金的种类。
二、货币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严格职责分工。
(二)实行交易分开。
(三)实施内部稽核。
(四)实施定期轮岗制度。
三、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规范。
第二节库存现金。
一、库存现金管理和监督的基本要求。
(一)现金的使用范围。
(二)库存现金的限额。
(三)库存现金收支的规定。
二、库存现金的会计处理。
(一)库存现金的序时核算。
(二)库存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三、库存现金的清查。
第三节银行存款。
一、银行存款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银行存款的会计处理。
一)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
二)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
(三)银行支付结算办法。
1.银行汇票。
2.商业汇票。
3.银行本票。
4.支票。5.信用卡。
6.汇兑。7.托收承付。
8.委托收款。
9.信用证。
三、银行存款的清查。
第四节其他货币资金。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会计处理。
一)外埠存款。
二)银行汇票存款。
三)银行本票存款。
四)信用卡存款。
五)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六)存出投资款。
第三章应收和预付款项(建议课时:4)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应收及预付项目的性质和内容。
2.掌握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的概念、范围、计价原则及其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
3.掌握坏账及坏账损失的界定条件及坏账损失在备抵法下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4.熟悉应收及预付项目在会计报表中的列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应收及预付款项概述。
一、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性质。
二、应收及预付款项的主要内容及管理要求。
第二节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的分类。
一)应收票据产生的原因及应用前提。
二)应收票据的分类。
二、应收票据的计价。
三、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一)应收票据取得和收回。
二)应收票据转让。
三)应收票据贴现。
第二节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范围。
二、应收账款的计价。
一)商业折扣。
二)现金折扣。
三、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
四、一般企业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及会计处理。
一)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
二)应收款项确认损失备抵法的运用。
1.余额百分比法。
2.账龄分析法。
三)备抵法核算时的其他注意事项。
第四节预付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一、预付账款。
一)预付账款核算的内容。
(二)预付账款的会计处理。
二、其他应收款。
(一)其他应收款核算的内容。
(二)其他应收款的会计处理。
第四章存货(建议课时:8)
学习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存货的概念、范围和分类,以及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2. 掌握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及其不同计价方法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3. 掌握原材料按实际成本和按计划成本计价的会计处理。
4. 熟悉包装物的概念、范围、计价和会计处理。
5. 熟悉低值易耗品的性质、内容,不同价值摊销方法的会计处理。
6. 熟悉委托加工物资的计价及其会计处理。
7. 掌握存货清查的会计处理。
8. 掌握期末存货的计量。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确认。
一)存货的定义。
二)存货的确认。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采购成本。
二)存货的加工成本
三)存货的其他成本。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相关事项。
三、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一)先进先出法。
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三)移动加权平均法。
四)个别计价法。
四、期末存货的计量。
第二节原材料。
一、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
一)材料收发的总分类核算。
《中级财务会计》复习大纲
2012 2013第1学期 中级财务会计 复习大纲。加 的为重点章节 第一章总论。财务会计目标 财务会计要素概念 信息质量要求 计量属性 主要是运用于相关客观题 第二章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日常核算 其他货金概念。第三章应收款项 应收账款 现金折扣总价法核算 应收票据 包括带息票据 的核算 备抵法下坏账...
中级财务会计考核大纲
一 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会计学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二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指平时作业 课堂考勤和课堂讨论等,占学期总成绩的30 期末考试占学期总成绩的70 三 命题依据及原则。1 命题依据。本课程考核依据的是淮阴工学院 财务会计学 课程教...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中级财务会计 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中级财务会计 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二 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配合与分工。本课程的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