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物理中考考点归纳整理

发布 2021-05-08 09:20:28 阅读 5992

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噪声。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

1)防止噪声产生;(2)阻断噪声的传播;(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零。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

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两种反射:1)镜面反射:反射面很平滑,入射平行光,反射后仍平行。

2)漫反射:反射面不平,入射平行光,反射后射向各方向。

光在反射中光路可逆。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理解:

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分类:人们根据反射面的不同,将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

2.定义:平滑的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线都沿某一相同方向反射出去,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就是镜面反射。

粗糙不平的表面将平行入射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漫反射时,由于反射光线分散,光变弱了,人看物体时就不觉得耀眼了。我们能从各个方向都看到物体,也是由于这一物体表面对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3.判断: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一定是平行的。(

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一定是不平行的。(

漫反射中有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影和像。影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光的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区域所形成的跟物体相似的暗区部分称为影。它是由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

像分为实像和虚像,像是以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具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景,实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具后实际光线相交所成的像,如小孔成像,经凸透镜折射后可成的像,虚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具后,实际光线反射或折射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像,如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折射成正立的像。实像可在屏上呈现,虚像在屏上不呈现,但实、虚像都可用眼睛观察到。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作图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主要是利用对称法作图,已知平面镜,物,作镜中的像;已知平面镜,像,作镜前的物;已知物、像找出平面镜的位置,看到镜前物体的像的范围。

物远像距近,像变小。

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倒缩实,一倍焦距内正大虚。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常见温度计分类]

a)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b)一般说来,一切物质的任一物理属性,只要它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单调的、显着的变化,都可用来标志温度而制成温度计。

c)构造:粗细均匀的玻璃壳,壳上有刻度和符号。

壳中间是一个毛细管。

毛细管下端内的玻璃泡内装液体。

物质的三种状态]

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1)固态: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

2)液态:不容易被压缩且有一定的体积,但由于它具有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

3)气态:很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即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4)等离子态:由等量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组成。

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固规律: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晶体凝固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熔化和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为熔点),而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上升。同样,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虽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为凝固点),而非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下降。

质量与密度。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1kg=103g1g=103mg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密度与温度]

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时密度最大。

2、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

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

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

形状为规则的长方体固体的密度。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用天平、玻璃杯和水测定液体的密度。

密度]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公式:ρ=m/v

密度单位:1g/cm3=103kg/m3

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基本步骤。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水=1.0×103kg/m3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ρ)或质量(m=ρ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力学。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机械运动。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

1)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中考考点归纳

考点归纳 1.冠词a,an的用法 a用于辅音素开头的词前,an用于元音音素开头的词前。如 a good book an easy story.2.在网上 电视上介词用on.on the internet on tv.3.比较级标志词是than 最高级标志词是in或of 的短语,bad 的比较级是wo...

中考考点归纳

中考数学考点汇集。一 实数。1 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四类 负无理数。2 数轴 一切实数都可在数轴上表示。3 相反数 如果与互为相反数,则有,反之亦成立。4 绝对值 3 倒数 如果与互为倒数,则有,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

初中物理各章中考考点归纳

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1 中学物理主要考四大板块 光学 13 热学 12 力学 40 电磁学 35 2 选择题共6题,其中力学 电磁学分别2题,光学 热学分别1题。填空题共6题,其中力学 电磁学分别3题,光学1题,热学2题。计算题共2题,力学 电磁学分别1题。简答题共3题,声 光 热 力 电5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