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时态教学

发布 2021-05-07 14:47:28 阅读 3846

高中英语时态教与学的困惑与策略。

2024年, 国家教育部颁发《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俗称“新课标”。这是指导我国中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根据新课标精神, 大量的选修课进入中学英语课堂, 标志着中等教育英语课程设置上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变。

在上述背景下, 传统课程的课时有逐步缩水的趋势,然而对英语这门课程来说,很多知识点需要长时间在传统课堂上反复讲解、反复强调和反复训练才能被掌握和固化。这势必会产生各课程时间需求上的矛盾。比如, 现在完成时态是中学阶段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的语法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从初中一直讲到高中,学生往往还是一头雾水。

本文以英语现在完成时态教学为例, 分析、展示该时态的教学困惑,点破学习该时态的关键,**在新课标背景下, 老师如何用新的教学手段,启发、教会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语法知识点。

一、英语现在完成时态教与学的困惑。

现在完成时态是英语十六种时态中最常见的时态之一, 也一直是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该时态有两种功能: 一是“表示过去发生的对现在有影响的动作”。

二是“表示过去某时间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动作”。其中第一种用法对中学生最难掌握,尤其是当该时态和一般过去时态混合出现时错误率更高。对现在完成时态最大的干扰来自一般过去时态。

只有认真对比, 才能发现二者间微妙的区别。然而, 遗憾的是很多老师没有很好地吃透现在完成时态的要旨,在讲解这一语法现象时,照本宣科,与学生一起“雾里看花”。为撰写本文, 本人对多所中学师生进行过走访, 进入实习基地, 观摩老师讲授现在完成时态。

结果发现师生对现在完成时态与一般过去时态混合考查题的反应依然是既敏感又忌讳。其实, 这种情况在目前的初高中学生中相当普遍: 他们在做现在完成时态的考题时选不出正确答案, 讲口语时表意不准, 造成交际目的不能完美实现。

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接触的时态, 到了高中阶段依然讳莫如深。完成时态完全成为一块心病,令他们非常自卑。公允地说, 在这个问题上, 与其说学生学得不好,不如说是老师解析时未切中要害, 导致学生对该时态理解不到位,疑问没有解决。

在“乱花渐入迷人眼”的中学语法题典、学习辅导丛书上,某些教学名师对现在完成时态的演绎和讲解也同样经不起推敲。试看下面的选择题:

“where __the recorder? i can’t see it anywhere.”

“i __it right there. but now it’s gone!”

a. did you put; h**e put b. h**e you put; put

c. had you put; was putting d. were you putting; h**e put

我们来看编者的答案解析:“正确答案b。题意:

‘你把录音机放在哪了?我找不到。’‘我就放在这里了。

现在它不见了。’第一个空表示说话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故用现在完成时;第二个空表示过去的动作,用一般过去时。” 事实上,这种答案解析没有任何说服力。

听到此,看到此,学生不但不明白, 反而更加糊涂: 第二个空表示的动作(即存放录音机)也是说话之前已经发生的动作, 凭什么只用一般过去时而不用现在完成时态? 恐怕这就是大多数中学生的困惑, 也是老师们的困惑。

即或老师能够选对答案,也不能给学生信服的自圆其说的解释,上述实例就是明证。

二、现在完成时态的灵魂:被激活的因果关联。

从表层上看,现在完成时态的确与一般过去时态纠缠不清: 因为彼此都关涉到过去发生的动作。根据哲学观点,任何事情一旦发生都会有结果,对现在自然就会有影响, 只不过是影响大和小的问题。

换句话说,在动作发出后有结果和影响这一点上, 一般过去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几乎没有区别。正因如此, 脱离开具体语境的单个句子很难流露出说话人是否在强调过去的那个动作对现在产生的影响,因而难以决定是否使用现在完成时态。在此情形下, 句子用现在完成时或一般过去时均可(当然,有些缺乏语境条件的单句中,如果有明显的标志性、提示性副词如just, already等出现时,一般考虑使用现在完成时)。

简言之,两种时态真正的区别在于说话人是否正在强调这个影响。一般过去时态里,说话人只是陈述和表达某个行为业已产生这一事实, 而对于该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没有强调和激活。只有发生在过去的某个动作对现在造成了影响, 而说话人旨在强调这个影响时,其话语应采用完成时态。

关于这点,《新编英语周计划高一(上)》的介绍相对清晰:“现在完成时态往往表示发生在过去的动作对现在造成影响,并且强调这个影响……。尽管如此,这个说法还需要进一步解析,因为其中有一种隐蔽的实质性的因果逻辑关联没有挑明,而正是这个因果逻辑关联制约着完成时态的掌握和运用。

而这种因果关系的本质就是对语法书上原话“表示过去发生的对现在有影响的动作”的逻辑注解。基于这样的理解,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立刻明朗,不致混淆。现在我们回到本文例题的答案分析:

从i can’t find it anywhere一句的措辞, 尤其是not anywhere的使用,我们可以感知,问话人已经找过了存放录音机的常规地方和其他角落,但依然遍寻不得,心里隐约有一丝责怪的含义。这种责备和不快的意味从上述引用的参考译文中难以捕捉到。所以这里提供一个笔者翻译的,在语气和措辞方面更接近原语原意的译文:

“你把录音机放到哪儿去了,我怎么也找不到。”“我就放在这儿的呀,可现在不见了。”录音机找不着与存放地方难找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也即是说,在问话人意识中,录音机很可能被存放到不易被发现的地方,继而导致说话人没找到录音机。明显出现了因果关联,符合现在完成时态的表意功能,故第一空用h**e you put。再来分析第二空。

先看句意: 我明明将录音机放在这里,现在却“不见了”。将东西存放于某地,东西却不在该存放地,二者之间并非因果关系,不符合现在完成时态用法,故只用put一词,表明是一般过去时。

因为i h**e put it here和but it’s gone之间不可能是因果:也就是说“我放在这儿了”不应该顺理成章地“现在不见了”。所以选d不能成立。

句中的but是个关键词,在这道题的分析上起到了明显的逻辑暗示作用。它告诉我们,前后关系是转折,当然不符合完成时态使用原则。我们不妨再举一例来验证现在完成时态内部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逻辑关系:

a—let’s eat out for a big meal. my treat. ok?

b—no. thanks. i h**e just dined and wined.

提议者a说,“咱俩出去海吃一顿,我请客,如何?”被邀请者b回应道,“不了,谢谢。我刚刚酒足饭饱呢。

”酒足饭饱→胃里无空间→不能容纳饮食→婉拒请吃。由此,我们清楚地看出酒足饭饱是不接受请吃的直接原因,互为因果,所以用现在完成时。不难看出, 现在完成时态的关键点就是看现在的某个现象同过去某个已经发生的动作之间是否构成、且正在被强调的因果关联。

因果关系一旦形成,必用现在完成时态。请看下面摘自英文原版**的对话“why school?” i asked my father, “what h**e i done?

” i’m not punishing you,” he said, laughing. “school’s not a punishment.”(译文:

“干吗要送我去学校啊?”我问父亲,“我犯了什么法?”“我不是在惩罚你,”他哈哈大笑。

“学校不是用来惩罚人的。”)从上述英语对话中的下划线部分不难看出,“儿子”将学校视为惩戒之所,故而认定自己一定是做错了事才会被“打入”学校。在他的逻辑中,违规闯祸→应受惩罚→遣送学校,自然形成因果关联,这就促成了“儿子”的话(上述对话中斜体英文)里使用了现在完成时态。

三、从现在完成时态的教学新对策看“新课标”对师生的要求。

目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已将重点从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实用教育或者说素质教育, 大幅度提高听说技能要求,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然而, 不少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 依然将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作为终极目标, 忽视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 成天围绕语法死讲硬讲。 语法课依旧沿用传统程序:

教师从课本中摘出例句, 告诉学生中文意思是什么,属于什么语法现象,是怎样构成的, 接着列举一串练习题,让同学们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从新课标理念角度看,在此环节中,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依赖的状态, 没有个性,没有体验, 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没有获得能形成策略的空间和足够的发展空间。语法教学固然重要,但不能局限在语法自身的范畴内, 必须与逻辑思维联系起来,形成研究式的、运用型的语法课。

从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调查研究的结题报告中可以看出, 如何处理好语法教学是最突出的热点问题。高中生对于系统学习语法知识的要求比初中生强烈得多, 而且高中生的学习具有了理性的特点。很多教师也感到,高中学生喜欢研究式的语法课,喜欢独立思考,细化展示自己的观点, 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的结论会使他们振奋而有成就感。

现行的初高中英语教科书对现在完成时态功能的归纳和概括没有触及到“过去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这一表述背后的实质所在。纵然有学者撰文研究讲解该时态, 也同样没有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内部的因果关系。“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都表示在过去做的动作, 但现在完成时强调动作对现在产生的结果和影响,而一般过去时则只表示过去的事实, 而不表示和现在的关系”。

这样的描述还是显得太过谨慎,亦步亦趋,没有点破内隐的因果关系。为了将这一关键的逻辑关系有效传递给学生, 教师完全可以将有限的理论讲解和学生自身体验结合起来, 突破单一的说教和隔靴搔痒式的阐释,让其从体验中认知学习。而学生通过认知等方法锻炼和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恰好是新课标的内容之一。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具体包括观察、分析、想象、类比、推理、分类、归纳、体验、总结、记忆等”。为了实现该目的, 老师可以先将现在完成时态内含的因果关联展示给学生, 然后营造一个场景, 将同学们置身于与现在完成时态相关联的生活体验当中, 让其切身感受该时态内部必然的因果关联。比如:

某位同学非常喜欢踢足球,但前两天在该运动中脚踝扭伤, 行动不便。老师故意邀请他课后踢球,对方自然会拒绝。当明白脚踝扭伤直接导致不能受邀前往踢球时,自然就激活了二者间的因果关联,该同学理所当然地会使用现在完成时态。

类似的情形不胜枚举,老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借助生活中的场景为教学服务。这就是体验式学习,属于广义的认知学习,也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新课标”对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非常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等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想很好地贯彻“新课标”精神,师生都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要敢于脱离原有的一言堂式的传统授课习惯,少讲精讲,放手发动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学生须要一改先前的收音机式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切身体验, 深入**,从而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样的教学互动过程中, 教师充当导演角色, 既统领全局, 又敢于放开, 让演员(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潜在能力, 从而共同愉快地达到目的。

探索小学英语中的时态教学

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否进行语法教学,一直是外语教学中的有争议的问题。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语法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提高学习效果,那些完全回避或者忽视专门语法教学的教学法并没有太多的依据。上个世纪9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多数研究结果也证明,在适当学习阶段,以适当的形式关注语法形式对语言学习者是很...

探索小学英语中的时态教学

探索小学英语中的时态教学法。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否进行语法教学,一直是外语教学中的有争议的问题。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语法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提高学习效果,那些完全回避或者忽视专门语法教学的教学法并没有太多的依据。上个世纪9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多数研究结果也证明,在适当学习阶段,以适当的形式...

高考英语英语时态

一 一般现在时 a 动词的第三人称变形 重点 一般在动词后加 s get gets,feel feels 以o,s,x,sh,ch结尾的动词后加 es go goes,teach teaches 以辅音 y结尾,改y为i es study studies b 句型 1 主语 be am is 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