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英语与美国文化

发布 2021-05-06 13:45:28 阅读 2384

篇一:谈谈英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异同。

谈谈英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异同。

一、英美语言差异:尽管英美两个国家都是讲英语的,但是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不相同的。英国人与美国人虽然说的都叫英语,但这两种英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两种。

英国人的英语,相对而言,发音比较清楚,连读的部分较少,一般听起来相对比较字正腔圆;而美国人说英语,则秉持这能省则省,能连就连的原则,因此,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听英国人的发音相比较下会舒服得多,而如果要习惯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真正做到了。另外,两国在字词上的用法也有很多的不同。

二、英美生活习俗差异: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自己日常生活习俗上也有区别。从服饰上看,英国2人非常讲究衣着,讲究绅士风度,西装革履,皮鞋锃亮。

美国人则比较随便,想穿什么就是什么,以自己舒适为主,不会去介意别人的评价,别人也不会去评价。有的英国女士接待黄**朋友时,专门涂抹上黄色面霜,以表示对朋友的亲近和尊重。美国人可方便多了,近几年,美国流行大花裤衩,校内校外,老老少少,都少不了它的影子。

但这也并不是说,他们到处随意,在一些场合,他们也是西装革履,文质彬彬,很有些“绅士”的派头。但如果一看到没有旁人,这些“绅士”就原形毕露,鞋也脱了,领带也松了,扣子也解了,脚也搭起来了。从饮食上看两国的美食都像英语一样,是一个大杂烩,广泛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聚集了诸多绅士淑女的地方,而英国的饮食,也处处散发着英国上流社会应有的高贵气质,从选材到烹饪,再到餐桌上的一言一行,英国人无不将细致发挥到了极致。特别在餐桌礼仪上,不能在餐桌上说话,不能有餐具敲击的声音,刀叉的握法?几乎所有我们所了解的法式西餐的规则都被英国人所遵守而同样是吃饭,到了美国人身上,则就显得随意了许多。

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老美的最爱便是所谓的垃圾食品。

对于生活节奏极快的老美来说,五分钟就能搞定的汉堡薯条显然要比规矩多多的西式大餐要吸引人的多。至于这种饮食习惯导致的结果,便是老美的街头行走的人中,大腹便便者显然要比标准身材的人多得多。这样的饮食习惯某种程度上也折**美国人的生活,雷厉风行,不向英国人那般拖沓,那样注重细节。

另外美国人除了过和英国人一样的节日外,还有自己的感恩节等。

三、美国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平等和自由,体现在教育上就是美国的教育体制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向不同层次学习能力和经济条件的人开放)、国际性、灵活性(各种不同性质的学校满足不同目标的人的需要,国家没有统一的教育制度)的特点,使美国教育既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要,确保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又能满足并充分发挥不同受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使教育充满活力和生机。而英国人的保守与严谨,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严谨的学风,完善的教育体系。它拥有一套严格的质量监控体制,各大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与科研水平评估结果向全世界公布,英国的高等教育会定期受到检查。

英国大学的科研水平长期保持了一个很高水平,也是与这个质量监控体制分不开的,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发明起始于英国,比如第一只克隆羊,就培养于爱丁堡大学。英国教育的质量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考核上,有的专业可以用“残酷”来形容,被淘汰而拿不到学位的也大有人在,英国老师通常不会因为学生只差一点而放学生一马,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风度有力地保证了教育质量。

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风格,竟都共同代表着世界教育。

领域最顶尖的教育水准,这与**民众对教育的深刻认识不无关系。美国人认为,一个人不管处于什么境地,有两件事是必须做的,并伴随着一生:一是受教育,一是信宗教。

美国人对教育的重视,达到了与信仰宗教一样的虔诚境界。而英国教育标榜自己的口号是:你能成就极至,反映出了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始终追求的信仰。

在这种意识下使得不论是美国教育还是英国教育,都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功利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且具有了宗教般虔诚的信仰,近乎是一项神圣的宗教行为了。

如何理解法国文化为欧洲文化的中心?

目前,从世界范围看,欧洲联盟是迄今为止一体化程度最高,且实行着**间合作和超国家合作有机组合的区域共同体。从20世纪50年代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到21世纪初欧洲联盟的巩固和扩大,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欧洲一体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最初的6国发展到27国;从最初的煤钢联营到超国家的建立;从共同货币政策、共同外交政策和共同司法政策的合作,再到欧盟宪法的制定。

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走在世界各区域一体化的前面。

欧洲一体化是集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于一身的综合性进程。从长远来看,文化层面的相互融合和认同对欧洲一体化而言更为重要。欧洲一体化始于经济领域,外溢于政治、防务、社会和法律领域,但将终结于文化领域。

随着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浪潮几乎同时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文化认同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很多理论研究者注意到,国际秩序的变化与“文化”和“认同”密切相关。

文化一般有“整合”和“认同”的功能,“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也是整合文化、共建群体文化意识和价值参照系统的过程,是个体对共同体形成“文化认同”的过程。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其力量的凝聚不仅需要资源、体制和权力作为保障,而且更需要精神的整合。由于一体化本身就是一个建构集体认同的过程,而文化的认同是其中最具稳定性的认同。

因此,加强共同的欧洲观念、欧洲价值,形成真正的欧洲文化认同是欧洲进一步一体化的重要目标。只有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欧盟,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并且在欧洲文化中法国文化是其中心。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对外文化政策的国家之一,甚至是先有对外文化政策而后有对内文化政策。法国对外文化政策的目标十分清晰,即在政治、经济等硬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利用文化软实力优势,对外施加影响,提升国际地位:两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在国际社会遥遥领先,是公认的一流强国。

两战极大地削弱了法国,使之在政治、经济领域均沦为二流强国,大国形象只残留在文化领域,面对现实,法国人选择了打文化牌,意欲借助残存的文化优势重振大国形象。为此,法国积极制定对外文化政策,对外输出法国的语言文化,希望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培养世人对法国的喜爱和认同,使法国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近些年,在经济全球化压力下,法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衰退,在日益严峻的形势面前,法国进一步坚定了用文化优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窘境的决心。

所以说,从诞生之日起,法国的对外文化政策就打着鲜明的服务于国家利益的烙印,是法国寻求施加影响的重要工具。然而,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这一民族色彩浓厚的政策,在管理机构、主要政策工具、执行机构等一系列环节都悄然发生变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欧洲化。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文化部在对外文化交流。

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起来。原因是自八十年代末起,欧盟逐步将文化建设提上了日程:如八十年代末,开始在视听领域采取共同行动;2023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首次将文化纳入欧盟权限;欧盟还接连制定、执行了几个大型的欧洲文化项目:

“梅蒂亚”系列计划“万花筒”计划“雅利安”计划、“拉斐尔”计划和“文化2000”项目等。作为欧盟创始国和文化大国,法国参与上述活动,与欧盟及成员国的文化协调与合作逐渐增多,这就使身为成员国一级文化管理机构的文化部的作用日益重要起来。八十年代末,文化部专门成立欧洲事务局,负责与欧盟的文化合作。

与此同时,文化部用于对外文化交流的预算也日渐增多,统计数据表明,其中的两次增长高峰分别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期,后一次正是法国参与欧盟大型文化计划的时期。

谈谈日耳曼文化圈。

日耳曼在罗马文献中作为莱茵河右岸部族的称谓,同时也是北欧和中欧印欧日耳曼语系各民族和部族的总称,他们在语言文化上具有亲缘性。早在公元前2023年中叶的铜器时代,日耳曼人就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经过丹麦直达德意志中部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早期文明。从公元前2世纪起,日耳曼人开始向南迁移,慢慢成为罗马帝国的邻居,其中一部分在凯撒大帝时甚至成为帝国的一个省。

在4到6世纪的民族大迁徙中,日耳曼人形成三大支系:西日耳曼人,即莱茵河与易北河、北海与多瑙河之间的一支,有条顿人、法兰克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其中一部分盎格鲁—撒克逊人继续迁徙到不列颠成为英格兰人;东日耳曼人,即易北河以东的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等;北日耳曼人,主要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其中一部分后来以诺曼人、维京人的名称在欧洲各地出现。日耳曼语系也随之出现了三个相应的分支:

东日耳曼语系日后基本逐渐消亡,如哥特语、汪达尔语、勃艮第语;北日耳曼语系发展为各种斯堪的纳维那语言,如挪威语、冰岛语、瑞典语和丹麦语;西日耳曼语系则包括以后逐步形成的英语、法语、荷兰语、低地德语和高地德语(后来高地德语也成为低地德语地区所使用的标准语言)。在不断的迁徙征战中,日耳曼人逐渐强盛起来,他们与凯尔特人及其他当地居民结合,成为近代德意志、奥地利、卢森堡、荷兰、英吉利、瑞典、丹麦、挪威等民族的祖先,成为覆盖大半个欧洲的人种概念,许多国家的人口都融有他们的血脉,他们的文化自然而然地成为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读日耳曼人尚武精神的一把无形钥匙就储存在北欧神话传说中,这就是唯勇非善的天堂观。日耳曼人认为来世的最佳归宿是主神奥丁的瓦尔哈拉宫英灵殿。不过只有战死的勇士才有进入的资格,而道德高尚却寿终正寝者,则与此无缘。

日耳曼男子勇猛剽悍,不怕牺牲,追求的就是这种最高的荣誉———以血染沙场的生命筹码换取天堂的入场券。他们相信每当战斗的时刻,奥丁手下的瓦尔基里仙女就会骑马盘旋在战场上空,遴选勇士,然后吹响羊角号,引领入选的亡灵进入瓦尔哈拉宫英灵殿。他们在“用长矛杆作椽柱,盾牌作屋顶”的大殿内,与奥丁一起享用盛大的墓外宴席上的酒肉,然后乐此不疲地演练武艺:

“主神奥丁端坐在殿堂,/天天挑选英灵阵上亡,/上殿享酒宴无限荣光。”我们可以看到建筑英灵殿的材料依然是**;英灵们在此延续着人间战斗宴饮的生活,为神界的最后决战而备战。勇士们为了战斗由生而死,又因战斗由死而生,勇敢的气概充斥现世与来世,而善恶的道德判断却处于缺席状态。

可以说,北欧神话所表达的来世天堂观为日耳曼勇敢尚武精神提供了永恒的能源,日后日耳曼人也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力量,改写了西方的历史和文化。

另外,日耳曼人尚武精神还体现在关于树的隐喻中:战士们被誉为“能战斗的。

苹果树”。日耳曼先民认为树木是最珍贵的物质之一。在北欧神话中,主神奥丁和兄弟一起用木头造人:

“直到有一日主神奥丁/同弟弟洛基和汉尼尔?/在岸边捡起两株浮木,/做成了一对男女:阿斯克和埃姆布拉”。

常青的宇宙树支撑天地,连接四界:“我知道有一棵大木岑树,/名字叫伊格德拉西尔,/它高大无比撑天又撑地,/树根弯弯扎在白沙里”。而苹果作为青春女神伊顿的专有物,可以使处于不断衰老态势之中的神灵们恢复青春,所以苹果树又是树之珍品。

因此苹果树的隐喻是对战士的最佳褒扬。总之,“蛮族人的思想观念、精神个性和生活态度是所谓英雄式的:好战、勇敢、忠诚、重视荣誉等。

”日耳曼民族还是富于开拓进取、追求冒险精神的民族,他们精力旺盛,能吃苦耐劳,有实干精神。近千年的民族大迁徙,像流动的岩浆在淡化了日耳曼人恋家守土的地域观念的同时,也重塑了欧洲文化:这种好动的性格表现为一种“中世纪特有的疯狂激情”,以至于日耳曼人参与的中世纪弥漫着“暴烈的生活方式”。

北欧海盗300多年的海外扩张凝聚成一句豪迈的格言:大海是我们的后院,战船是我们的长靴。日耳曼人的这种精神汇入西方主体文化后,与已有的古希腊罗马文学中进取不息的特质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了西方文化的冒险开拓精神,深刻地影响了日后欧洲人的精神世界,促成了这类文学典型的出现:

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在物质、精神领域不懈追寻、永不满足的两位英雄———鲁滨逊、浮士德,分别诞生在与日耳曼文化根基有直接渊源关系的英格兰和德意志,绝不是偶然孤立的现象。

美国文化期中作业

美国独立战争。郑佳宸 116020175 美国独立战争,指1775年波士顿人民在美国来克星顿与英军交战拉开独立战序幕到1783年英军在法国签订 巴黎和约 投降的战争。从传统意义讲,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独立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一 独立战争的背景。1607年,英国人来到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

美国文化期中作业

美国历史文化特点之略见。刘静 096050083 大熔炉 the melting pot 是关于美国的一个比喻,指美国可以融合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而成为美国文化。它融合了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 欧洲 南美 非洲 亚洲等的特色民族文化,让这些不同的文化在美国开放 自由 民主 法制的环境里融合形成多元的美国文...

美国文学作业

白鲸 的文学鉴赏。美国浪漫主义 家赫尔曼 麦尔维尔的代表作 白鲸 曾一度被十九世纪美国文学的大潮所淹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寂后,当新时代的人们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它时,这部史诗般的文学巨著就像深埋于古墓中的珠宝重见天日,放射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如今它已成为世界文坛公认的伟大杰作,被誉为 时代的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