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发布 2021-05-03 23:36:28 阅读 5263

作者:赵雯雯张伟。

**:《青年文学家》2023年第09期。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边界在不断融合。一场新的美学原则的**也在激烈展开。

这场美学争论包含着两个命题,一个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个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大众文化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带来的结果;而精英文化的衰退带来了“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大众文化迅速成长为现今社会的主流文化,面对日益崛起的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应如何选择其生存策略。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日常生活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9-0173-2

当前,“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美学界、文艺理论界讨论较多的一个热门话题,该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随即,国内一些学术界的学者提出了“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观点,产生的反响也越来越强烈。鲁枢元教授用了一个生活中简单的“炸油条”的例子,来区分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这两个概念。

在鲁枢元教授看来,“‘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是技术对审美的操纵,功利对**的利用,是感官享乐对精神愉悦的替补。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则是技术层面向艺术层面的过度,是精心操作向自由王国的迈进,是功利实用的劳作向本真澄明的生存之境的提升。二者的不同在于,一是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依附;一是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

”(1)笔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时代来临,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日常生活审美化”就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而与它相对的另一个命题就是“审美日常生活化”。

一、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将审美直接引入到现实生活当中,打破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使审美充斥于整个日常生活当中。马来西亚最大的购物中心——时代广场,每个月都会在顶层举办一次画展,让人们在购物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艺术的魅力,让逛街也成为一种艺术。“日常生活审美化”正是消费主义时代到来的一个必然现象。

原来那些只有在博物院或者美术馆里才能欣赏到的高雅艺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达和复制时代的到来,在大众之间也广泛传播开来,使审美无处不在。

当代日常生活用品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作者 时娟娟。文艺生活 文海艺苑 2011年第04期。摘要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对当代艺术与生活产生融合的普遍现象的概括,它反映当代现实生活,体现在人们的态度 认知和行动中。对当代日常生活用品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可以揭示其产生的消费审美社会的原因和动机,对反思审美与艺术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有积极意义。...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

摘要 赫勒从通过对 个体再生产 人类条件 和 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 的逐层次的分析,比较清楚地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基本内涵。在比较清晰地界定了日常生活的概念之后,赫勒进一步对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领域作了比较,从而把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基本领域。勾勒出从 日常 到 非日常 的一个存在链条,即工作,道德,宗...

日常生活与美学

从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美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演变过程,古今中外各派学者对于美的看法的演变都很好地反映了美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关系的演变。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演变同时也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美的认识的革新。从总体上看,人们对于美的认识向着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向发展,美学...

其他用户还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