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万能公式

发布 2021-04-09 15:59:28 阅读 2131

古诗歌鉴赏。

答题思路和方式:这首诗采用了技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 (意象)的特点,表现了(突出了) 思想、感情,起到了作用。

古诗歌常见思想情感:思乡思国、感时伤怀、建功报国、热爱自然等。

词语作用 基本题型:下列句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题思路和方式(不用考虑结构上的):—的词写出了——(结合本词特点,概括内容)。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内容方面]

划线句作用

基本题型:文中…句子(关于…的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题思路和方式(结构上的作用明显就写,不明显不要强求):写出了——(内容的精准概括),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内容方面];为(与)上(下)文的——作铺垫(作对比),或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等[结构方面]。

修辞作用(注意比喻和比拟)

基本题型:文中…运用了…的手法,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和方式:写出了——(找到运用该种写法的相关语句,对其内容作精准概括),写法本身作用的描述,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

段落/句子结构上的作用

开头: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点题等(附加: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中间: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

结尾: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升华中心等。

段落/全文内容的概括。

无公式,有方法。

第一步:分层/段概括(注意分号、关联词语、首尾句)

第二步:同类项合并。

第三步:文字整理。

写作手法的鉴赏和评价。

四要素:写作方法+引用的关键词+句意内容的精要概括+写作目的、作者情感(中心)

形式:运用了——(手法),通过——(关键词)的描写,写出了——(句意内容概括),表现了——(目的、情感)

主题、观点、情感的赏析。

注意:文章中的多处材料表现了这个主题。例如第…节,作者写到“——体现的是——(分析);再如第…节中,作者又写到了“——这里又体现了——;又如第…节,作者写到“——体现的还是——。

故文章的主题是——。引用材料至少要有三处,分析中处处强调引用材料和观点的一致性)

语文万能公式

一 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一 表达方式 记叙 描写 抒情 议论 说明。二 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反复 借代 反问 设问 引用 对比。三 记叙的顺序 顺叙 倒叙 插叙 追叙。四 人物描写的方法 1 肖像 外貌 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活动描写 2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五 常...

写作万能公式

一 开头的方法及特点 1 开门见山 文章一开头就直接扣住题目,简洁,避免离题。如 桂林山水 2 介绍背景 说明情况和背景,让读者容易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很快把读者带入到文章当中。如 一夜的工作 3 提出问题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 迷人的张家界 倒叙引入 这种方法会在读者心...

中考语文答题万能公式

名师网09 19 10 05276大。要学好语文需要靠平时日常积累。但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上的一套语文答题公式,这篇在网上的阅读率超过200万的点击啊。童鞋们,还在等什么,快收藏起来呀!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 文首 文首1开篇点题 渲染气氛 散文 埋下伏笔 记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