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材料作文写作训练 二 知识精讲

发布 2021-03-18 13:42:28 阅读 4747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材料作文写作训练(二)

题目设计一】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著名作曲家柏林,他刚进入**界时,并没有什么名气。所以尽管他创作了一首首动人的曲子,却很少有人欣赏。当时著名的作曲家奥特雷对他说:

“如果你做我的助手,我会让你成为第二个奥特雷。”然而柏林没有这样做,“尽管我非常欣赏您,但我不想做第二个奥特雷,我只想做唯一的柏林。”

于是我们没有见到第二个奥特雷,却记住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柏林。

要求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

写作提示】从材料来看,作曲家柏林当初并没有瞧不起和否定作曲家奥特雷,只是“想做唯一的柏林”,因此,我们可以从“和谐是一种美,一种彼此相通的默契”;“和而不同,才是完美的缔造者”;“善和,而贵不同;和而不同,当是君子处世的原则”;“君子应善和,而贵在不同”;“把‘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能使我们不断学习,不断与世界融合”;“把‘不同’作为一种生活态度,能使我们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善和,成就和谐之美;贵在不同,成就美丽的精彩”;“善和,成就和平共荣;贵在不同,成就自主的独立”;“善和,成就处世圆润;贵在不同,成就锋芒的荣耀”;“善和,成就安邦立于世界;贵在不同,成就傲立苍穹笑看宇宙”;“万事万物皆如此?善和,而贵在不同”等方面立意,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张扬个性”“学会创造”等立意上思考。

题目设计二】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

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

语文,是很有本色、很清醇、很生活、很自然、很人性的;

语文,是生活的、生命的、生态的;语文是诗意的、激情的、顾盼的、联想的;它有高山流水般的奔涌、一马平川式的倾诉,午夜黎明式的寂静、狂飙突进式的啸傲;语文,是励志、交锋、感悟、体验、畅谈、浅吟;是抑扬顿挫、回肠荡气、余音绕梁;语文是独立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居所;

语文永远是语文。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

写作提示】教育专家史绍典眼中的语文告诉我们,语文应该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变得活跃而能产。所以,这里的语文是一个大语文的概念,它应该是书本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应该是课堂与课外的延伸,它也是平面与立体的和谐交融,它也是人文与人性美的文化动态的呈现,等等。因此,我们可以从“语文轻轻地向我走来”、“我与语文的故事”、

语文给我……”或者干脆就从材料中直接“拿来”。例如,“语文是诗意的”、“语文是生活的”、“语文是独立思想的家园”……选择多个角度和一个角度构思立意都可以。

题目设计三】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人是讲究变化的。你看,盘古在天地之间“一日九变”,像一个新生的婴儿,每天都在微妙地变化着。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

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要求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字数不得少于。

写作提示】于丹《论语》心得告诉我们,“理想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由此,我们还可以从“目标与奋斗”、“天地境界”、“理想的智慧”等方面立意。另外,还可以从“变”、“变与不变”、“变的实质”等角度去审清材料的意旨。

写作时既可以从正面立意,也可以从反面立意,还可以正反对比立意等。

题目设计四】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世界著名撑竿跳高名将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够刷新自己保持的记录,将成绩提高一厘米。

当他成功地跃过6.25米时,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

2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所吓倒。”

要求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字数不得少于。

写作提示】在现实中,多数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原因有时竟是梦想太大,让自己感觉太遥远。如果我们把梦想缩小到“一厘米”,也许会少许多懊悔和感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审题立意时,应该抓住材料中的“目标”二字。

在人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假如没有目标,那么他(她)的生活便是浑浑噩噩的了。但是,每个人的目标又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由此,我们就可以从“缩小梦想”“梦想与现实”“刷新自己”“从把梦想缩小到‘一厘米’所想到的”等角度立意。

题目设计五】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在以色列,一位行为学家在年轻的乞丐中搞了一次施舍活动,施舍物有三种:100美元、一套西装和一盆蒲公英。

施舍过程中,这位行为学家做了一个统计,结果显示:百分之九十的乞丐要了100美元,百分之九的乞丐要了西装,只有百分之一的乞丐要了蒲公英。10年后,这位行为学家对当初接受施舍的乞丐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为:

要美元的乞丐基本仍以乞讨为生;要西装的乞丐,大部分成了蓝领或白领;而要蒲公英的乞丐,全部成了富翁。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

写作提示】首先我们必须读懂材料:要美元的乞丐,在拿钱时心中想到的是收获。这种只想收获、不想付出的人,只能永远是乞丐。

要西装的乞丐,在拿西装时心中想到的是改变。他们认为,只要改变一下自己,哪怕是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正因为他们有了改变的愿望,而且通过这种不断的改变,使自己由乞丐变成了蓝领或白领。

要蒲公英的乞丐,在拿蒲公英时心中想到的是机遇。据说,这种蒲公英原产于地中海东部的沙漠中,它不是按季节舒展自己的生命的,如果没有雨,它们一生一世都不会开花。但是只要有一场小雨,哪怕是一场很小的雨,也不论这场雨是在什么时候落下,它们都会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迅速开出自己的花朵,并在雨水蒸发干之前,做完受孕、结子、传播等所有的事情。

据说,以色列人常把这种蒲公英送给拥有智慧的穷人。他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穷人和沙漠里的蒲公英一样,发展自己的机会极少极少。但只要拥有蒲公英一样的品格,在机会来临之际果断地抓住,同样会成为一个富裕和了不起的人。

在行为学家的施舍测试中,要蒲公英的乞丐之所以要了蒲公英,说明他们希望抓住哪怕是一闪而过的机遇,并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都成一富裕和了不起的人。行为学家这个长达10年的引人深思的实验启示我们:只要不放弃创造新生活的渴望,而且能够珍惜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机遇,再落魄的命运也能改变。

因此,我们可以从“抓住机遇”、“目光远大与渺小”、“生活的哲理”、“改变自己”、“思维与心态”等方面立意。

题目设计六】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犹如一篇长文,那就应该给它加上标点。这样,才能段落分明,表意清楚,写出人生的灿烂篇章。

问号”是我们探询知识、追求真理的金钥匙;“惊叹号”是对生命雄风的高扬;“省略号”是复杂走向单纯,是由肤浅走向深化,是洒脱是豁达,是人性的坚强;当然,在人生的“长文”之中,也应该特别注意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

写作提示】这个材料用三种不同的标点,形象化地诠释了人生不同阶段和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如果从人生的几个阶段去思考,那么,怎样走好人生的每个阶段的路程呢?当然,应先立好人生的目标。

那就要问立什么志,怎样立志?因此,是问号。立意“有志者立长志”这是思考的要义;当我们为之奋斗取得了一个个辉煌的成果时,那就像人生的“惊叹号”,立意“有志者事竟成”;而当我们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或者沿途风光无限时,我们又要有所取舍,那便是人生的“省略号”,立意“人生要有所选择”;而生命总是有极限的,当我们回首往事时,圆满结束其历程,那就是人生的“句号”,立意“无悔的人生”,等等。

题目设计七】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我看见壶盖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了起来;马歇尔也看见壶盖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台蒸汽机。”

要求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

写作提示】以上材料从“成功潜质”这个角度,给我们启发:观察生活的目的不同,发现生活的睿智不同,人生价值观不同等,造成的结果大相径庭。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联想和想象:

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现象中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2023年爱迪生从一种野草中有粘性的现象,成功提炼出橡胶;2023年,英国生理学家哈维根据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原理,从理论上论证了血液循环的存在;到2023年,马尔皮基在解剖青蛙时,在蛙肺中看到了微循环的存在,证实了哈维的论断;博雷利在《论动物的运动》一书中讨论了鸟飞、鱼游和心脏以及肠的运动;等等。所以,我们的立意可以为“目的与结果”“生活中的发现”“生活与哲学”“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等。

题目设计八】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

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

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字数不少于。

写作提示】举手投足之间”这个题目平实温和而又出奇制胜,能切实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思考人生,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这个作文题,就是考学生的“积累”(包括阅读的积累、生活的积累等各个方面),有所积累,有所思考,人格修养有所历练,才能把话说好。

同学们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变成半命题作文,然后再补充完整,范围和立意就可以确定了。比如“透过举手投足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等。这就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观察到生活的举手投足之间的细微之处;不仅是观察,更要思考,思考举手投足之间蕴含的精神内涵,要朝着生活的深处开掘和思考,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要求同学们不仅要会叙述,更要会议论,进行理性的思辨和分析。

作文中的三个“如何对待”给我们以很好的思考方向启示。

要想写好这篇文章,需要从材料出发,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力求从中选取内蕴丰富,值得我们咀嚼、玩味的材料,“放大”细节,把它们组织到文章中来。

范文分析】举手投足之间。

生命的车轮缓缓向前推进,人类也已从年幼懵懂的种群成长为拥有高度文明与智慧的生物。知识与责任让我们渐渐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我们越来越多地考虑善待自然。而我想说,善待自然,就请从举手投足之间做起。

这个世界有很多环保主义者。他们可以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来**日本人对鲸的残酷杀戮,他们也可以建造奇特而坚固的木屋过树上生活来反对商人们对森林的砍伐。有时候,我们不由觉得那样的勇气与壮举离我们太遥远。

没有错。但爱与善待并不总是要用惊天动地。

的牺牲来表达。在举手投足之间,我们就可以表现出对自然的善待。

弯身绕过低垂的树枝,轻轻扶起被吹偏的花朵,爱怜地送走不慎落到你书本上的年幼的蜘蛛,殷情地款待无家可归饥肠辘辘的流浪狗……生物之间平等的爱与尊重遂自举手投足之间显现出来。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自然辉映在每一个弱小的生命里,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是对自然的珍惜与保护。

我们需要规模、组织都很庞大的环保运动,但更需要涓滴成海的微小和细致。

动画片《西游记》里有一幕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唐僧正在打坐念经,忽然一只蚂蚁掉落在他的手上。唐僧并没有粗鲁地甩动手掌或是直接将这只小虫碾死,他只是轻轻地将蚂蚁所在的那只手放在地上,让惊慌失措的蚂蚁安全离开。

记得小时候我每看到这一段,总会嘲笑唐僧的迂腐和虚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渐渐明白,正是举手投足间的善,才成就了一个慈悲为怀的圣僧,才显现出佛的博爱与睿智。同样,当我们于举手投足间,积累对自然的善待,谁又能说我们不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呢?

是谁说过,人类要用博爱的宇宙观来看待自己,看待地球。宇宙观,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平等地对待自然,将人类自身看作地球上普通的一员。而涉及到将理念转化为行动,我则认为,要用最微观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去看待自己的行为。

因为正是举手投足间的小小善举,才折射出一个灵魂的光芒,才体现出一颗满盛爱与美好的真心。

点评:文章立意很成功。该文以识见为高,立意集中深刻,强调了要在举手投足之间善待自然,这切合了命题要求,敏锐切中社会热点,把举手投足这样的微观小事和保护自然的宏观命题有效结合。

当然,把动画片中的细节写进来,更让文章有了具体可感的画面。

高二语文材料作文写作训练 二 知识精讲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材料作文写作训练 二 题目设计一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美国著名作曲家柏林,他刚进入 界时,并没有什么名气。所以尽管他创作了一首首动人的曲子,却很少有人欣赏。当时著名的作曲家奥特雷对他说 如果你做我的助手,我会让你成为第二个奥特雷。然而柏林没有这样做,尽管我非常...

高二语文材料作文写作训练 一 知识精讲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材料作文写作训练 一 高考命题趋势 从2005年起,结束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方式丰富多彩,除了话题作文之外,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 命题辅以材料的作文等几种形式和谐交融。例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提供了王国维 人间词话 中的一段话 诗人对宇宙人生,...

高二语文材料作文写作训练 一 知识精讲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材料作文写作训练 一 高考命题趋势 从2005年起,结束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方式丰富多彩,除了话题作文之外,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 命题辅以材料的作文等几种形式和谐交融。例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提供了王国维 人间词话 中的一段话 诗人对宇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