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义点拨】
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是高考作文的三大主要命题形式。从文体上而言,在话题作文问世之前,除去两年的作文题文体可以写成记叙文或其他文体之外,即2024年《尝试》规定写记叙文,2024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两题选一或另拟题目),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写一篇文章,但不可写成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实际上就是允许考生自己确定文体,只是没有明说。
其他都规定写成议**,议**成了独霸天下的文体。自从202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以话题作文(当年没有明说,2024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第一次冠名为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以来,文体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从平时的写作训练和高考阅卷的情况来看,记叙文的写作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无论是数量还是高分作文都是以记叙文居多。
这种情况到去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出现后,有所改观。因为话题增加了思辨性,因此重视议**的写作又被重新提了出来。当然2024年江苏的高考作文题并没有继续走下去,“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的话题,使得散文的写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况,几乎一统天下。
其实冷静下来思考一番,文体上的任何偏废都不可取。《考试大纲》说得很清楚“写作”要“能写记叙文、议**、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议**和说明文都是高考考查的文体范围。某一年写某一类文体比较讨巧实际上是不公正,也是不科学的。
方法点津】面对文体不限,如何确定文体呢?一要看话题适宜用什么文体。2024年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的作文,2024年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的作文,编故事、写记叙文比写议**似乎顺手些;2024年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写议**比编故事、写记叙文似乎顺手些。
二要看自己擅长写什么文体。如果你形象思维发达,视野开阔,联想丰富,长于记叙、描写、编故事,就可以写一篇记叙文、散文或者小**;如果你理性思维缜密,平时好发表议论,并且判断准确,说理雄辩,就可以写一篇议**、杂感;如果你平时喜欢古今诗词,有较强的炼字炼意能力和音韵知识,就可以写一首诗;如果你思维清晰、细密,说话有条理,而且又擅长解说介绍,也完全可以写一篇说明文。三要考虑是否已占有与该文体相应的足够材料。
材料是作文写作的物质基础,如果缺少材料的话,即使自己偏好某种文体,也只能放弃。如,写议**,有没有相关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写记叙文,有没有相关的整。
一、连贯、动态的生活故事;写说明文,有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写散文,有没有这方面的感情积累和语言积累;写杂文,有没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幽默素质。四要考虑用该文体写作能否写出新意,避免从众心理。只要你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学功底,不妨去选择那些比较“冷僻”的文体(比如小**、寓言、童话、戏剧、小品等)去写,或创造“另”类文体(套用应用文体、移植专业文体、自创无名文体),这样,你的文章也许会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从而获得高分。
一、记叙文写作。
1.要重视立意,注意多点题。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它体现了一个作者对写作对象(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认识的高度。一个考生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往往在他的文章中表现出来。
相反,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对社会生活、人物事件等方面的低俗、幼稚的认识,也反映出文章作者思想上的不成熟。同时,写作记叙文要注意多点题,可在首尾通过议论点题,可在文中通过议论或文中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点题,而结尾的议论点题一般是必不可少的。
2.要选好题材,准确且新颖。可以是题材本身新,也可以是手法新,旧题材写出新意。题材还可以也应该进行合理虚构。
选材时,要尽量写校园外的,要尽量写自己熟悉的,要尽量写有一定的典型性的(能够以小见大),要尽量写一个片断,要尽量写能展开的(展开后能“出彩”的)。
3.要设计线索,能纲举目张。线索是记叙性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繁杂、零碎的材料(人、事、景、物)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来连缀、贯穿,就会互不关联,杂乱无章;有了线索,文章就能纲举目张,浑然一体,更好地表现中心。
清楚的线索应该是有利于读者识别、发现的,如标题、穿插的抒情议论、反复出现的某个物体或词句等。其设计方式则灵活多样: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种物体,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等等。
应试时,我们可以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
4.要感情真挚,能打动读者。考场作文要写真实的“我”,让“我”的激情在文中闪光。当然感人的事并非就一定要是痛彻心扉、悲惨至极,矫揉造作、夸张失实的作品反而令人见之生厌、读之无味;真挚的感情首先**生活的真实,一个普通的但常常会被人忽视的瞬间却让人感受到沉重的滋味。
相对来说,高中学生的记叙能力强过说理能力,所以“文体自选”时最好选择记叙文。
例文[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2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
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好好地看您是什么时候了,父亲。
我只记得那时的您,头发乌黑,**泛着古铜色的光。青年时期的下乡生活,让您有了健康的体魄,也让您在纷繁的社会中变得寡言少语。
自我上高中以来,您就很少管过我。有人说“儿随母,女随父”。在我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妈妈的教育和关怀。
我几乎每天都要和她谈笑,却很少能跟您讲上一句话。妈妈总是关心我这,关心我那,而在我眼中,您总是坐在您自己的角落里,研究着自己的**。我总觉得您根本不关心我,我总觉得您是家中的一个外人。
随着感情的疏远,我发现我渐渐地不认得您了。“代沟”,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高考离我越来越近,可您却离我越来越远。虽然您也开始不时地说些什么,您也开始每天按时往我嘴里塞各种各样的补品,可对我来讲,那些话远不如妈妈讲得动听。而塞药时我甚至感觉,您是一个“医生”,而不是一个父亲。
感情的疏远,似乎真的隔断了认知。
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己去清理一间教室出来。我一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
教室里您忙碌的身影晃动着。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
我一声不响地走进去。您还在忙着。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
我头一次注意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费力地搬着桌子,额头上已经闪着莹莹的光。这就是我的父亲啊,曾几何时家里重活一人包的父亲,竟也变得这样虚弱!
您还是老了啊!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一股冲击从心底喷薄而出,震动着我的全身。我觉得那是源自割不断的亲情,那是心底的回音。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这父爱不像从前那样广博而无微不至,但它却更深沉,更能激起我内心的共鸣。
我觉得我重新认识了您。
也许您还没有感觉到我的觉醒,也许在您眼中我还是那个对您冷若冰霜不屑一顾的小男孩。可您一定知道,只要亲情不断,血脉相连,我一定会认识到父爱的伟大。感情也许会疏远,可无论这代沟有多宽,我终究会望见您的!
解析:从当代中学生与父辈存在代沟这一社会现象切入,写了代沟使“我”缺乏对父爱的准确解读,也表明了事实教育“我”要认识父爱、热爱父亲的主题。文章叙写“我”对父爱的误解,是铺垫,是深化认识的前奏。
详写“父亲费力搬桌子”的细节——这是一位走向衰老的男人心中爱子之情的自然流露,作者饱蘸浓情,写得令人感动。在表达上,文章采用内心独白式的方式,显得真实、自然,又强化了感情的宣泄;在选材立意上,直指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议**写作。
1.学会分解分论点。①并列法。即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以显示思维的全面性。
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分解为这三个分论点:①苦可以激发进取心;②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③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②层进法。
即对事理作纵深剖析,以显示思维的深刻性。如《在困难面前》可以分解成这样的几个分论点:①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③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这三个分论点就呈递进关系。
③对照法。即将事理分解成正反两个方面,以显示思维的鲜明性。如《学贵多问》可以分解成这两个分论点:
①多问可以相互参照,便于释疑;②孤陋寡闻导致学业荒废。
2.掌握议论的结构方式,做到结构完整。结构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掌握议**的一般结构方式。
议**的结构方式一般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其中启感式的写法是考场作文的常用结构方式。“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
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感想类可以先叙材料后发感想,也可以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这种写法一般由“引”“议”“联”“结”四步构成。
当然也可以采取“联”“引”“议”“结”或“引”“联”“议”“结”的步骤。
3.典型而鲜活的论据。论点是议**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的血肉。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
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
其实,这些论据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
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4.处理好“事”与“理”的关系。在议**写作中,既要摆出事实论据,又要有必要的理论论据,如何正确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文章写作成败的关键。就同学们的写作实践看,许多同学常犯的毛病是重事实论据而轻理论论据,两者没有有机的结合。
反观成功之作,二者总是相辅相成的。另外,写议**还要注意对事例进行分析,将“事”与“理”有机结合起来,而不能“以摆代论”。
例文[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2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别让感情遮住了理智的双眼。
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富人,由于下雨他家的墙被淋倒。他儿子和邻居的一位老者都说:
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晚上家里果然来了小偷。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却认为老者是小偷。
大概你也认同富人的说法,但若仔细一想便知不妥,亲近的感情会影响理智的认识,所以请擦亮你的理智的双眼。
听罢这则材料,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倘若告诉富人将有小偷来时的人和富人没有任何亲缘关系,那么富人恐怕会怀疑他俩,因为他们都和富人没任何关系。所以说富人的判断并非是理智的,而是受到世俗情感的影响,所以说生活中我们认识事物时或多或少会受到感情的影响。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会被感情遮住理智的目光。一代清官包青天,在审理自己侄儿包勉的案子时,完全排除了个人的感情,丝毫没有受到情感的影响。用他的话说就是:
公堂之上无父子。就因为此,他才被后世之人连连称颂。
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力学系统的创始人,而在当时人们正在研究光的本性,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光具有粒子性,它是由无数看不见的微粒组成的;而另一种是说光只具有波动性。当时两派各举出了例子和实验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但由于牛顿支持粒子说,反对波动说,所以人们也就认为光只具有粒子性。
从而使光的波动说发展很缓慢,直到20世纪初才被人们所接受。
现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研究黑洞问题时,曾收到他的导师的信,说黑洞是不会向外辐射能量的,劝他放弃这方面的研究,但霍金并没有被感情蒙蔽,依然坚持认为黑洞会向外辐射能量。最终他因此获得了“原子物理之父”的光荣称号。
高考作文指导之5 确定文体
要义点拨 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是高考作文的三大主要命题形式。从文体上而言,在话题作文问世之前,除去两年的作文题文体可以写成记叙文或其他文体之外,即1994年 尝试 规定写记叙文,1998年 坚韧 我追求的品格 战胜脆弱 两题选一或另拟题目 可任意运用叙述 描写 抒情 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
高考作文复习之文体写作常识
一 议 写作常识 一 议 的构成 议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分析事理,阐明观点和主张,以达到说服读者为目的的常用文体。构成议 的三要素 1.论点,作文写作的见解和主张,论点是对题目材料理解之后根据要求得出的准确立意。2.论据,作文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对论点起到支撑作用。3.论证,运用论据来证...
高考作文文体写作指导刍议
羲蠢臻麓毳。童。纛。蠹藏。一蠢叠 姚 高考作文文体写作指导刍议。何之洪。重庆市丰都第二中学校。重庆。丰都。一文章编号摘要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文体的要求为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一 一 切合文体要求 什么叫符合文体要求?其含义一般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高考作文要求 能写记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