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谈高考作文 系列二

发布 2021-03-16 21:24:28 阅读 9175

高考作文: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谈高考作文(系列二)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谈高考作文。

烟台永铭中学。

崔俊杰。(六)高考语文阅卷老师给高三学生的几点建议。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首先了解自己的作文水平处于什么样的档次,这样才能在考场上适当地发挥。如果你是不太会写作文的人,就要保守一点,首先要保证不偏题、不离题,用最简单的语言和自己熟悉的例子来写作文。除了事实论据之外,也应当准备些道理论据,比如中西哲人名言融于文章当中。

对于作文水平一般的考生,则可以用一些切题的新例子,加上一些修辞手法,并注意作文结尾拓展要总结到位。而平时作文比较优秀的考生同样也要注意,因为这些考生通常比较有思想,所以要注意在语言、文体、观点上创新的同时,不要偏离主流价值观。

2.注意审题。

作文的审题很重要,考生要舍得花十几分钟进行审题,先把题目的要求看清楚了再下笔。要从题中找到这些信息:谁,什么事,结果怎样。

然后想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一结果,这个结果告诉了我们什么。写之前,要在心里问自己几个问题: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自己为什么持这样的观点?应该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结尾应该怎样升华?

能够回答这些问题,也就有了思路框架,在写作过程中就不会卡壳了。

3.夯实基础,重视读书。

语文基础不是背出来的,语文是文气当先,应该多读当代名家散文。学了十二年的语文,必须真正的看过当代名家散文,体会名家语言。语文绝不仅仅是背点成语、校正字词就能学会的。

我们学了十二年的语文是真的要读点书的,而这点书绝不是市面上买到的什么一口气读完历史,你得留下时间去读,语文一直与人的生命体验相关,这是我在学生的卷子当中一字一句读出来的,我在字里行间读出了大爱,读出了对语文的理解,读出了鲜活的文气。

4.心中有大爱。

高三学生跟初中学生最大的差别就是:心中的爱有文化,有社会,有对苍生的、对生命的大的关怀。把心中的大爱完美地表达出来就是好文章。

5.社会生活。

要适度社会人生,把社会焦点、人生问题与复习相关的考点知识有机结合,实际,具体的社会生活,为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搭建一座桥梁,养成有思考、社会、人生的习惯,学会思考,学会运用知识,形成综合驾驭语言的能力,让写出来的文章充满时代气息。

(七)阅卷老师最反感的考场作文举例。

曾经有个学生在高考前写了几篇文章让我评分,我一看就知道,他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习惯了一个模板,高一初学议**时老师给学生一个模板这是正常的,但是学生不可以盲目模仿,而是要动脑子去考虑这个模板如何运用:作文题目跟自己有何关联,文章有何内在逻辑性,在这种逻辑的前提下想要讲清什么样的道理。你的作文内容是讲故事后贴标签,没有独到具体的分析,结构全是并列罗列三个感动中国的材料。

你让老师情何以堪?在阅卷现场让老师反感的作文远不止这一种。

有的考生作文正题下面有副题,开头引用名人名言作为题记,全文再加三个小标题,一篇不到的文章被切割得四分五裂;有的考生作文语言极端绝对,一定必须这样的词语充斥全篇;有的考生作文事先准备三四个感动中国的故事,东拉西凑编织成文;有的考生作文开头气势磅礴,结尾画龙点睛,中间却是一堆豆腐渣;有的考生作文是老父江南殁、家兄塞北亡,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惨故事---父死母病危;有的考生作文无病呻吟,用小资抒情的语调去描写议论;有的考生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贫乏,整篇皆是看似玄妙实质空乏的废话;有的考生作文过分追求亮点想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全文使用整齐的排比句以求排山倒海;还有穿越时空、文白夹杂等等。

阅卷老师了解你追求作文高分的心情,但是却理解不了你的上述做法。所以尽管你极尽全力去讨好老师,却不会赢得高分,不说真话和实话,只讲空话和套话,你的作文凭什么赢得老师的青睐?其实你想得高分,重点就是看作文内容能否触动阅卷老师,能否给阅卷老师一些启发、一些思考。

阅卷老师希望考生能在平常的生活里发现闪光点,不要认为日常生活很平凡就找不到值得你写的人和事;不要摒弃生活里真实美好的东西而去写远离自己生活的虚假编造的情感,只要你的作文写的是你的真情实感,那么分数就不会低。

(八)决定一篇高考作文成败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审题角度是否准确。

审题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考场作文是命题人规定好范围,要求考生在划定的范围内,按照限制条件进行写作。审清题意就是对试题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做到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划定的范围和限制进行写作。

如果哪一项理解错了或过了,都会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局。提醒两点:一是不懂材料,胡乱引申,在没有完全读懂的情况下,匆忙写作,结果造成跑题;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写作方向,看到其中一点就下笔写作,结果造成命题失误。

第二,对材料的认识、理解是否深刻。

考生对材料的理解程度,不仅影响了发展等级中深刻透彻项的评分,更重要的是决定了作文立论和论证的过程,或者是立意和形象化的过程。考生对材料认识深刻,作文就容易写好;对材料理解肤浅或者有误,作文即使不离题也难以产生严密的逻辑与合理的想象。

第三,学识见闻的积累多少和运用水平高低。

好的作文能广征博引而没有斧凿的痕迹,铺排而出却不显重复累赘,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内涵和说服力,显示了考生丰厚的积累和冷静的发挥。相反,差的作文既讲不出一个生动的故事以表现主题,也拿不出像样的例子,说不出什么道理去论证观点,这类考生文化积淀、生活积累太少,学识见闻贫乏,作文空洞乏味。

第四,文体和表达方式的选择和运用能力强弱。

给材料作文对文体和表达方式的限制很少,这对考生来说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种考验。有没有选好文体,会不会运用表达方式,就成为作文技能技巧的重要标志。高考作文采用基础等级发展等级分级评分法,文采是一个重要评分点,好的作文不仅语句通顺,而且文采飞扬,翰墨喷香;而差的作文不仅词汇少、句式少、修辞少,而且错别字多、病句多、废话多。

第五,内容是否充实厚重。

内容充实,是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要求之一,有的考生由于视野狭窄,阅历不深,作文时难以找到典型、新鲜的材料,因而文章显得空洞、单薄;相反,有的考生平时博览书,注重识记积累,因而在考场上能够厚积薄发,旁征博引,化人为己,增添文章的厚实感,令阅卷老师深为叹服。纵观近几年的考场议**佳作,往往能在关键处,巧妙地引用名言妙语,让语言的海洋波光闪烁,让文章的天空星璀璨,让阅卷老师感受到考生丰厚的文化底蕴。

(九)解读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之有创新。

《考纲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如下: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的手法,文句有意蕴);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为两部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发展等级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

深刻主要是就立意而言,要求考生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示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丰富是就材料而言,要求材料丰富,形象丰富,意境深远;有文采主要是就语言而言,要求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有创新,是要求见解新颖,善用新鲜的材料,或构思精巧、推理想像不落俗套,或能够表现一定的个性特征。

有创新是就文章总体而言,它既是对文章的要求,更是对创新精神的一种倡导。高考作文设立发展等级,尤其是设立有创新的条目,目的就是想通过一个侧面,改变学生作文的保守状态,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新的要求,有两点:一要有甘冒风险的勇气。创新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没有一点冒险精神,满足于四平八稳,如何推陈出新?

凡有创新品质的考生,即使在大的立意观点方面一时无法突破的情况下,也会尽量在细小方面与众不同,比如标题巧一点,开头新一点,文中安排一两个动人的细节,力争有一两处亮眼的语言,等等。这是一种境界,有境界就会风采独特。二要有拒绝平庸的气度。

拒绝平庸就要突破模式的束缚,模式是创新的死敌,要创新就要突破模式,唯有如此,才能让创新的思想在蓝天自由飞翔。

那么,怎样才能创新呢?

一,题目创新,比如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为题,巧借名言警句作题目,借用歌词作为文题,巧用比喻、双关、谐音、拈连等修辞手法拟题。

二,立意创新,运用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三,材料求新,扩大阅读视野,巧换视角。

四,形式创新。

五,构思创新。

六,语言创新。

(十)阅卷老师心中理想的作文是什么样的?

作文题目拟制靓丽,做到准确、鲜明、凝练。开头吸引读者,要顾及全篇,注意文章风格,尽量避俗就新,辨明文体;避免头重脚轻、开头冗长,避免东拉西扯、入题缓慢。

审题角度准确,立意高远深刻,言他人之所未言,写他人之所未写。切忌全篇没有一个主题,牵强附会,颠三倒四,忽东忽西。要精心选择材料,材料要真实准确新颖典型,具有普遍意义,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给人以教育、启示,最好从课本中寻找材料,做到学以致用;或从生活中采集材料,有生活就有分数;或从练习中积累材料,把阅读中新鲜的材料迁移到作文中;或从报刊中寻找材料,做到与时俱进。

构思行文新巧,想像奇特又合情合理,夸张、渲染、虚拟、联想到位而不过头,**琵琶而能自圆其说;在结构上运用曲折之法,如巧设悬念、抑扬顿挫、铺垫映衬、巧合意外等。论据引述活泼,在议**的写作中,一个小小的细节能点亮一个论据的精髓,甚至决定一篇文章的高下。论据分析有力,可以因果分析,可以假设分析,可以辨证分析,也可以就事说理。

内容充实厚重,要使自己写的议**有文化底蕴,一种较好的方法就是在文中恰当地运用引用论证。纵观近几年的考场议**佳作,往往能在关键处,巧妙地引用名言妙语,让读者感受到写丰厚的文化底蕴。

文章撼人大气。作文平庸的原因是缺乏震撼读者心灵的大气,有意矫情。或胡编乱造,希图以虚假赚取人的认可;或制造悲情,希图以悲剧引起人的同情;或美化自己,希图以高大吸引他人眼球。

文章大气从何而来呢?一要有立意的大气。不能限于材料要求或自己的狭小天地,要从中跳出来,眼观大世界、云卷云舒,文写古今中外、政文史哲。

二要有句式的大气。用干练有力的肯定句、富有气势的排比句、节奏铿锵的长短句、参差错落的整散句等。三要有语言的大气。

语言要有道理,有意蕴,含蓄有效的语言中可以透露出一种大气,尤其是一语中的的分析,揭示现象之后的本质,更让人读后有茅塞顿开、披云见日的爽快之感。语言写作有味,要写出韵律味,写出哲理味,写出文化味。

高考作文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谈高考作文 系列一

高考作文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谈高考作文 系列一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谈高考作文。烟台永铭中学。崔俊杰。一 我的分数去哪儿了?往届很多考生在高考完了查到自己的高考语文成绩时,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我的诊断性测试和适应性测试的语文成绩都超过了120分,为什么到最后真正的高考语文成绩却在100分左右徘徊?我的分数去...

高考作文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谈高考作文 系列三

高考作文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谈高考作文 系列三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谈高考作文。烟台永铭中学。崔俊杰。十一 高考满分作文有哪些特点?满分作文是扣题行文的,并且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特的角度,有高雅的境界。行文有境界是一种很高的评价,境界可分为凝重的和清雅的两种,前者主要是指忧国忧民,后者主要是指超然物外。作文...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罗列的高考作文写作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罗列的高考作文写作 十宗罪 罪罪戳心!写高考作文时,考生常常会犯很多错误,下面是一名长期奋斗在阅卷战场上的老师总结的高考作文写作 十宗罪 真是 罪罪诛心 呐,当然了,有问题,就有解决办法!第一宗罪 审题 若即若离。近年来高考作文多以 话题作文 或是 新材料作文 出现,题目宽泛,但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