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2:形成过程。
例:城镇化的规划做到哪儿,那土地就征用到哪儿,很多时候,农民的参与权被弱化,利益为村干部和地方**“被代表”,导致征地“被自愿”得进行。同时,在土地面积核算,土地单位定价,土地的分类裁定,土地的补偿标准等各个征用环节中,农民丧失了发言权,处于“被告知”的角色,土地的转让收益大部分仍归**和企业所有,农民大量失地,却没有获得应有的补偿,土地的收益权和发展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绝大部分农民在土地被征用之后,沦为了“无地可种、无业可谋、无社保可享”的“三无人员”,生产、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生存状态岌岌可危。(2023年国考)
方式3:本质。
例:说一千道一万,盲目追求增长速度的背后,其核心是错误的政绩观在作祟。在一些同志,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头脑里,衡量本地区或本行业发展快与慢的标尺,依然是纯粹的gdp是否够高的思维定势。
而通过靠扩大生产规模、铺摊子、上项目则是提高gdp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方式。错误的政绩观催生出来的“政绩”,其实质是危害深重的“政疾”。因前些年来投资迅猛增长而使如今的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就是惨痛的教训。
(要追求有质量效益的速度)
方式4:重要性(常用)
例:在全球化的环境中,国民文明素质的高低不再是只关于公民的个人形象,而是折射出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关乎国家的国际形象与民族声望。提升国民文明素质对于端正社会风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23年北京)
方式5:危害(常用)
例:征地过程中,农民丧失了生存的保障,又没有合适的补偿和安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农民的群体性对抗事件,造成了干群关系的极度僵化,严重影响到农村的长治久安。一家长期研究农村问题的学术机构的调查表明,2023年以来发生的130起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其中就有87起是因土地问题引发的。
(2023年国考)
方式6:与科学发展观结合。
例:协调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其本质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在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建设,寻求可持续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恰恰要求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是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待海洋做到科学开发、合理保护、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这对我国能够持续利用海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23年国考)
三、 对策。
技巧1:讲究公整。
例:第一,从法制层面,完善海洋开发和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
第二,从操作层面,优化海洋开发的方式,加强海洋的综合保护。
第三,从长远保障,将海洋开发与保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23年国考)
技巧2:讲究逻辑。
例:第一,公共政策应维护好各阶层的利益,避免发生突发公共事件。
第二,**应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及时化解突发公共事件。
第三,应加强社会保障机制建设,从长远角度保障社会和谐。(2023年国考)
常用对策。第一, 树立正确的政策导向。把好土地、信贷两道关卡,严格执行技术、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同时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新上项目。
第二, 完善鼓励和保护创新的法律体系。将鼓励和保护创新列入重要立法原则之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健全的法律体系激励、规范、协调、保护创新创业行为。
第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形成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把自主创新的战略重点放在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问题上,重点支持事关国际民生、****和长远利益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
原因+方式+作用”的自由组合。
原因+方式+作用”
例:强化存量土地盘活,实现集约用地。存量土地有很大的再利用和再调整的发展潜力。
要通过对存量土地的再调整,例如对旧城旧村、老工业区和老企业的改造,在已有土地上腾出新的用地空间,在不占或少占耕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存量土地的再利用和再调整,有利于缓建城镇化推进中的“地荒”现象,缓减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和农民耕地被占用之间的矛盾,实现城镇化顺利推进和农民耕地得到保护的双赢局面。(2023年国考)
原因+方式。
例:加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高耕地质量。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土地的退化进程,也决定着土地利用的持续性。
在农业生产中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以实现短期的利益为目的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依靠科学投入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改变土壤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肥力,增加土地产出量。要建立既能保持土地增产,又不破坏水土资源环境的土地利用管理方法,实现土地的可持续性利用。
(2023年国考)
原因+作用。
例:从长远保障,将海洋开发与保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海洋创造了近3万亿元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把海洋开发与保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从全国的大格局上来审视海洋的巨大作用,有利于整合利用各地海洋资源,突破重复建设严重、资源浪费严重的“诸侯经济”,实现集中集约用海,建立资源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以实现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战略目标。 (2023年国考)
四、 结尾。
结构:事件+意义。
结构1:事件+只有才。
例:海洋的开发与保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真正做到海洋开发和保护的并重和双赢,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
(2023年国考)
结构2:事件+意义。
例: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矛盾多发期,关心和保护农民工,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在劳动工资、就业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对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构3:事件+**。
例: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多种方式来维护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避免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激化升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
申论大作文
源哥教你写作文。负一 作文结构揭秘。1.开头 第1段 2.分析 第2段 3.分析 第3段 4.过渡段 第4段 5.解决问题 第5段 6.同上 第6段 7.同上 第7段 8.同上 第8段 9.结尾 第9段 话说万能八条。万能八条 1 领导重视,提高认识。2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3 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申论大作文结尾
13.带着胜利的豪情回望过去,60 年风雨兼程,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已载入史册。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的面前,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到我们党成立。年时,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新中国成立。年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事业崇高而神圣,前景光...
联考申论大作文
2013年413联考。命题侧重点 经济。题目 制造业转型。发挥工人创造力的三个杠杆。中国的工人地位很尴尬 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报酬,屡被拖欠着工资,受着城里人歧视,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经常面临着失业的窘境,这就是新时代工人的写照。但是工人的内心很坚强,不卑不亢,自强不息!正是这个群体发出了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