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19 4话题作文

发布 2021-02-19 19:05:28 阅读 3602

材料作文。

佳作引路】(2014·辽宁沈阳)请以“传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思路点拨】作文以“传承”为话题,更能体现中华文化精神,有历史纵深感,“传”的是文化,而“承”的是精神。如果考生平时多接触古典文化领域,可能写作文的时候能更得心应手。除了历史文化传承的写法,考生还可以从小视角切入,如父母亲情的传承、长辈与少辈责任的传承等。

学生可以多角度思考问题,只要言之有理,表达出传承的思想,都是不跑题的。

满分作文】传承精神和快乐。

说到“传承”,很多人会想到一种有价值、有形象、被人保留下去的物体,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我们是人,人在共同的一个社会上发展和进步,人有意识、思维还有情感。因此,“传承”这个词,应该是将一种精神和快乐传承下去,这才是人生存的基础,也是每个人真正需要学会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需要传承的东西。但是更多时候人们把它放在具体的物质方面,而忽视了另外很有意义的功能,尤其是现代社会中,有钱的老爸总是想着把自己的钱和权传给后代,而不是重视怎么把他们教育好,也就是说把自己的道德和智慧传承下去,更好的传承应是做一个好榜样,把孩子教养**。

在数学中,传承可算是一种公式,“a”给“b”什么。如果把它看成物质也行,而把它看成一种精神也对。每个人对某一件事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我和你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不是一定是你送我什么才好,但如果给彼此一种很简单的微笑,那种传承多美好啊!

那是你给我传承了温暖,它能在我们的心中慢慢地开花结果呀!

传承这个广义的概念,也使我联想到“给予”和“接收”这两个词,也就是说谁给谁传承什么的问题。这里的“什么”可说不完啊,从小我就知道有人传承给别人伤心和痛苦,也有不少人会带给别人很多幸福和温暖。为什么呢?

可能是他们对传承这个概念还没弄清楚,或者是对它有误解。只要你对别人、你对孩子、孙子还是对朋友都好,用你的心照顾和疼爱他们,那你就给他们传承了一种无价的精神财产了。

生活就那么复杂,也就这么简单。对我来说,理解传承这个词也需要用心感受的。因为它不是保留,而是一种精神和快乐传承下去,让它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在人们的心中开花结果。

点评】文章开篇以人们对传承的误解起笔,引出作者的观点:“应该是将一种精神和快乐传承下去。”既照应了题目,紧紧扣题,又引出下文。

文章主体部分从生活中父母的反面传承、数学公式的传承、精神财产的传承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层层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展望未来。思维的严密,主要表现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对比论证,从反面解析父母传承的片面,从正面解说传承精神财产的价值,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严谨性。

读罢全文,不能不让人沉思,生活中,我们应该传承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会传承?

例1(2014·贵州安顺)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养蜂的农人,每次收完蜜后,总是随手采摘几片“野笸箩菜”的叶子,蘸上蜜,递给围观的孩子们,孩子们就愉快地吮吸着绿叶上的蜜汁。当他们要将吮吸干净的绿叶扔掉时,农人便笑着说:“把叶子扔到羊圈去吧。

”孩子们不解,农人用慈祥的目光看着他们,说:“羊儿会从你们手中的叶子上品尝到甜蜜。”以后孩子们就不用农人提醒了,有的孩子还故意多留一些蜜汁,让羊儿与他们一起品尝蜜汁的甜美。

农人走了,一片片“野笸箩菜”的叶子却成了孩子们心中抹不去的最亮丽的风景。那片片叶子,使人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要忘记送给别人一片爱的叶子,分享是一种美丽的行为!”

请以“分享是美丽的”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③题目或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或他人作品。

思路点拨】这是一篇材料式的话题作文,生活中处处涌动着令人感动的事情,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用心捕捉的这份感动是“分享是美丽的”,是含而不露的,是内敛的。这是写作的切入点。只要文章内容能恰当地围绕话题,阐发“分享”的蕴意,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就是符合要求的。

内容上,既可以写伟人的壮举,也可以写凡人的小事,还可以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所写的这些都必须是令你感动的,值得你将其珍藏在记忆深处的。写法上,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

但文章中的材料必须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理,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反而会让读者生厌。

例2(2014·辽宁阜新)作文。

看山思水流,触景进乡愁,问君意随流,绵愁几时休。念已勿念欲,行已知行义,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是啊,人生漫漫,值得珍惜的实在太多。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②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容易暴露身份的地名,如果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杰学校,小伟、小刚、小丽、小娜代替。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引导式话题作文。试题所给的小材料只是给考生思路的一个指引,引出“且行且珍惜”的话题,也意在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失去以后才追悔莫及。从立意方面想,我们可以写珍惜给自己带来满足、幸福的东西,也可以写不珍惜给自己带来挫败、苦闷的东西。

从珍惜的内容看可写的东西更多,如时间、友情、亲情、爱情、青春、自然资源等。

这篇作文可写的形式很多,可以写记叙文,生动地叙述故事的来龙去脉;可以写议**,论述事情的原委;也可以采用小**、散文等文学形式来写。但构思一定要突出个性,同样的选材可以再深入地想想,是不是可以多设几个波澜?写作形式上,是不是可以更灵活些?

作文富有个性才会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才有机会出奇制胜。

全国通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19 4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1 2014 山东淄博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漫步雨中,你感受了它的清凉 独坐湖畔,你享受着它的宁静 面朝大海,你欣赏到它的澎湃。水,给每个人带来不同的感悟,孔子面对流水感叹时光之一去不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老子由水联想到至善之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汉字专题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津津乐道家喻户晓巧夺天工鲜为人知 b 专心致志世外桃园孜孜不倦谈笑风声。c 拔山涉水历历在目锋芒毕露忍俊不禁 d 与日具增载歌载舞叹为观止查言观色。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横亘销声匿迹不可明状b 赘言络绎不绝孤陋寡闻。c 慷慨一泄千里无济于事d 逻...

中考总复习专题训练

变化和性质。1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 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3 2分 2015贵阳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4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5 诗词 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6 2分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