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小学六年级作文

发布 2020-06-10 00:39:57 阅读 1105

《童年》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作家,生于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饱尝人间的辛酸。他来自社会底层,自学成才,登上文学圣坛,成为前苏联最著名的作家。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一部,是他中期创作的代表作,内容包括了高尔基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经历。

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的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点性特征,特别是描绘出了一幅**小市民基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仅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社会底层普通人物的美好心灵,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辉煌,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就是阿廖沙的成长。

他三岁丧父,被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他性格暴躁,自私贪婪;两个舅舅也粗野不堪,自私至极。在这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中,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压得幼小的阿廖沙喘不过气来。

但仍有许多善良、正直的人给了他正确的指引和支持,使他看到了光明。他们都是阿廖沙的良师益友。正是这些善良、平凡的人哺育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积极和反抗精神。

童年》是一部展现俄罗斯一代新人成长过程的作品,今天我们阅读这部作品,对于认识十九世纪俄罗斯劳动人民经受的苦难,认识人性的善与恶,对于培养审美情趣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小学六年级读后感作文 童年读后感 2

童年 的主人公阿廖沙在7岁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岁月。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 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私 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 爱与恨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阿廖沙的生活是多...

小学六年级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 如梦之旅

童年 读后感 如梦之旅。本文是小学关于小学六年级读后感的 童年 读后感 如梦之旅,欢迎阅读。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得不到幸福,却又在不停地追逐着幸福。来自高尔基的 童年 小小的阿廖沙用自己的一生追逐幸福。黑暗的社会 自私自利的舅舅 贪婪狡诈的外祖父,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但同样的,也有乐观...

小学六年级童年读后感

小学六年级童年读后感六篇。篇一 小学六年级童年读后感。书中高尔基最喜欢姑姑的人是他的母亲和他的外祖母,还有 小茨冈 他是外祖父和外祖母在外面捡到的,在外祖父家长有大的,对外祖父比较忠诚,但是最后被两个舅舅给害死了,他最喜欢的房客是 好事情 他喜欢做实验,外祖父不喜欢他,最后被外祖父赶跑了。高尔基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