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比: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
2、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3、正面衬托、烘托:衬托的作用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更鲜明地体现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
4、反衬:为了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更能鲜明的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
5、白描:朴素自然,写出某种情感。
6、人称运用: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有时还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便于抒发某种感情, 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7、引用:引用能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文章的典雅。
8.举例或列举议论散文中的举例或列举的作用是具体实在,易于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9、抑扬结合:更能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的某种品质,使赞扬或批评更为强烈;还能使文章行文富有波澜,制造曲折,避免平淡。
10、点面结合:可以使文学作品既具体又有概括性,更具立体化,揭示问题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11、侧面描写: 另辟蹊径地表现事物,体现事物的另一个侧面。
12、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从人们熟悉的实体写到蕴含哲理的象征体,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便于读者的理解逐步深入。
常见表现手法解析。
13: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14、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5、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16、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17、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