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企业竞争模拟。
班级:07级工商管理。
教师:崔冀娜。
学号: 0734 605 112
姓名:刘程军。
企业竞争模拟——公司1实战总结。
总经理总结。
从开始的8期热身赛到这次的18期实际比赛,我的职位是总经理,现在对这次的18期企业竞争模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战略与规划。
对于战略的理解和运用较上次进步了,进行的反思和总结之后,对于整个比赛的阶段和进度把握加强。我们的团队做出了短期战略、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三步走决策。这个战略分别划分是1—6期是生存战略,小量的扩张,掌握市场的运行和竞争格局,有的放矢进行目标规划。
工人225人,机器135台,净资产8825711元,亏损2.7万元(其他五个公司基本亏损在100万元或者更多),综合评分1.320,从这些指标来说,均位于第一名,可以说很好的达到了生存的目标,完成了我们组的短期战略。
对于1.320综合评分,是对前期策略的一个肯定,所以继续执行我们的中期战略,实行较大规模的扩展,人员、机器和债务都相对程度的提高,各个部门共同协调,到第十二期,我们的企业状态为:工人 299人;机器190台;累计交税87945元;累计分红103616元;净资产8893036元;这六期共盈利208588元(这六期中有三个组亏损200万元以上,第四组盈利474310元,第五组亏损373303元);综合评分1.
211;债券2740000元,以上指标除债券外其他指标属于比赛第一名,而债券比较接近极限,之后的运用要靠销售收入和银行贷款来运行,所以相对的扩展规模快到极限了,虽然盈利不是最高的,但是相信本企业的盈利潜力,本企业的销售额2906400元,而第四组销售额是2185610元。同时,已经把产品的等级研发到了5级,进一步预示着盈利潜力和竞争优势。第13期到第18期,实现长期战略,盈利、规模、前景等方面的飞跃。
在第18期的企业状况是:工人389人;机器230台;累计交税1614515元;累计分红 1520136元;净资产***元;综合评分1.351。
以上这些指标都是排名第一。这个六期共盈利4893459元(其中第四公司盈利1288432元)。通过18期的模拟竞赛共盈利5165104元;累计纳税 1614515元;累计分红1520136元;净资产***元。
其他公司总共盈利状况:公司2亏损4046818元;公司3亏损***元;公司4盈利937056元;公司5亏损3213469元;公司6亏损5170204元。
由于上面图表可以分析得出:,把生产主要调整为第一班加班的排班,特殊班工资分别高达304939元,327889元(第10期特殊班工资是57783元)。加上研发c产品的研发费用待摊分别为225000元;135000元。
2)分工与合作。
各个模块之间的协调与沟通,这是作为总经理的职责和任务。本公司主要有:财务模块,生产模块,人力模块和销售模块。
分别由我们的部门总监来管理,而我和副总杨娜则是协调和沟通部门之间的任务。战略构建好之后就需要发挥好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了,以便更好,更快和更稳的实现各阶段战略。首先,财务部门,总监是柴红茹,性格严谨,做事仔细认真,数学和计算机能力较强,适合财务方面的资金预算和规划。
机器购进、原材料采购和人员工资等会计项目核算,只有提供良好的财务保障,才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生产部门,总监是李积彦,踏实认真,好学努力,是做生产预估和计划的工作,刚开始安排生产有所纰漏,但是经过修正,已经做得几乎完美,而对于公司大的生产和机器采购计划基本是和总经理、副总等共同决策的。对于生产的把握很好的跟进进度,让公司利润不断上升,功不可没。
人力资源总监是吴小玲,性格温柔,勤劳肯干,具备做人员激励和人力资本开发的潜质。在本公司此次经营过程当中,注意部门协调,及时修正人员配比,注重人力成本的度量,把握招聘和解聘,为公司掌控成本,功劳不小!公司的市场营销总监是鲍淑琴,思考问题,头脑清晰,对于定价、广告和**等方面精通,而对于产品策略和公司上层商议决定,决定短期产品战略是a、b产品,中期产品战略是完整的发展c产品,让公司的利润点完全铺开,为长期战略提供优质的产品保障。
对于副总经理杨娜,活泼开朗,利于沟通和协调,可以为我分担一定量的工作。
3)细节与精算。
细节是任何工作都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对于现代企业经营,数字化是必不可少的。这两者是企业取胜的基本素质。我们小组在这两点上做的比较好!首先最明显的是对于运输成本的控制。如:
产品分销。本期产品的 75% 和在工厂的全部库存可以运往各市场, 市场之间不转运。
产品运输固定费用(元)
<--产品 a---产品 b---产品 c---
公司市场1 市场2 市场3 市场1 市场2 市场3 市场1 市场2 市场3
注意:只要有产品运往市场,就要付固定运输费用。
产品运输变动费用(元)
<--产品 a---产品 b---产品 c---
公司市场1 市场2 市场3 市场1 市场2 市场3 市场1 市场2 市场3
注意:变动运输费用是每个产品的运输费用。
对于公司1 来说,同样的**产品销往市场1,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因为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固定运输成本和变动运输成本。所以我们公司注重市场1,就以18期为例:
公 <-产品 a---产品 b---产品 c---
司市场1 市场2 市场3 市场1 市场2 市场3 市场1 市场2 市场3
我们有明显的市场倾向和优势,对于产品a、b、c在市场1所占份额均在70%以上。我相信生产安排对于人力和机器的分配是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标志之一。对于生产的安排,我们公司在刚开始的阶段,也出现了失误,主要是产品生产数量的计算不精确,这样也就导致向市场供货不精确,而相应的决策单会被系统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消极影响决策单,造成机遇的丧失。
对于公共市场环境影响的把握,要注重大的市场环境变化是否真正产生了影响。
(4)几点思考。
1、规则的理解。对于比赛规则,依然还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比如人工排班的安排,规则如下:员工待遇与激励。
工作小时基本工资。
第一班正班: 3.0元第一班加班: 4.50元。
第二班正班: 4.0元第二班加班: 6.0元。
每个工人只能上一种班,加班人数不能多于本班正班人数。未值班的工人按第一班正班付工资。所以排班的时候按照产品类型来安排人力,因此而确定企业的具体工人数。
按照每种人只能上一种班理解为一种正常班即第一班正班和第二班正班来理解,那么公司的人数超过了需要的人工数,需要裁员,但是在比赛模拟的过程当中,决策单被改动,排除现金不足、原料不足、产品等级及机器工时的因素,我们把原因找到了工人工时不能满足产品生产,因此我们采取另一种理解方式,每个工人只能上四个排班的一个排班,进行较多的人员招聘,加大了人力资源成本。最后经过总结和实验得知是介于这两种之间,人工数量和机器数量的比例是根据产品具体计算,但是数据不能精确算出。2、关于生产产品排班安排,我们卓越团队由于推算出较优的生产产品安排,这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之一。
我们团队以机器做为产品生产划分基础,正确计算生产产品数量,以机器的最优生产安排,综合考虑各项成本,第一班正班把所有机器都安排生产,这是最经济的生产安排。因为机器是可以在两班生产的,但是第一班加班和第二班正常班的机器总使用量不能超过第一班正常班的机器数,我们取了等于第一班机器的使用量,经计算把第一班加班和第二班正常班的机器时相等时,决策达到最优,而第二班正常班生产的产品数是第一班加班的两倍,从此形成了第一班正常班、第二班正常班和第一班加班的4:2:
1 产品生产安排最优比例。3、债券和机器的战略资源的决策。 债券各期要按5.
0%的比例偿还债券的本金,并付利息。债券的年利率为 12.0%。
那么每期的利息是3%,发行300万债券,开始偿还的利息9万,而换来的是50台机器的产能,在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生产455个a产品,每期可以盈利25万左右,同样条件下对于b产品还会盈利更多。对于c产品盈利会有所下降,盈利在15万左右。同时加大产能还可以带来规模效益,比如原料采购达到200万,就可以优惠24万,增加市场占有率,有利于公司的综合发展。
企业竞争模拟小组报告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团队 组 名 lee inc.岗位角色 ceo cfo coo cmo iso 二零一五年一月。目录。第一章课程概述 3 1.1 教学目的和任务 3 1.2 教学目标与要求 3 第二章团队组建 4 2.1 团队组建 4 2.2 职责分工 4 第三章决策思路 4...
企业品牌营销竞争策略
品牌延伸是指在已经确立的品牌地位的基础上,将原有品牌使用到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期望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以更少的营销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回报。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水准的加剧和广告费用的日益高涨,新产品的市场导入已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大量新产品因为不被消费者所接受或过高的市场初期导入费用而失败。解...
流程管理技术企业竞争新首要战略
流程管理技术 企业竞争新首要战略。在当前多变的环境中,企业要么 随风而动 要么 受之以动 要么就是 无动死亡 商业环境瞬息万变的现实,根本排斥了曾经期许的 一劳永逸战略 宣布了过去坐北朝南的 安逸时代 的黯然离场。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看,当今最具战略价值的技术是什么?这关系到我国为科技自主创新选择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