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③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④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⑤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⑥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⑦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⑧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⑨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⑩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导语”部分是第___句(只填序号)。主体部分是第__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
2.第⑥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多一半,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为什么?第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什么?
3.第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
4.“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
5.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参***。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锐不可当。2.⑥句不能这样更改。“现在”与“至发电时止”比,不如后者概念确切;“多一半”与“三分之二”比,表达含混,模糊不清;“剩下的”所指不明(是人?
是物?),余部”是军事术语,贴切,得体。句中的词语都不能互换。
“歼灭”指“全部消灭”,“击溃”指“被打击而逃散”,“占领”指“彻底得到”,“控制”指“拥有主动权。”这两组词的后一个在程度上都不如前者深,当然不能互换。
3.“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但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说明敌军外强中干,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汤恩伯认为“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课文中相应的句子是“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便说明敌军不堪一击,反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决胜千里。用事实说明我军的胜利已成定局。
国民党大势已去,即使是非常坚固的防线也无济于事,任何人也无法改变当时的局势。
4.我军锐不可当(或英勇善战),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敌军厌战。
5.⑨⑩句。
揭示事物本质,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增强文章的思想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课程教学设计
消息二则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消息 新闻 的文体特点,理清消息 新闻 的结构组成 2.能力目标 体会消息 新闻 的结构魅力 语言魅力 情感魅力 3.情感目标 感受 主席热烈的爱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二 重点 体会消息 新闻 的结构魅力 语言魅力 情感魅力。难点 通过对 个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课内阅读2 含答案
课内阅读。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 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渡至繁昌 铜陵 青阳 荻港 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课内阅读2 含答案
课内阅读。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 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渡至繁昌 铜陵 青阳 荻港 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