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下科学知识、实验。
1常见的建筑。
一、 知识。
1、 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
2、 人类房屋的发展经历了天然洞穴到人造住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建筑材料经历了由天然的树枝、泥土、石料,到人造的砖瓦、石灰、水泥、玻璃、钢铁等,再到合成的塑料、纤维、纳米材料。建筑工具有原始的石器到金属刀、斧、锯等。
建筑机械由手工操作、半手工操作、机械化到自动化。
3、 不同地区房屋的特点是与当地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4、 房屋构成层次:一幢楼→单元房→房间→墙→砖(教师用书上称也可逆向表示)
2巧妙的结构。
一、 知识。
1、 各种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结构。薄壳结构如体育馆;实心结构如大坝、桥墩;框架结构如铁架桥。
建筑物结构分类。
3、 在建筑物的结构中,拱形结构能够抗压能力强、节省材料;空心结构可以抗压能力强、节省材料;三角形结构有稳固的作用。
二、实验。1、实验题目:研究哪种形状的纸桥承重能力强。
材料:一张32开的白纸、两个桥墩、棋子若干。
实验过程:1.将两个桥墩摆好,相距适当的距离。
2.将纸直接放在桥墩上,放旗子,观察放几个塌。
3.将纸做成弓形,放在桥墩间,放旗子,观察放几个塌。
4.将纸折成瓦楞型,放在桥墩上,放旗子,观察放几个塌。
…(如有其它方法还可添加)
5.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折成瓦楞型的纸桥承重能力强。
2、实验题目:研究哪种纸棍不易折。
材料:直径相同的实心和空心纸棍各1根、两摞书、钩码若干、线。
实验过程:1.摆好两摞书,高度相同,相距适当的距离。
2.将实心棍架在书上,再挂上钩码,看能挂多少。
3.将空心棍架在书上,再挂上钩码,看能挂多少。
4.比较两次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空心棍承重能力强,不易断;实心辊承重能力弱,易折断。
3、实验题目:研究使四边形稳固的方法。
材料:木棒、橡皮筋、
实验过程:1.用橡皮筋捆扎一个四边形。拉拽四边形的对角,发现容易变形。
2.在对角的地方捆扎一根木棍,形成两个三角形。拉拽后发现不易变形。
3.在四边形的另一个对角再捆扎一根木棍,形成四个三角形。拉拽后发现不易变形。
4.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三角形可以使四边形变稳固,第2步中使用一根木棒最简便。
3美丽的建筑。
一、 知识。
1、建筑的美要从建筑物的造型、图案、色彩、装饰、功能等方面欣赏。
2、建筑物的美,一方面体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拓展(专题研究)
3、 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4人体的组成。
一、 知识。
1、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人体系统及器官。
3、人体的结构层次: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4、.构**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
5、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都要睁开,而且有明确的分工:左眼观察,右眼用于绘图。
6、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二、实验。1、实验题目:观察细胞。
材料:学生用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及其他细胞装片。
实验过程:1.将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2.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洋葱表皮细胞为止。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并描述细胞的形状。
4.用上述方法观察其他细胞装片。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细胞的形态、种类多种多样。
5消化与吸收。
一、 知识。
1、食物经过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2、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拓展知识。3、成年人小肠长6米左右,大肠长约1.5米。
6呼吸与交换。
一、 知识。
1、我们进行的呼吸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
2、呼吸的基本过程:从鼻腔吸进的新鲜空气(氧气)通过喉、气管、支气管进到肺(肺泡)里,被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从全身各处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被血液运回肺(肺泡)内,经支气管、气管、喉、鼻腔呼出体外。
3、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生活中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有大量吸烟、大气污染、一氧化碳中毒等。我们要通过各种积极的方式预防疾病,如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
5、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二、实验。一)题目:制作肺的模型,模拟呼吸的过程。
材料:2升塑料瓶子、气球、橡胶皮膜、胶带。
实验过程:1.制作模型:瓶子去底;底部蒙上橡胶皮膜,用胶带固定;瓶嘴套入一个气球。
2.对着瓶嘴的气球吹起,观察变化。
3.思考:瓶子、气球、橡皮膜各相当于呼吸系统的哪部分?怎样利用它们模拟呼吸过程的?
实验结论:瓶子模拟胸腔、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实验中气球吹起来,橡皮膜向外鼓;气球变扁,橡皮膜恢复原状。
说明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膈肌向下移;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膈肌向上移。
二)拓展实验。
题目: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材料:水槽、较大的玻璃瓶、胶皮管、带刻度的标记纸。
实验过程:1.选一个尽可能大的透明瓶子作为测量瓶,将胶条垂直贴在瓶上。
2.用200毫升的烧杯向测量瓶中加水,每加200毫升在胶条上做一刻度标记,直至加满测量瓶,做出完整的刻度标记。
3.找一个大水槽,向水槽中加入3/4容量的水。
4.将装满水的测量瓶倒扣在水槽中,不让瓶中的水流出来。
5.深吸一口气,然后通过胶皮管用力向倒置的测量瓶中呼出,呼气过程中不要停顿。呼气完成时,迅速封住管口,记录瓶中气体的容量,这就是自己的肺活量。
6.根据本组同学的肺活量,制成柱形统计图。试着分析肺活量不同的原因。
实验结论:肺活量不同的原因有,不同同学肺功能不同,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不同,也有可能是测量时操作不够准确造成的差异。
7循环与运输。
一、 知识。
1、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
2、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3、心率与脉搏的频率是一致的,我们可以通过测脉搏来测量心率。
4、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75次左右,儿童的心率一般略高于成年人。
5、心跳加快时,输送到全身的血液增多,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二、实验。题目:心跳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假设:心跳快慢与运动是否有关。
方法:先测量平静时心跳的次数,然后分别做剧烈程度不同的运动,并测量每次运动1分钟后的心率。
学生活动记录。
整理数据做柱状图。
初步解释:运动剧烈心率会加快。
8心理与适应。
一、 知识。
1、人类不仅具备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身体运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感觉、思维、情绪等重要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实现的。
2、神经系统主要是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
3、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存在的时间间隔,被称为反应时。
4、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
拓展。5、在大多数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错觉。
9健康成长。
一、 知识。
1、我们在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方面的明显增长发生在人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青春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还会发生其他变化,心理也在发生变化。
2、每个人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和结束的年龄略有不同,一般为10岁到20岁,女孩比男孩平均早2岁。
3、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阶段。身体形态的改变,身体功能的完善,心理活动的成熟主要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时期的发育可以决定我们以后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况。
4、为了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我们需要全面、合理的营养;
强壮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多和家长、老师交流、商量。
10、小池塘大世界。
一、知识。1、观察池塘,观察时要注意安全和卫生。
2、会填写池塘观察记录表,认识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画出食物链及食物网。
食物关系:1)浮游生物——→鱼虾。
2)鱼——→鸭子、鹤。
3)螃蟹——→鱼和虾。
光合作用。4)荷花、水草等植物———制造氧气。
分解。5)细菌———动植物尸体。
食物网:阳光。
光合作用。水草、荷花。
制造氧气。鱼虾。
螃蟹鹤。分解 ↗
浮游生物。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4、像池塘这样,有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5、池塘生态系统的构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6、分析生态系统的研究过程:选点观察、取样记录、统计整理、展示结果。
7、校园生态系统。
生物非生物。
动物植物细菌阳光土壤空气水温度。
11、小瓶子大学问。
一、知识:1、周围的温度、土壤、空气、水分等生物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
2、生态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所谓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3、能利用阳光制造营养供自己和其他生物生长的农作物被称为生产者;不能制造食物,以谷物、农作物秸秆、小虫等为食的动物被称为消费者;能分解动物的排泄物、尸体或腐烂植物的细菌等微生物,被称为分解者。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竞赛试题
班级姓名计分。一 填空 共28空 1 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和等因素。2 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结束。3 我国最珍贵的鸟类是被称为 植物中的大熊猫 4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和其中,脑可以分成。和三部分。5 动物 植物和人都是由构成的。6 电铃和 是利用了原理。7 汉代科学家发明了监测 的仪器叫。8 常见的...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1 草履虫 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2 细胞是 英国 科学家 罗伯特 虎克 发现的。3 生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 细胞 不断 生长 繁殖 衰老 死亡 4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 细胞 开始的。爸爸的 精子 和妈妈的 卵子 结合,形成 受精卵 受精卵在妈妈的 子宫 中,吸收妈妈身体中的营养,大约...
六年级科学知识竞赛
总分100分 第组成员 1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生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影响生物生存的基本因素是 等。2 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1 49,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3 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最重要的证据。4 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可分为 死火山 休眠火山和三类。5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