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路历程与成长,心得体会

发布 2020-07-02 19:17:28 阅读 4881

社会化没得选择!我的选择!

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一个乖孩子,做事有条不紊、慢条斯理,从来不用父母老师操心自己的学习,但进入大学后,我却认为以前的自己是一个循规蹈矩、因循守旧的人。从小听父母老师的话长大,使我形成了逆来顺受、心理脆弱、没有独立人格、社会化低下的特点。虽然父母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夸奖我是一个内秀、踏实、认真的孩子,但我通过和同学接触,和社会接触,深刻地发现:

我其实是一个只会读书考试的书呆子,我不会和人打交道,和别人说话会不自觉地低下头不看对方的眼睛,我不会自己去商场买衣服,不会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不会自己洗衣服,不会……我想不出自己会什么除了拿着书学习,我也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烦恼之中。当同龄人纷纷勇敢地走向社会时,我却怀着忐忑、自卑的心态逃避现实,我也慢慢发现,自己的性格越来越懦弱。我在心里扣问自己:

什么时候我才能真正长大,是不是自己会永远这样无能下去,什么时候自己能成为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男人,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幼稚的自己,走向复杂的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

在我的脑海里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是亲戚们经常对我说的:明明(我的小名)闯实点儿。当时的自己不以为然,准确的说是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现在想想,我才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做事不要畏手畏脚,主动接触社会,主动学习社会的规则和规范,加强自己的社会性,主动向社会人转变。该到向社会人转变而不顺应转变,就会造成与同龄人社会化方面的显著差距。

当身边的人开始到社会上小试牛刀,你还是躲在家里死读书,渐渐地你会发现,身边的人和你已经没有共同话题了,开始远离你了,因为他们在你身上得不到任何东西,你唯一有的只是幼稚、天真。这时,如果不主动社会化,自卑孤独的情绪就会缠绕着自己,久久不能挣脱。现在我明白,学习课本知识固然重要,但它不能帮你解决在社会上遇到的所有问题;积累社会经验是不可忽略的,因为没有社会经验就没法在社会上生存。

因此,主动了解群体的文化、价值和规范是自己重要的必修课,人要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必须增强其社会性,进行社会化。还记得到大学之前的升学宴上,来的人都是家里的亲戚朋友、父母的公司同事等,他们都是在社会上生活多年的人,无论是交际技巧、沟通协调还是左右逢源、心智心机都十分老练,而在一旁傻站着的我却像一只呆头呆脑的猪,不知道怎么说客套话,表情也僵硬不自然,不知道什么时候笑,也不知道手该如何放脑袋该怎么摆。整场升学宴只见父母忙着给客人们点烟倒酒,不时握手客套;而我面红耳赤地紧紧跟在他们身后,动作僵硬,就想找一个地洞钻进去。

看着客人们。

1有说有笑,又是干杯又是攀谈的样子,我心里既羡慕又惶恐。羡慕的是,他们能在群体中表现自然,不拘谨,处事圆滑老练,懂得社会上的规范;惶恐的是,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就像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一样,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他们一样呀?能够有自己的个性独立的生活在社会上呀?

回到家以后,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拉上窗帘,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回想升学宴上自己的表现,我真的觉得很无助和迷茫。升学宴开始以前,我在心里想象自己是多么能说会道,敬酒,说客套话,但是真到了现场,头脑一片空白,紧张得要命,反倒是亲戚朋友们夸夸其谈,活跃了现场的气氛,替我解了围。当天晚上,我没有睡觉,虽然眼睛看着电脑屏幕,但心里一直在盘算着什么。

我在内心里告诉自己:到了大学以后,我要努力融入社会,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结交许许多多的朋友,让自己活泼起来,乐观起来。

进入大学后,我积极竞选班级干部,院学生会干事,和校团学组织干事,并且加入了kab俱乐部和国学社等社团。虽然每天工作繁忙,杂事琐事一大堆,占用了自己大量的学习时间,但我却乐在其中,这些组织和社团锻炼了我很多能力,其中就包括自己十分欠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交际组织能力,自己的内心也不再像过去一样脆弱,承受能力越来越强。虽然这些组织都是学生组织,但里面的管理结构和规章规范都是十分正规的,我在这些小群体小社会里真的是受益匪浅。

我们经常组织出去唱歌、吃饭、跳舞、看**会、听讲座等,这些都丰富了我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我从这些组织的学生干部和干事身上也学到了许多处世方法和技巧,掌握了社会生存的行为规范。同时,我也主动参加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实自己,丰盈内心。在学校新生风采大赛、健美操大赛、乒乓球比赛、书法比赛、毽绳比赛等都能看到我的身影。

通过这些活动,我大胆展现自己,挥洒自信的汗水,学习生活虽然紧张,但我却很开心,有同学们真诚的鼓励我的进步也是神速的。这些活动也让自己渐渐开朗起来、自信起来,我慢慢开始学会自然的微笑,与人沟通也不再腼腆了,学会直视对方的眼睛了。前些天我注册了中国志愿者,加入了学校志愿者协会,正准备有时间去北京郊区打工子弟小学支教。

我想,我应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既然我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就要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社会带来的温暖。

进入大学有几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从那几件事上我开始觉得我渐渐的成为一个社会人了,要按社会规范做事了。印象最深的就是穿西装了,因为自己在院学生会、团学组织和kab俱乐部当干事,所以一到正式场合我就得穿西装打领带。进大学以前只见过大人穿,觉得自己穿是件很遥远的事情,所以来大学的时候只带了些平常穿的衣服。

刚开始也会不习惯,挺别扭的,后来师兄学姐给我们讲了办公礼仪和穿着规范也就慢慢习惯了。穿的次数越多就越有感觉,觉得自己是一个社会人了,是一个穿着得体有教养的成年人了。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是已经工作。

2了的学姐的一句话,她说,我们要尽量装成熟,能装多成熟就装多成熟,在社会上找工作,用人单位喜欢那些成熟老练的大学生而不是一脸稚气的人,要想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就要让自己尽量成熟,包括着装、语言谈吐、处事等等。我也认真思考过,与其被学校社会推着自己成熟,不如主动成熟,即使是装成熟。自己主动社会化总比被迫好吧,况且,比别人更成熟更社会化也是自己走向社会的优势所在。

在民大的校园内,每天都能看到十分成熟的学姐师兄,他们举止端庄,动作优雅,他们就是主动社会化的人吧?他们的年纪也和自己相仿,有的甚至比自己还小几岁,但他们的成熟度和社会化程度却很深,真的值得自己学习。

当然,刚进入大学的我也有许多困惑和不适应。走在民大的校园里,随处可见一队队情侣,尤其在晚上更是遍地都是。他们动作亲昵,有的挎着手腕散步,有的拥抱亲吻,有的女生坐在男生的腿上谈情说爱,还有的情侣相互争吵,女生痛苦的哭诉……每天这一幕幕都在校园内重演,从他们身边走过的我既羡慕又忧虑。

自己长这么大还从来没交过女朋友呢!我都已经长大了,**了,有时和女生说话还是会脸红,如果按这样下去,自己以后会不会打光棍呀?没交过女朋友更别谈毕业后结婚生孩子了,我开始为自己担心。

寝室的室友每天晚上熄灯后都会卧谈学校哪个学院哪个专业的某某女生长的漂亮,说自己以前交往过的女生,听他们的感情史和风流史我也只是在一旁傻笑,因为自己的感情经历是零,内心也油然而生一种小冲动和情愫。我想我应该自信起来,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多和女同学接触,提高自己的情商,为自己以后找女朋友结婚组织家庭做好准备。另外我觉得感情也是强求不来的,双方应该互相吸引,而不是单相思,自己能做的只是完善人格,提高个人魅力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我相信感情是顺其自然的,在莫名的某一年的某一天的某条街巷上,遇到一个正确的人并厮守终生。另外,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兼职广告和各种求职讲座也让人为未来的工作而思考。过去的自己一直是一个消费者,花着父母的钱上学生活,大学后我应该向一个生产者转变了。

谈不上自食其力,最起码应该减轻父母的压力吧,也是为毕业后就业工作做好准备。我想找一份兼职工作,或者是在麦当劳打工或者当家教,多积累社会经验,承担起一个男子汉的责任,争取不用父母掏一分钱,让他们二老多吃点儿好的穿点儿好的,同时自己也可以走出校园在社会上闯荡闯荡,增加自己的社会性,锻炼社会生活能力。

自己进入大学不过三个月,但我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在进步,就是这每天一点点的细微前进激励着自己勇敢地向前走一步,再走一步。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要抓住这宝贵的四年,让自己变得成熟、稳重,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主动融入社会,融入集体。我相信自己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有勇气一直走下去不回头,不低头,我的明天之路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自己的人生也会是精彩而有意义的。

书上说社会化是大学生人生路上的。

3必经阶段,我想说我会主动大胆的走向社会,加速自己的社会化,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我知道现在的自己无论是阅历还是资历都太浅太浅,但谁又能低估四年后的自己呢?把四年时光当成五年六年来用,又有什么理想不能实现呢?三个月前面对社会化我会焦虑地说:

我没得选择;但今天的我会说:社会化是我的选择!

学生心路历程与成长,心得体会

社会化没得选择!我的选择!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一个乖孩子,做事有条不紊 慢条斯理,从来不用父母老师操心自己的学习,但进入大学后,我却认为以前的自己是一个循规蹈矩 因循守旧的人。从小听父母老师的话长大,使我形成了逆来顺受 心理脆弱 没有独立人格 社会化低下的特点。虽然父母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夸奖我是一个内秀...

学生心路历程与成长,心得体会

社会化没得选择!我的选择!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一个乖孩子,做事有条不紊 慢条斯理,从来不用父母老师操心自己的学习,但进入大学后,我却认为以前的自己是一个循规蹈矩 因循守旧的人。从小听父母老师的话长大,使我形成了逆来顺受 心理脆弱 没有独立人格 社会化低下的特点。虽然父母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夸奖我是一个内秀...

成长与责任心得体会

听 成长与责任 主题演讲心得体会。屯昌县红旗小学张缨凌。海南省 未成年人道德讲堂 在我校开讲,全国著名青年演讲家 青少年心理教育研究专家王海童老师以 成长与责任 为主题,我校体师生及家长代表做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演讲。王海童以生动典型的故事阐述了 成长与责任 的主题,教育学生如何深刻明白学习 做人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