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卷年地区高考一模语文试卷试题

发布 2020-05-17 18:01:28 阅读 5692

2023年地区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此次模拟测验,采用的是乌鲁木齐地区2023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的试题。

此套试卷落实了现行的教学大纲和2023年考试大纲的新精神,题目类型、命题角度遵循大纲和考纲要求,试卷结构分主观、客观两部分,7个板块,25小题。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散文阅读和作文,七大块。

总体评价:试题编制比较科学,设计比较规范。试卷的整体构思和选材、设计都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了学科特点。

有的材料选用上关注了当前社会信息,并引入活的语言,使试题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传达了时代气息。主观题的开放性较为突出,这种探索集中体现在19题的命题上,此题注重检测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创意,富有情趣,是工具的,也是人文的。命题方式反映了命题者对阅读个性的尊重,有利于调动考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其内容及题量,切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与前几年高考紧密衔接。

但部分题目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有的选材不够严谨,难易失度;有的文章选的长,概念多,题干太隐秘,不直接;有的干扰项难易不当,失去效度,最明显的是小阅读题。本套试题地区得120分以上的人数寥寥无几,80分左右的为数不少,选择题5-7题学生得零分的很多。

作文题是命题作文,学生切入点大致相同,创新不够,这些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总体看来试题与2023年全国高考试卷相比难度加大。

试卷具体分析:

第ⅰ卷。第ⅰ卷共10个小题,分语文基础知识(1—4)、社科类小阅读(5—6)、文言文阅读(8—10)三部分 ,共计30分。

对45位学生试卷分析,各题得分情况如下:

统计表(二) 第ⅰ卷得分情况如下:

从两个统计表可以看出,语文基础知识答题中,学生对“字形”和“熟语”的掌握不够扎实;小阅读普遍较差;文言文阅读较好。客观题30分,得分区间集中在12—18分。

复习应对:一)字形。

⒈高考考查的范围是现代汉字,对古汉语中使用而现代已经消亡的古僻汉字则不会涉及到。复习当中应该有所侧重,从高考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应当聚焦在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和错别字上。

2.考查的重点是现代汉语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其主要范围是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错别字。

考生尤其要注意高中语文第四册附录《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中的错别字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的不规范字,尽量做到识记、熟背和正确默写。

(二)熟语

1、搜集、识记常用熟语。

2、了解熟语特点:结构的稳定性,形式的独特性,表意的整体性。

3、区分熟语的感**彩。

解答熟语题时,应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将其放在试题设定的具体语言环境来思考。

(三)小阅读。

1、注意文体选择格局的多元化。

我们在前期单纯的科技文和社科文训练后,后期复习应该注意选文多元化:一方面,科技文和社科文两者不可偏废;另一方面,淡化科技文和社科文的界限,只要是科学文就行。

2、注意科技文选文内容的通俗和生动。

在科技文阅读考查之初,科技文阅读文本内容都是介绍电子、化学、生命等最前沿的科学成果,往往专业概念丛集,语句晦涩复杂,内容艰深,考生望而生畏。近年来,随着招生面的扩大,科技文材料的阅读难度在不断降低,由此,后期的科技文阅读复习,目光不应只盯住一些反应高科技成果的文章,而需要选择一些介绍一般科学知识的文章,内容避免艰深,语言避免艰涩,总体上通俗而生动,既符合2023年试题特点,又激发学生的阅读和训练兴趣,提高复习效益。.

四)古文选择题。

第8题中的d项根据语法和语境可推断出“归”字应该译为归附,学生用带入法也可推断出,第9题的c选项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是说张范因病留在彭城,而选项中说是假托有病留在留在彭城,只要细心点,回归原文,很容易判断出。

第ⅱ卷。第ⅱ卷共四个大题。第四题(11—13)包括文言文翻译、诗词鉴赏及名篇名句默写,共23分;第五题(14—17)为散文阅读,共22分;第六题(18—20)涉及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如“下定义”、概括、仿写及组句,共15分;第七题为作文,分值为60分。

四.文言文(19分)

此段文言文出自于《三国志·魏书》题的设置符合考纲。考点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用法”“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试卷能紧扣考纲,属于浅显的文言文,题出的适中,既考了学生的实词积累,也考了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同时也考了学生的组词炼句能力。除第九题有难度外,其他两题比较容易,得分率较高。

11.句子翻译。句子翻译共有两句,第2句比第1句得分率高,1)、重要的实词、虚词没有落到实处,如“且”“朝”“战”“素”“”练习“相”“爱”“怜”“易”等。

第1句的翻译有使动用法,句中的“战”应该译为“使……作战”,使动用法学生大多没看出来,文中的“朝”也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把他误译为“朝庭”,应解释为副词“一时’;句中的实词“素”“士”学生把握的不准,大部分学生可得三分。可见实词的积累还要加强。

2)、翻译句子欠通顺。多数考生做到了“字字落实,直译为主”,且没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考点,学生做的较好。大部分学生可得四分,但翻译的句子欠通顺。

文言文复习策略。

1)掌握足够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以复习课文为基点,适当拓展和延伸,熟悉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2)文言实词要注意古今有一定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词。一般以单音词为主体,但也要加强对一些双音节的梳理,如连绵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及一些语意比较固定的语词。

3)文言句式要掌握,对一些习惯句式的把握和梳理也需引起足够重视。对结构较固定的句式务必非常熟悉。

4).要掌握断句、标点和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以05年04年的高考试题为练习点。

12.诗歌鉴赏部分。

今年新考纲出台,曾有专家分析指出,诗歌鉴赏的方向可能会由唐诗转向宋词。此次模拟考试的诗歌鉴赏题恰好就是宋词,选取的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学生对作者不陌生,所选词作也较为浅显,可以看出命题者注意到了考纲的变化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的两个题目也比较简单,一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是体会词作的写作手法,只要学生平时积累了关于作者生平事迹、时代背景等方面的材料,注意了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就能较为准确地回答出问题。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问题较多:

1)、 脱离作者的时代和生平,盲目地理解词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而没准确地把握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对现实的不满、愤激之情。对诗词所表达的感情的把握不到位,“忧愁”“苦闷”“不满”“愤激”是有所区别的。

2)有些学生竟然理解为“表现了作者轻松、喜悦、愉快的心情”,真是匪夷所思。

3).对常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掌握得不够。或不能结合词作来活学活用,或不看对象生搬硬套,或表达不规范,不完整。

、题干问“写法上的特点”,部分学生不知所云,无从下笔。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古典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模糊。

4)对鉴赏诗词基本的“引”“析”“评”笔法不了解,不能做到规范答题。

复习策略:古诗鉴赏,诗词并举;以词为先。考查内容由原来的寓意、诗眼扩展到细节、情感、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角度,但语言、感情考得最多,这是古诗鉴赏考查的重点所在。

复习时要引领学生注意2023年高考各省命题角度,教会学生用术语答题。

13,名篇名句默写:对名句的考查,一道题全部考查课内记诵篇目,体现了高考语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基本要求有朝课内、重教材方向发展变化的趋势。大部分学生选做的是第一题——陶潜的《归园田居》。

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1、出现错别字,如“羁”“暧”“荫”三个字不会写;2、语序颠倒,如“守拙归园田”写成“守拙归田园”;3、胡乱拼凑,将其他的诗句填入。

复习:突出常考点。第三册、第五册书紧抓不放;考纲规定的篇目中那些描写性、议论性语句,其余的不必去背。

五现代散文鉴赏阅读:

第五大题 (14――17题现代文阅读)出题者把握了06年的大纲要求,出的是与高考文体相同的散文类,有很深的文化底蕴,遵循了稳中求变而不怪,变中求新而不偏的原则,构思与设计都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着力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发掘文本的人文蕴含,可以说此题出的较有水平,从答题的情况看,学生恰恰能力欠缺,普遍得分在10—13分之间。其中14题和16题尤差。

第14题出题者是在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这一考点,能力等级虽为b级,但学生并未理解“发酵”一词的寓意,只是摘抄文中最后一段中的“这些诗中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他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理解,因此得分率较低。应该说此题是有深度的,一般说第一道阅读题是较浅的,而此题却是四道阅读题中难度较大的一题,出的活。对循规蹈矩的学生是当头一棒。

第15题考点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学生回答得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摘抄到“新诗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这句话,也能摘抄到“新诗的魅力和价值还需一次次的升华和升值”这样的语句,可得3分,但语句不流畅,欠完整,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第16题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此题很明显也在考学生对文章思路的把握能力,学生抓的较准,因为此句是第四段的段首语,学生只要懂得每段的第一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就会在本段中找答案,且关键词也找的较好,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一般学生得4分。

第17题考点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是本组题中最难的一道,学生得分率最低,一般学生得两分。题中问的“运用的是什么写法?”学生大多回答是“对比”,这一问回答错,紧接着后面的一问必然也是错的,因为这是一道串联题,学生能明白此文的写作目的,但由于表达技巧不理解,也是南辕北辙,可见散文的写作手法还要加大力度训练,五种表达方式学生掌握得较好。

2023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

绝密 启用前。本试卷分第 卷和第 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卷 共36分 一 每小题3分,共15分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蛮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四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的表情...

燕山地区2019一模试题定稿

燕山地区2018 2019学年度一模试题生物 第一部分选择题 每题1分,共15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1.如图是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依次看到的视野。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由视野 到视野 的操作是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b.由视野 到视野 的操作是转动转换器...

2019杨浦高考语文一模

上海市语文散装同步试卷。杨浦区第一学期期末抽查考 阅读 80 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 一6 题。15 分 两种美。朱光潜。自然界有两种美 老鹰古松是一种,娇莺嫩柳又是一种。倘若你细心体会,凡是配用 美 字形容的事物,不属于老鹰古松的一类,就属于娇莺嫩柳的一类,否则就是两类的混和。有两句诗说 骏马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