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学考地理考纲知识点整理剖析

发布 2020-04-30 17:59:28 阅读 6079

湘教必修ⅰ1、 了解:天体系统及层次。

天体是运动的,天体之间由于万有引力而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同级别,互不包含,最高级天体系统是总星系(宇宙)】

2、了解:太阳系概况及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

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太阳系的概况。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矮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 中心天体是太阳。因为太阳质量大,吸引其他天体绕其公转。

3、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普通性:①均有一定的体积、质量、密度 ②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形、共面性。

特殊性:有生命。

4、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况。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叫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可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约50%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

5、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②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③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能量的主要**,如煤炭、石油、水能等。

6、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太阳活动周期约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气候:许多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有关。②影响电离层: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③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产生极光:(高纬度地区)

7、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8.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自**赤道平面。

公**黄道平面

9、综合运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产生昼夜更替现象(不是产生昼夜现象),②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产生偏移:在北半球向右偏,赤道上不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如北半球向东流的水向右偏(即向南岸偏),向北流的水向右偏(即向东偏)。

③产生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刻也不同(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则地方时相差1小时)。

公式:t某=t已+(-两地经度差×4分钟/1°(同“—”异“+”东“+”西“—”

区时——以该时区**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

**经线的经度=时区数×15°(如“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是其**经线。

120°e的地方时)

区时计算:t某=t已+(-时区差×1(小时)(同“—”异“+”东“+”西“—”

日界线:人为日界线,理论上为180°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180°,日期“+”1天。

自然日界线,地方时0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1天。

10、综合: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12时太阳高度,是一天中的最大值。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春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

春分→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随直射点北移,昼渐长夜渐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夏至→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随直射点南移,昼渐短夜渐长;

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

秋分→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随直射点南移,昼渐短夜渐长;

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冬至→次年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随直射点北移,昼渐长夜渐短。

四季的更替。

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夏季是一年中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季节;春季、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气候四季划分:北半球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月);南半球的季节和北半球相反。

五带的划分。

成因:地球所获太阳能由低纬向高纬地区递减,形成五带;

界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具体划分:热带(23.5°n~23.

5°s)、北温带(23.5°n~66.5°n)、北寒带(66.

5°n~90°n)、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

5°s~90°s)。

1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特点。

根据**波传播速度,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圈层:

地壳:莫霍面以上,平均约17千米厚,海拔越高则越厚,海洋地壳平均约6千米厚。

地幔: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主要含铁、镁,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及地壳为岩石圈,平均厚度100~110千米。】

地核:主要成分为铁、镍,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一般认为,内核为固态。

12、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随高度增加,密度下降,气压降低,2000千米~3000千米处为大气上界。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氷组成,陆地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密切。

生物圈: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13、了解:矿物及其基本存在形式。

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如自然界最多的矿物是石英。 有三种基本存在形式:天然气为气态矿,石油、天然汞为液态矿,绝大多数矿物是固态。

14、了解: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按成因分类:①岩浆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喷出岩)、花岗岩(侵入岩)

沉积岩:石灰岩、砾岩、砂岩、页岩。(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变质岩: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

15、理解: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岩石转化。

从岩浆→岩石→新的岩浆生成的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见右图)

16、简单应用:地质作用的分类。

①内力作用

表现:**、火山喷发、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等。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外力作用。表现: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成岩。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把高山削低,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

17、综合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地球表层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亚欧板块)

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板块之间呈现两种基本关系:板块彼此分离,形成裂谷、断层和海洋、海岭。

一个大洋板块与一个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海沟、海岸山脉和岛弧;两个大陆板块的碰撞则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和高原。

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两大火山**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环太平洋**带。

18、简单应用: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①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部受到了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②向斜成谷原因:内力作用使用岩层向下弯曲,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地形。

③向斜成岭原因: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反成山岭。

④背斜成山原因:内力作用使用岩层向上弯曲,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地形。

19、简单应用: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简单应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国家有规定坡度大于25度的禁止开垦,一般来说坡度小于25°的梯田,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土流失。

2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

22、简单应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红外线。

反射作用:云层和较大颗粒的尘埃,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

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路程越长,被削弱的越多。只有波长较长的红、黄光相对不易被散射。

2023年学考物理考纲

济南市2012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纲要。物理。命题指导思想。一 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7月制订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 济南市2011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 二 命题突出以能力立意为主的思路,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在考查学生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

2023年湖南大学材料力学考纲

3 湖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注 考。试大纲的电子版按每个科目一个word文档,文件名为考试科目名称,格式没有要求。材料力学。一 向拉伸与压缩。1 轴向拉压的强度计算求解三类问题 a 强度校核 b 设计截面面积 c 确定许用载荷。2 计算轴向拉压杆的轴向变形。3 拉压杆...

湖南2023年省考报名时间

2016年湖南省公 报名时间官方暂时还没有公布,大家可以先参考2015年湖南省公 报名时间,湖南省公 报名时间一般是在3月中下旬左右,4月份进行笔试,信息如下 2015湖南公 报名时间 3月20日9 00 26日17 00点 2015湖南公务员报名确认时间 3月31日9 00 4月4日17 0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