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改革发展30年征文

发布 2020-04-20 03:31:28 阅读 9707

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载变化万千。

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载阔步向前。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从农村税费改革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乡镇企业的兴起到农业现代化步伐大大加快——弹指一挥间,30年光阴过去,我国农业和农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23年中国农村大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始,中国的农业经济逐渐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推动了中国的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产权:从“大锅饭”到“包产到户”的根本变革。

已经年过60的河南省滑县城关镇贾固村村民李计堂刚从玉米地里收获回来,就激动地和记者聊起了自己亲历的农业与农村改革。说起他经历的农业30年的变化,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在他的眼里,农业的改革切切实实地从粮食的收成和农民生活上反映出来。

2023年,从安徽小岗村发起“大包干”开始,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在中国波澜壮阔地推开。2023年,李计堂家承包到5亩土地,开始自己播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感觉土地一下成了自己的一样,种田的积极性提高了。尤其是近两年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产量一年一个新台阶,今年家里的玉米长势喜人,亩产达到700公斤以上”。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又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端。“202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行后,打破了农村‘一大二公’吃大锅饭的局面,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2023年我国首次出现卖粮难的现象,这可以说是农村生产力解放,农民积极性极大提高的一个有力的证明。

”中国社科院农村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研究发展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指出,30年来农村的土地基本制度建立了家庭经营制度,最本质的就是农户的家庭承包农民集体的土地,使农民的收益和土地及自己的劳动有直接的联系,对于解放农村的生产力,丰富农产品的供给起到巨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快速发展。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为6642亿斤,20**年则突破一万亿斤大关,达到10030亿斤的水平;肉、禽、蛋、奶、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也越过了长期短缺阶段,呈现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新格局,为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证。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大大增强,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保障和支撑力得到了稳步提升。

20**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省率先推进,山林逐渐成为农民的“绿色森林”,这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延伸和完善。截至目前,全国已完成承包的集体林地约8.78亿亩,占总面积的34.

5%。经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思想解放。

2023年,17岁的郭凤莲是全国闻名的“铁姑娘”,她和山西晋中大寨村人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荒山沟里造出了800亩“海绵田”,创下亩产500多斤的奇迹。“文革”结束后,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红色样板”陷入低谷长达10年之久。上世纪90年代,郭凤莲重回大寨,带领村民先后兴办了制衣、水泥、煤炭运输、**、饮品等企业,并用“大寨”这个金字招牌与外地企业联手发展,并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生产燃料乙醇的工厂以及沼气发电、屠宰等新项目。

从单纯的种粮村,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农村。大寨村的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映衬出我国农村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农业农村经营体制的发展过程。

2023年,国家逐步减少了农副产品的统派购种类。到2023年,国家对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取消了粮食、棉花的统购,将其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对于其他各类农产品,实行**放开,由市场供求调节。

由国家合同订购的指令性计划形式到种什么、养什么、卖什么由农民自己决定,中国农民的生产经营发生了重大变化。

李国祥指出,2023年初***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推动了中国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在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农村改革进入了一个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通过这个阶段的改革,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市场机制逐步取代了计划手段,在调节农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与此同时,农村产业结构逐渐调整,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在广阔的农村取得了长足发展。统计显示,2023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为209亿元,而20**年则跃升至0.96万亿元;农、林、牧、渔产业比重从2023年的80:

3.4:15:

1.6变为20**年的52.3:

4.0:34.

2:9.5,我国农村经济从单一的农业生产为主,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为农村经济腾飞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模式: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

湖南省临湘市坦渡乡贺家组村民贺秒新只要谈起西瓜致富,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三年前,贺秒新种植了12亩西瓜,净赚1万元,初尝甜头后,去年他加种两亩西瓜。

尤其让贺秒新感到踏实的是,外地驻扎在乡里的“西瓜经纪人”,让村里的西瓜销路顺畅,20**年,坦渡乡在百万、永和、联合、前进等11个村种植西瓜8000多亩,按亩产8000斤预算,西瓜产值突破2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1200多万元。西瓜种植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有组织、有科学、有管理的致富产业。

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各地注重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壮大。农业部统计显示,截至20**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为171608个,带动农户9511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8.4%。

各地还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围绕本地优势产品、特色产品和市场需求,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将基地建设和加工项目向优势区域转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带建设水平。全国已初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带,内蒙古的乳品、肉类和羊绒加工,河南、河北的小麦和肉类加工,吉林的玉米和肉牛加工,黑龙江、湖南的水稻加工,江苏、浙江、福建的茶叶加工,新疆的葡萄和番茄加工,山东、山西的果品加工,沿海各省的水产品加工,京津沪等大城市郊区的畜禽、果蔬、乳品的精深加工等发展势头旺盛。20**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为10.

7万个,比上年增加9000多个;实现增加值24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随着生产经营方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完善,通过农业科技在农村的普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农业合作社、农业协会、农户+公司+基地模式的创造,我国农业逐渐改变了过去极贫积弱的落后面貌,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30年农业发展征文

我们正在分享农村改革30年的丰硕成果。2008年,我们经受住了蔓延全球的粮食危机 能源危机和金融风波的考验,国民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中国列车之所以能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平稳行驶,与坚实的农业基础是分不开的。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稳固,亿万农民的心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舒畅,农...

中国农业改革30年后面对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生产和消费大量的农产品。新的时期,我们要了解中国农业30年的发展,农业经济面对的问题,政策在解决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经济与政策怎样互动以影响农业产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和世界农业市场上最主要的玩家,中国在国际农业 中的作用对全球 包括美国 农业的生产者 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梨产业的发展回顾

李秀根。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一 改革开放30年梨产业发展历程及成就。我国是世界栽培梨的三大起源中心 中国中心 中亚中心和近东中心 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远在周朝时期我国已种植梨树,诗经秦风晨风 中就有记载,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竹简上记载了2100多年前的梨树种植情况。梨在我国不仅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