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双休作业

发布 2020-04-14 02:58:28 阅读 4128

初三化学双休作业(八、九单元中考模拟)

命题人:刘有润时间:2014-3-15

一、选择题。

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恒温蒸发溶剂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向溶液中加入。t℃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2.如图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

时,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

时,两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h4cl

d. 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于kno3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若分别将100g甲、乙饱和溶液从t2℃降到。

t1℃,对所得的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溶液都仍为饱和溶液 b.两物质的溶解度:甲>乙。

c.两溶液的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4.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三种金属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5.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 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r可能是铝。

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二、填空题。

1.根据下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填“>”或“=”

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t2℃时,50gb物质加入到50**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4)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的方法。

2.根据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时为。

2)在t1℃~ t2℃范围内,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5)t3℃时,将30ga加入到装有50**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至0.1%)

6)在室温时将a物质加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少量a未溶解,但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a完全溶解了,可能的原因是。

初三化学双休日作业

班级姓名。一 选择题。1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很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b 在工业上,可以用于填充灯泡。c.在医疗上,液氮可以用于手术 d 在农业上,可以用于制造氮肥。2.如图,铁的锈蚀实验中可知,和铁生锈相关的主要因素是。a.空气和水 b 太阳光...

作业初三化学

1.将一瓶20 的某溶液,倒掉3 4体积后,再加入水到原来的质量,又倒掉2 3体积后,再加入水到原来的质量,又倒掉2 5体积后,最后剩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用37 密度为1.13g ml 的盐酸与水按1 6体积比配制稀盐酸,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为。3 配制50克20 的食盐水,现有2...

初三化学作业

姓名 完成时间 完成情况 家长签字 1.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微粒可分的是。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固体析出b.干冰升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c.水通电可以收集到氧气和氢气d.水蒸气冷凝为水。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高锰酸钾固体 b.液态空气c.蒸馏水d.双氧水。3.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