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一班管理策略

发布 2020-04-09 06:44:28 阅读 3051

杨泉香。

一年级是孩子身心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他们一只脚迈进童年,另一只脚还在幼年,身体进了学校,心理还依恋着幼儿时自由自在的玩耍生活,显露出一些童年期的特征,两个发展时期的交替转换,构成了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发展特点。当前入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独”字突出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随便,想独占老师和其他一切。

在具体行动上,还不能很明确区别“自己”和“他人”。课堂上,别人在发言,他还举手喊“老师”,要求发言。做事很少考虑别人。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以下管理策略:

1、“关爱”引路,以爱建立心灵沟通的桥梁:

关心学生可以说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可以起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作用。作为班主任不仅在学习上,生活中要多关心学生,还要在身心的发展中去多关心他们,问候他们。

日常间,我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收到良好的效果。

每天一有时间,我就会和同学们说说话,如:在学前班时都学会什么了,自己最喜欢什么,每天晚上都干些什么等等,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很容易亲近的。可是,那末多的孩子怎么照顾周全,会不会有遗漏而损伤一颗幼小、敏感的心灵呢?

我想了一个最笨的办法。就是偷偷制定一个谈话计划,写好每天要关注的孩子的名字,然后照着计划去执行,保证所有孩子都向我敞开心扉。

2、培养学生的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对于那些离开幼儿园踏进小学课堂的孩子们来说,多少带着新奇与兴奋。而当新奇感逐渐褪去,新环境带给这些六七岁的孩子的,或许更多的是不适与失落。从学龄前儿童到一年级的新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班主任花大力气,以爱心和耐心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培养他们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我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课间要把下节课用的学习用具准备好,放在课桌的左上角,再出去玩。

上课不准随便说话,有问题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说。也不准随意下座位;上课坐直,专心听老师讲课,积极回答问题。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每天做到预习和复习。写字姿势要正确……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课间做有意义的活动,不追跑打闹,不打架不骂人。会使用礼貌用语,如:

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见到师长主动问好。不往地上扔废弃物,保持校园的整洁。

拾到东西主动交给老师。要爱护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不损害花草树木。

一下子给学生定下了这么多的规矩,学生还不能够完全适应。也不会自觉、主动的去做,这就需要教师与班委一起认真、负责的监督好各学生。我尝试了这样的方法,效果很好。

1)利用儿歌形式对他们进行习惯教育。

因为孩子是在儿歌中长大的,儿歌琅琅上口、简单易记,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为了提醒学生课前要做哪些准备,可以告诉学生:“上课铃儿响,我们进课堂。

书本文具放整齐,静等老师把课上。回答问题先举手,声音响亮我最棒。”为了提醒学生上课的坐姿,可以告诉学生:

“头放正、腿放平、腰挺直”等。这里我的一点感受是上课的起立、敬礼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对学生的提醒,暗示学生们我们要上课了。

2)多提醒,常抓不懈。

一年级学生自制力差,总是管不住自己,这就需要老师多提醒。我班有。

二、三名学生上课动作特别多,老师讲的内容一概不知道,所以,每节课我都要提醒他们好几次,并且多让他们回答一些问题,使之集中精力。在教学设计上多下一些功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采取提问法、流动法、引起注意法等方法。

3)抓典型,促进步。

一年级小学生是最善于模仿的。如:在课堂上,谁做得好,我就抓住机会对他进行表扬,其他学生立刻就像他学习。

下课了谁做了好事、谁帮助了同学、谁文明游戏都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和表扬,因为孩子的记忆特点决定了,在做完以后马上的总结印象最深刻、效果最明显。

4)建立评价制度,以激励学生。

要想让学生形成好的习惯只靠老师的提醒、教育也是不够的,我认为要建立一个与其学习、习惯等挂钩的评价制度。针对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我每一位学生在教室的墙上准备了一颗心性的卡片,根据日常、课堂、作业等中的表现,奖励小红花等,得到十朵小红花就能得到一个奖卡,不仅仅在老师这里能换到奖品,拿回家还可以得到家长的奖励。抓住契机,鼓励上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因此,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增强学习的信心,他们学习成绩虽然不很理想,但我相信,经过努力他们的学习成绩会赶上来,必将是班上的佼佼者。

捕捉闪光点,抓住契机,鼓励上进,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5)以身示范。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也应该做到。有一次,我看到地上有一片纸,就把它捡起来扔到了垃圾桶内。没想到,被同学们看见了,他们也学着我的样子看到废纸就主动捡起来。

同时,他们也成为全校学生的榜样,校园内经常看到随手拣起纸屑的同学,我们的校园随时能保持干净、整洁。

我的班级管理金点子:

完善班级管理的“**制”

1.加强班主任管理。

班主任在管理中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通过深入观察,掌握学生的特点、心理,从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对症下药”。

2.加强班干部管理。

在一个班集体内,班主任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不断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班干部管理实现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3.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自习课上往往做小动作、聊天、搞恶作剧等。为此,可以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

要求学生熟记并付诸实践,做到“知”“行”统一。(2)进行自省。每周要求学生进行一次自我小结,写出这段时间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努力方向。

(3)量化考核。在健全各项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制订班级量化考核表,实行班级量化管理。

一年级一班

日行一善广播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又是冬日温暖的一天,一年级一班的黄雨婷同学和大家见面了!首先愿每位收听我们广播的老师和同学,都在这美好的天气里有一份很好的心情去对待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在人生的历程中会遇到许多难以意料的事情,而我们就必须做好自己的 三出 人生的口碑,这样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活得风...

一年级一班

春天的歌 主题队会。主持人甲 春天的歌声多么嘹亮 主持人乙 悠扬的音符在蓝天回荡 主持人齐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绿色的春天。一一中队,春天的歌 主题队会现在开始!主持人甲 春,是个美好的季节,她给万物带来生机和活力 主持人乙 春,是个芳菲的季节,她给大地带来清新和自然 主持人甲 春,是个温暖的季节,她...

一年级一班

一 活动目的 1 通过学生身边司空见惯的小事,让孩子明白养成好习惯对学习 生活的重要影响。2 在材料准备过程中,带领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来,使家长成为班级教育活动的合作者和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伙伴。3 通过活动强化本学期养成教育的内容。二 活动过程 第一项引出主题。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进入了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