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周测题

发布 2020-04-02 22:00:28 阅读 1628

1、默写填空。(20分)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的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2、杜甫登临泰山抒发了的豪情壮志,而王安石在飞来峰上不禁感慨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既描绘了农村明媚秀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4、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用来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5、杜甫的《望岳》中写泰山神奇秀丽、遮天蔽日的高峻形象的诗句是。

6、陆游的《游山西村》中表现山西村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的诗句是。

7、荡胸生曾云。

8、浩荡离愁白日斜。

9、从今若许闲乘月。

10衣冠简朴古风存。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独怆/然而/涕下。

b. 阴阳/割/昏晓。

c. 自缘/身在/最高层。

d. 浩荡/离愁/白日斜。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登飞来峰》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b. 《望岳》展现了泰山的高大磅礴,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自己前途充满信心。

c. 《游山西村》主要是通过对沿途所见所闻的描写,表现出山村环境优雅、农家殷勤好客、风俗古朴的特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d. 《己亥杂诗》中诗人借落花表现了自己不惧挫折,誓为国家献身的精神。

4、下列作品的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朝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唐。

b. 《登飞来峰》 王安石北宋。

c. 《游山西村》 范仲淹北宋。

d. 《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

五、 河中石兽。

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词含义,默写最后一句话。(20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山门圮( )于河,二石兽并( )沉焉。阅十岁,僧募金重修,求( )二石兽于水中,竟( )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数小舟,曳( )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者设帐( )寺中,闻之,笑曰:“尔辈( )不能究物理是( )非木柿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 )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

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 )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2、翻译句子(12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沛,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5)众服为确论。

6)翻译上一题中默写的句子。

3、对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2分)

答: 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2分)答。

七年级历史周测再测题

1.民以食为天,食离不 目前已知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使用天然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商朝人。2.下列各项不符合 北京人 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a.群居生活 b.人工取火 c.使用简单语言 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3.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

周测七年级语文

一 积累超市 30分 1 还记得它们吗?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 童稚 秕谷 觅食 玉簪花 骊歌 攒成 骨su s 儒 ku 甲 戏xu p nsh n2 选出下面字形 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4分 a.竹筛 签赏绣像。b.菜畦 渊博 脑髓 c.确凿 盔甲 蝉锐 d.秕谷 锡箔 倜傥 3...

七年级语文周测

七年级语文周测 2015.1.15姓名班级。一 按要求填写诗句 50分 1 观沧海 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2 次北固山下 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3 天净沙秋思 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4 白居易在 钱塘湖春行 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