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花七年级下地理试卷分析

发布 2020-04-02 02:43:28 阅读 9211

七年级生物试卷分析。

一、对试题的总体评价。

1.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分析试卷不难发现,本次生物学期末试题涉及到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8-14章共7章的知识内容,这7章共有19节,命题范围涉及其中14节内容。

试题在保证覆盖面广的同时,也注重了对重点章节、重点知识的测试,如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考了34分,其中该章的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考了22分;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考了24分,其中该章的第2节(血液循环)考了18分。重点知识考查了“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反射弧的组成及反射功能的实现”、“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尿液的形成”、“**实验方案的完成”等。

试题版面为八开两面共4页,正面的第页是第一大题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背面的第页是第二大题非选择题,共有7个小题,有填空题、识图作答题、**设计题等类型,共占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熟练的学生完全能够在40分钟内完成,稍慢的学生在约50分钟内也能完成,而且答题的书写量不大,能够认真完成。

多数试题比较基础,如第2小题(选出人体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第15小题(选出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学生能够在无障碍的情景下完成。

因此,笔者认为该试题份量适宜,难易适度,学生能够在考试时间内轻松、愉快地完成。

3.贴近生活、关注健康。

试题倾注了人文情怀,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如第3小题(身体出现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可能是缺乏什么)、第5小题(医院输液是将药液输入到什么血管)、第18小题(刀伤出血是伤到了**的哪一层)、第24小题(有感觉不能运动的原因)就是直接联系人类的病例;第6小题(感知运动时,心率、心输出量的变化)、第20小题(知道人每天呼出的二氧化碳来自**)联系学生身体状态变化及生理现象;第13小题(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态度)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以图切入,训练思维。

试题出现了5个图,涉及的问题共占44分,份量很大,这说明该试题非常注重对识图能力的考查,出现的问题不仅仅要求辨认图中的结构,而是以此为切入口,展开对相关生理过程和规律的考查,以此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训练学生思维,形成整体系统的知识网络。如第23小题(心脏的结构模式图)就是考查学生能不能对“体循环”、“肺循环”途径所涉及结构在图中的准确再认,不仅要求学生熟悉心脏的结构,还要熟悉与此相关的生理知识。

5.加强实验,倡导**。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试题较好体现了这一特点。如第14小题(镜下如何寻找金鱼的毛细血管)、第17小题(镜下可看到不同数量的血细胞)、第19小题(如何建立动物的条件反射)就是与实验密切相关的试题。

新课程理念之一倡导**性学习,在试题中得到了落实和体现,以此导“教”、导“学”,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如第27小题(**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完成**方案并训练学生学会依据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二、抽样成绩统计情况。

从城乡学校合理抽样,调取试卷分析,采集数据如下:

1. 随机抽样试卷情况统计析。得分率较高的有(从高到低排序):

第4题、第9题、第19题(都为94.5%),第3题、第11题(91.5%),第15题(86%),第5题、第6题(83.

5%),第22题(81.6%)。

2.失分率较高的题有(按得分率由低到高排序):第8题(11%),第27题(28.

3%),第21题(32.3%),第1题(33.5%),第25题(37.

5%),第20题(41.5%),第26题(46.9%),第16题(53%),第23题(55.

3%),第2题(55.5%)。

3.抽样试卷一共100份,合格的有39份,合格率仅为39%;40分以下有35人,低分率为35%;平均分50.2。-

三、学生答卷反映出来的主要情况。

1.知识结构不系统,含混不清。

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不进行及时梳理,学多了,时间长了,就会混为一谈,考试时,提取这部分知识就会出错,即使是很简单的题,也会出错的。如第8小题(肾单位的结构),第16小题(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出错率相当高,题目本身并不难,只要学生事先梳理、具备了这些知识,是应该做对的。

2.概念理解不准确,模棱两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不准确的话,关键时刻(如考试时)就会出错,造成失分,影响学业成绩。如第1小题,如果平时对“动脉血”、“动脉”、“静脉血”、“静脉”等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的话(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如有的考生认为“动脉血”是“流速快的血”,完全是凭感觉,没有抓住实质,不出错才怪。

3.凭空想象不动脑,自以为是。

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生理现象,凭想象、感觉,想当然,自己以为很对,不对问题作深入的分析、**,喜欢作表面文章,反映出一种浮躁的学风。如第20小题,有考生认为:人体每天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肺泡,表面上看,好象是对的,其实不然。

4.识图作答不识图,胡乱猜测。

本次考试非常注重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共有44分与此相关。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识图就开始作答——胡乱猜测或者未读懂图就开始作答—— 一知半解。比如第24小题中的图3“反射弧的模式图”中已经有箭头标注出了冲动的传导方向,据此完全可以顺利完成第(4)问中的“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路线”。

再比如第26小题中的图5上标注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以及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对题中第(3)小问“血管e内流的是什么血?血管f内流的是什么血?”也是应该轻松答对的。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根据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今后的生物学教学(指初中生物学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生物教师的关注。

1.激发兴题,让学生爱学生物。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对某一个问题感兴趣,他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习、**。目前初中生物学只是结业考试学科,不是升学考试学科。

现在的学生(甚至家长、部分老师和校长)的很现实,只顾眼前的升学,为了在升学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升入重点高中学习,不惜牺牲非升学考试学科的学习时间,部分学生甚至放弃对生物学的学习。这种状况在不少学校都存在(笔者个人观点),学生不愿学,老师也不愿教,即使考题很简单,学生照样做不来。因此,我们生物教师要从兴趣的激发入手,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让学生对生物感兴趣,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生物。

2.开发课程,让学生有新鲜感。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世界。各种**信息、资讯每天强烈地冲击学生的眼球,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这种生态下,让学生每天都坐在教室里学习,每天一坐就是。

七、八节课,如果每节课都机械地照学教科书上的内容,让学生感觉每节课都是一种“口味”,学生会学下去吗?学生能不生厌吗?因此,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大胆改革,在不违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时的学习状态,大胆地删减陈旧内容,大胆地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知识,让学生感觉课堂教学内容新鲜,增加好奇感,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大大增加了对课堂知识的接受度。

3.增加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不少教师反映北师大版的生物学教科书上“活动”较多,因教学时间、设备、经费的缘故,难于如数完成众多的“活动”。于是有教师索性借这种原因,不组织学生完成活动,仍然采取“一枝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方式完成课堂教学。既然学习生物已经不是为了考试,我们不妨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愉快一些,增加情感体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笔财富,成来一段美好的人生旅程。

要达到这种境界,只有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何花。

2019七年级下地理试卷分析

2007 2008学年度下学期初中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 下 地理试卷分析。丹东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地理组。2008年7月14日。2007 2008学年度下学期初中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 下 地理试卷分析。一 试卷结构。1 本次考试闭卷共分为两个大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分另占15分和35分,试卷...

七年级下地理试卷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学校学号 姓名 一 选择题 15题 2分 题 1 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 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b 亚洲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c 亚洲地跨寒 温 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d 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 北半球。读亚洲大陆沿30 n地形剖...

七年级下地理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分析。我们地理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进一步贯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教学中要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落实 教学目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