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4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别(bié)扭字帖(tiè) 拖沓(tà) 折损(sǔn)
b.菌(jùn)子伫(zhù)立枯槐(huái) 绽(zhàn)开。
c.忏(qiàn)悔羸(léi)弱猥(wěi)琐沉淀(diàn)
d.刹(shà)那瞬(shùn)息赤裸(luǒ) 契(qì)约。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修葺陡峭颠沛流离悔人不倦以身作则语无伦次千钧重负。
b.累赘竹蔑如释重负海阔天空悲天悯人海市蜃楼耐人寻味。
c.监督包揽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祸不单行姗姗来迟屏息凝神。
d.吞噬拯救忧心忡忡怏怏不乐毛骨耸然扬扬得意心有灵犀。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游戏的害处。
c.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d.对于外界的流言,他只是付之一笑,毫不在意。
4.下列关于课文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紫藤萝瀑布》一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告诉我们“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样一个道理。
b.《一棵小桃树》中,作者回忆小桃树的成长经过属于倒叙的写法,表达了作者不屈不挠,执着追求幸福人生的思想感情。
c.《伟大的悲剧》主要写的是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到南极探险的故事。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代表作有**《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d.杨利伟的《太空一日》和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两文的体裁都是科幻**。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讲座,使同学们懂得了孝亲敬老的重要意义。
b.月考前,刘强同学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请教,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认真听讲是我们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d.我们的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我们的成长。
6.下列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雄伟壮丽改革开放热烈而粗犷仙露琼浆热烈欢迎。
b.默默生长一场春雨更加坚强完全相信热爱祖国。
c.安慰别人接受任务履行职责偏离方向走向死亡。
d.桃花盛开热得难受在楼顶上老师讲课漂亮极了。
7.诗文默写。(12分)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一切都是瞬息而那过去了的。
念天地之悠悠。
自缘身在最高层。
衣冠简朴古风存。
落红不是无情物。
黄梅时节家家雨有约不来过夜半。
宣室求贤访逐臣不问苍生问鬼神。
8.名著阅读。(12分)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 )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家他被人们誉为。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潜艇的故事。故事中的四个半人物分别是船长自然科学家仆人捕鲸手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
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2次险情。
9.综合性学习。(4分)
a.学校要组织“孝亲敬老”活动,请你完成如下问题。(3分)
请写出一个孝亲故事。
请你写出一句母爱的诗句。
请写出一句孝亲敬老的名言。
b.下列对联你认为用在我省的哪处风景名胜比较好?(1分)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二、诗歌阅读。(16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2.《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或“钟”字好在何处?(4分)
4.“会当凌绝,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4分)
5.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所展现的画面。(4分)
三、文言文阅读。(20+24=44分)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8分)
可爱者甚蕃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宜乎众矣。
2.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释担而立。 b.笑而遣之。 c.睨之久而不去。 d.结友而别。
3.翻译句子。(6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1分)
5.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前面,作者把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什么?(2分)
6.《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我们称这种写法为1分)
二)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8分)
山门圮于河竟不可得。
不亦颠乎如其言。
2.将文中空白处补充完整,并在下面翻译该句。(6分)
3.翻译句子。(4分)
尔辈不能究物理。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与“其反击之力”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老河兵闻之。 b.当求之于上流。 c.然则天下之事。 d.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与“众服为确论”中的“为” 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b. 啮沙为坎穴。 c.治经为博士邪。 d.自以为大有裨益。
6.请用自己的话回答: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一、1. b。(a.别biè扭 c.忏chàn悔 d.刹chà那)
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
学习必备欢迎 一 基础知识 21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每空0.5分,共4分 诅 咒 颓 唐 剔 透 脸颊 遴 选 踱 步 面面相觑 粗糙 2 填写词语 每空0.5分,共4分 相得益 变幻 测别具 心 然大波相 相 声 沸 手 脚人迹 至3 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每小题1分,共5分 1 普性深沉有...
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 积累与运用 25分 1 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 确凿 z o 渊博 bu 玉簪 zh n b 秕谷 掸子 消释 c 骊歌 栅栏 攒成 d 竹筛 脑髓 蝉蜕 2 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4分 温室里的花草,在温暖抒适中尊处优,生命是脆弱的,...
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
时间 90分钟满分 120分 姓名得分。一 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 40分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 发绺 脸jiz 咒憎 恶。tu 唐 ji n 赏确凿k n 察。2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变幻莫测心情如水轩然大波熔为一体貌不惊人。轻装淡抹水光山色当之无愧初露头角相辅相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