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月考

发布 2020-04-01 05:03:28 阅读 2730

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恐龙骨骼b珊瑚虫c珊瑚d钟乳石。

2、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有种生物例外,它是( )

a含羞草b狮子c蘑菇d流感病毒。

3、下列哪种揭示生物共性的生命现象不同于其他三种( )

a一粒油菜籽长成油菜植株b蝌蚪长成青蛙c蘑菇长大d种瓜得瓜。

4、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却是生物,这是因为病毒( )

a.由有机物组成 b.没有细胞结构 c.能是其他生物生病 d.能繁殖后代。

5、下列有关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生物都可以快速奔跑

c.生物都可以生长和繁殖 d.生物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6、下列哪种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的特征( )

a.能够繁殖 b.具有细胞结构 c.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d.能排出代谢废物。

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大雁南飞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鱼儿离不开水 d.秋风扫落叶

8、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句中主要描写了生物圈中的哪种因素( )

a季节 b水 c生物 d空气。

10、沙漠地区的生物种类稀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沙漠缺乏( )

a空气 b水分 c阳光 d适宜的温度。

11、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是由( )决定的。

a土壤类型 b温度 c湿度 d以上三项均是。

12、下列哪种动物的栖息地不是热带雨林( )

a孔雀 b钝头蛇 c穿山甲 d丹顶鹤。

13、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

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观察时认真 d实验用具好看。

14、在巴斯德的曲颈瓶试验中,甲瓶的瓶口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变量是( )

a氧气的有无b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c微生物的有无d烧瓶容量的大小。

15、科学**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关于科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科学**的第一步b作出假设应有一定依据,不能臆断。

c在对照试验中,除了变量外,其他因素也可不同 d**实验时可以设置多组实验。

16、科学**的六个环节中,**成功的关键是( )

a.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b.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c.制定出恰当的科学**计划。

d.购买所需要的材料、用具。

17、为研究阳光对花生发芽的影响,李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花生,并对阳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

一、二两处应是( )

a 20℃ 不充足 b 20℃ 充足 c 30℃ 不充足 d 30℃ 充足。

年9月,济南军区总医院专家组为了了解肺气肿在沂蒙老区的发病情况,深入山区走访了多家医院和卫生防疫站,医学专家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

19、为**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20、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选项是( )

a.25℃和0℃ b.有光和无光 c.温度和水分 d.有空气和无空气。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镜就是生物实验中常见的观察仪器,显微镜在对光时应先转动( )

a粗准焦螺旋 b转换器 c遮光器 d反光镜。

22、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 )

a.镜筒和镜座 b. 目镜和物镜 c. 反光镜和光圈 d.镜筒和载物台。

23、正确的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下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24.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小明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请你选择其中不起作用的一项( )

a.转动遮光器 b.转动转换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反光镜

25、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bpdq”

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离实验桌左边缘7厘米左右的地方。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乘积。

26、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用高倍镜正对光孔。

b.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c.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

d.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27、某校生物实验室中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哪组镜头( )

a.④和b.③和⑤ c.①和④ d.②和③

28、用下列不同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来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一组是( )

a× bc× d

29.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

a. 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 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 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 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30、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1)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象;此时必须转**中标号为的部件.

2)观察时应先选用物镜.(填“高倍”或“低倍”)

3)我们常常要借助工具进行观察.在“观察蛔虫卵”的实验中,使用的观察工具是

a 放大镜 b 望远镜 c 幻灯机 d 显微镜。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经检查,使用的是平面反光镜.若要使视野变亮,下列处理方法中,可行的是

a换用高倍镜 b 缩小光圈 c 关闭光源 d 改用凹面反光镜。

5)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⑤转动转换器。

a③一⑤一②一① b④一③一②一⑤

c③一①一④一⑤ d③一⑤一④一①

6)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为10,为10;第二次使用为5,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与第一次看到相比,细胞大小是原来的细胞的数量 (填增多或减少)。

32、如果你翻动花园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请你将他的**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子里就形成了两种环境和该实验的变量是。

4)如果在铁盘两侧**各放1只鼠妇否(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怎样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6)如果“**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_ _需要给鼠妇提供的两种环境是。

(7)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

33.生物学研究方法有观察、调查、文献、实验等方法.其中,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而英国科学家珍妮在研究黑猩猩时发现黑猩猩能用草根从白蚁窝中钩出白蚁,珍妮的这种研究方法是珍妮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获取洗洗的方法是。

34、请将下列左右两项有关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七年级生物月考

长岗中学2013年春第二次月考七年级生物试题。一 选择题 1.学习了 人的生殖与发育 后,某同学做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a.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b.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c.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d.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2.胎儿在母体内就开始工作的是 a...

七年级生物月考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月考试卷。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 选择 25分每空1分 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草 煮熟的鱼 珊瑚 钟乳石 冬眠的蛇 恐龙化石 蘑菇 家鸽。ab cd 2 古人云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

七年级生物月考

2012 2013学年度七年级生物九月份月考试卷。一 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它分为和。2.科学 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包括和等方面。3.生物除了动物和植物外,还有等微生物。二 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