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发布 2020-03-28 20:20:28 阅读 3113

一、填空题。

1、我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水杉)(银杏)等大量珍稀物种在我国都能看到。2、构成显微镜的主要部件是(目镜)和(物镜)。

3、( 花钟)是指每一个钟点用一种花代替,把开花时间表示在一个钟面形的花坛上。这是植物学家( 林勒阿斯)根据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而编排的。

4、水平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这是因为车上的人在汽车刹车的一霎那身体还保持着(向前运动的状态)。

5、无论是(昼行性动物)还是( 夜行性动物 ),都是根据( 光照 )持续时间长短来安排它们(活动 )、休息 )和(生殖 )的时间的。

6、识别有毒蘑菇一看(颜色),二看(形状),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

7、火车的运动方式既有(移动 )又有(滚动)。

8、蘑菇是由(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五部分组成的。

9、蘑菇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10、被誉为“现代仿生之父”的是(达芬奇)。

11、病毒按寄生体可以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12、细菌按形态分为三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13、在(土壤)(空气)(水)以及动植物的身体内外都可以找到细菌。

14、能使衣物、食物发霉的(霉菌)、食物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

15、蘑菇四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16、四肢运动的动物常规运动方式是(对角线换步法),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交替循环。

17、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日心说。

18、月球引力是地球引力的( 六分之一),月球体积是地球体积的(四十九分之一)。

19、目前发现的真菌大约有(8万)种。病毒已被发现(4000)多种。

2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21、做铁生锈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法。

二、实验操作题:

1、蜡烛的变化。

1).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加热,发现蜡烛慢慢 (融化),熄灭蜡烛,发现熔化的蜡烛遇冷后(凝固)。

2).点燃蜡烛,把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发现烧杯里有(水珠);在烧杯壁上涂上澄清的石灰水,发现蜡烛燃烧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说明:蜡烛切割和加热时,仅仅在(形态)发生了改变;在点燃蜡烛的过程中不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

2、惯性实验。

实验器材:鱼缸一个,鸡蛋一个,光滑的薄木板一块,小锤一个。

实验步骤:鸡蛋放到鱼缸上方的木板上,用小锤沿水平方向迅速敲击木板,看鸡蛋如何运动。

实验现象:鸡蛋会( 掉进鱼缸里 )。

实验结论:鸡蛋( 没有 )随木板一起运动,而是(保持 )了它原有的运动趋势,木板抽掉后,只好( 掉进鱼缸 ),说明鸡蛋具有(惯性)。

3、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哪边是白天,哪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时是早上、正午和傍晚?

实验现象:(1)地球仪上分成了( 明暗 )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2)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时是(早晨),正对着“太阳”时是(正午),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 傍晚)。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综合素质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共8分 1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有3个重要的位置,支撑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的的位置叫 点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 点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点。2 骨架式的构造通常叫做 结构,它具有 作用。3.能量有电能化学能等。二 选择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填空。1 植物是通过 根 来吸收水分的,并由 茎 输送到 叶片 一部分后来又由 叶片 蒸发到空气中。2 发光的物体叫 光源 光是从 光源 发出后沿 直线 传播。3 人们除了用 平面镜 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外,还发明 光导纤维 放大镜 来控制。光的路线。4 光是有七种颜色组成,红 绿 蓝 是光的三原色。...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一 判断题 40分 1 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2 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可能越省力。3 圆顶形的龟壳,主要是让乌龟更加漂亮。4 吃饭用的筷子是省力杠杆。5 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前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6 核电厂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