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那么数学背后的小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让来带领大家去了解四年级数学小故事吧,看看每天面对的一堆数字背后还有怎样的经典呢。
1、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达试院时为时已晚。考官说:
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考官的上联是: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苏东坡对出的下联是: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一定要中。
考官与苏东坡都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嵌入对联中,将读书人的艰辛与刻苦情况描写得淋漓尽致。
2、点错的小数点。
学习数学不仅解题思路要正确,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差之毫厘,往往失之千里。
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两星期后,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款数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数字,不禁大惊失色,骇得心脏病猝发,倒地身亡。
后来,有人向医院一核对,原来是电脑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实际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
点错一个小数点,竟要了一条人命。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
3、二十一世纪从哪年开始?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世纪是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第一世纪的起始年和末尾年,分别是公元1年和公元100年。常见的错误是有人把起始年当作是公元零年,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和我们的习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序数的计算是从1开始的,而不是从0开始的。而正是这个理解上的错误,所以才导致了世纪末尾年为公元99年的错误认识,这也是错把2024年当作是二十世纪末尾年,错把2024年当作是二十一世纪起始年的原因。
因为公元计数是序数,所以应该从1开始,21世纪的第一年是2024年。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这三则四年级数学小故事你都知道麽?看了之后是不是感觉数学也是一门蛮奇妙的课程呢?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三则
数学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那么数学背后的小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让小编来带领大家去了解四年级数学小故事吧,看看每天面对的一堆数字背后还有怎样的经典呢。1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达试院时为时已晚。考官说 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考官的上联是 一叶孤舟,坐了...
四年级数学小故事三则 版
数学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那么数学背后的小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让小编来带领大家去了解四年级数学小故事吧,看看每天面对的一堆数字背后还有怎样的经典呢。1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与几个学友进京考试。他们到达试院时为时已晚。考官说 我出一联,你们若对得上,我就让你们进考场。考官的上联是 一叶孤舟,坐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故事三则
和 的本领 很久以前,数学王国比较混乱。0 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称霸,而且彼此吹嘘自己的本领。数学天使看到这种情况很生气,派 和 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建立次序,避免混乱。三个小天使来到数学王国,0 9十个兄弟轻蔑地看着它们。9问道 你们三个来数学王国干什么,我们不欢迎你们!笑着说 我们是天使派来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