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品社计划

发布 2020-03-22 18:10:28 阅读 5342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男生21人,女生14人。由于这班学生和我是从一年级开始相处到现在,所以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我的教学方法和要求,师生之间有一定的默契,学生的学习习惯也较统一。对于这些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的良好习惯。

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我要学的氛围,使大家有所提高。

二、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在公共汽车上》、《想想他们的难处》、《伸出我的手》、《我们赢了》。

第二个单元我的家乡在变化有三篇《绿色小卫士》、《我们的民风民俗》、《家乡的变化》。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进行实地调查,知道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个单元我与外界的联系有四篇课文《怎样到达目的地》、《**连着我和你》、《办一张自己的报纸》、《怎样和他联系》。让学生体会现代交通的方便快捷,培养学生判断、选择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目标。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已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索、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面临的一些共同的问题。

四、教材分析:

本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有机事例,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的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

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

每周三课时,共计课时。

四年级下册品社计划

九年义务教育。20 14 至20 15 学年度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学校。四年级一班。教师姓名 校长 20 15 年 3 月。一 本学期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规则的含义即将规则的必要性,从而养成规则意识与行为。了解身心健康的标准与必要性,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放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年级品社下册

2013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测试。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试题 命题人 邬雪梅 一 填空题 每空2分共48分 1等被称为大众传媒。2.汽车污染主要指汽车 其次是对人们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危害严重,并能引起和哮喘。3.交通运输不仅需要有 还需要有交通站点,如等。4.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和管道运...

四年级品社下册

一 蓝色的星球。一 填空。1 地球的模型是 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蓝色 的部分是海洋,被海洋包围的是 陆地 它又包括 大陆 和 岛屿 2 四大洋从大到小分别是 大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和 北冰洋 3 七大洲分别是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和 大洋洲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亚洲 至今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