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期中复习资料(1到3章)
一、 基础知识篇。
一)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源振动。
吹笛子,水瓶灌水,气球**:空气振动。
2.声音的传播—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1)玻璃罩抽气实验:不断抽气,罩中手机铃声逐渐减弱;推理得到结论:真空不能传声(理想化思维)。
2)聋人骨导助听器:固体能传声且传声效果比空气好。
3)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3.声音是一种波——声波。
4.声波传播的速度:一般而言,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例题:1.敲击长灌水铁管一端,另一端能听到3次响声,先后是通过铁、水、空气传来。2.田径比赛终点计时员应看发令枪冒烟计时,而不是听枪响,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更精确。
5.声音具有能量,声能。
1)空桶发声震灭蜡烛。2)火焰随喇叭**跳动。3)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6.乐音:声源规则振动,令人愉悦。乐音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震耳欲聋指响度大;尖声刺耳指音调高;优美动听指音色好。
7.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敲击鼓面,鼓面上撒有小纸屑。现象:敲击力度越大,纸屑跳起越高,听到鼓声越响。
结论:声源振幅越大,声音响度越大。
8.音调:声音的高低(尖锐—低沉),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典型事例:1)钢尺实验:**影响音调的因素;操作:将钢尺一端紧压桌面,另一端伸出,保持弹钢尺力度不变(控制变量),改变尺伸出桌面长度,听声音变化。
现象: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的越慢,听到声音越低。结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水杯实验:敲水杯,声源是水和杯,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3)给水瓶灌水,声源是瓶中空气,水越多,空气越少,空气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9音色: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分辨不同乐器,分辨不同人声、动物声)
10噪声物理角度:声源做无规则振动产生;
环保角度:只要干扰人正常生活就是噪声。
11.噪声控制途径:1.声源处控制;2.传播途中控制;3.人耳处控制。
声源处减弱噪声:消声器、禁止鸣喇叭。传播途中减弱噪声:路旁植树,隔声墙(窗)。人耳处减弱噪声:耳罩、头盔。
12.人耳可听声频率范围:20—20000赫兹。
13.超声波: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波。
特点:方向性好(应用:蝙蝠、声呐利用超声波反射定位);穿透力强(应用:
b超穿透腹腔成像,观测胎儿),易获较集中声能(应用:超声波清洗器,焊接器)
14.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特点:能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对人体有损害。
应用:1.大象能听见次声波。2.监测灾难前产生的次声波来预报避免灾害。
15.**材料隔声性能(控制变量:材料厚度要相同)。
比较方法:1.距声源相同距离比较响度大小(不易比较)。
2.比较刚好听不见声音时距声源的远近(易测量,易比较)。
二)热现象。
1.物质的主要三态:
固态:形状体积固定;液态:形状不固定,体积固定;气态:形状体积都不固定。
2.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详见右图:
气态的水叫水蒸气,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液态的水:江河湖海,雨,露,雾,白气。固态的水:冰,雪,霜,冰雹。
3.液体温度计原理:测温液体热胀冷缩。
4.实验室温度计使用事项:
1)测量前估测所测对象温度,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温度计;2)测量时,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3)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不得离开被测物体;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5.摄氏温标:规定冰水混合物0℃,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6.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汽化吸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
酒精涂于人体感到凉爽,因为酒精蒸发从人体吸热。
7.蒸发特点:1)吸热;2)只发生在液体表面;3)任何温度下都发生;4)平缓。
8.沸腾特点:1)吸热;2)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3)达到一定的温度下才能进行,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该温度叫沸点;4)剧烈。
9.水沸腾实验,实验器材:酒精灯,水,烧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计时器(秒表)。
细节:装置组装要点:先调节石棉网位置使得酒精灯外焰加热,再调节温度计位置使玻璃泡充分接触液体。
水沸腾前,气泡如上图(b);水沸腾时,气泡如上图(a)。
液体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例题:将装水的试管放在装水的烧杯中,火加热烧杯,则最终烧杯中水沸腾,而试管中水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当二者都达到沸点,温度相同,试管中水无法从外面沸水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10.沸点与液体种类和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事例:1)高压锅加热食物更烂,因为锅内气压高,水的沸点升高,沸水可达110℃以上。食物受到高温水(高于正常沸点)的烹煮,因此更烂。
2)青藏高原地区气压低,露天烧开水到80℃左右就沸腾,难以用来煮饭。
1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液化放热。
1)100℃水蒸气烫伤比100℃热水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水放出大量的热。
2)白气和雾以及露珠 :是热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3)书上模拟降雨实验,为了使雨下得更大,在上方盘中放冰块,加大温差,加剧液化。
4)烧开水,水壶中产生大量水蒸气,在远离壶嘴处与冷空气液化形成白雾,靠近壶嘴处由于温度较高,温差小,液化不明显。冬天,水壶烧开产生白气明显多于夏天,也是因为温差大,有利于液化。
5)出现雾,白雾,白气都是液化现象,雾散去是汽化。
12.液化的途径:降温和压缩体积,其中光压缩体积不能液化所有气体。
应用:液化石油气、打火机是通过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
1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熔化吸热。
0℃冰块给人感觉比0℃水更冷,是因为冰块在人接触时先熔化吸热,额外吸收了人体热量。冰雪熔化时比下雪时冷得多,也是因为冰雪熔化大量从环境吸热。
1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放热。
事例:北方冬天地窖放几大缸水,可以通过水凝固放热,给地窖中货物保温。
15.温水水浴加热和搅拌的作用:使目标均匀受热。
16.晶体熔化(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温度保持不变,该温度称为熔点(凝固点)。非晶体熔化(凝固)过程温度持续上升(下降)
17.熔化(凝固)条件:1.达到熔点(凝固点);2.继续吸热(放热)。
应用:冬天路面撒盐化冰,原理:盐水凝固点低于纯水,撒盐使水凝固点下降,从而在较低温度(零下)就能熔化。同一物质熔点等于凝固点。同一物质沸点高于熔点。
18.常见晶体:所有金属都是晶体,海波、萘是晶体。
常见非晶体:橡胶、塑料、蜡、沥青、松香、玻璃。
19.晶体状态图:要学会从图像中读晶体的物态信息。要能根据晶体的熔点、沸点判断某温度下的晶体状态。
20.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中间不经历液态。
应用:1)加热碘锤,固态碘粒减少,出现紫色气体,停止加热,紫色气体减少,同时在滴有冷水的部位出现大量固态碘粒。该实验说明碘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2)樟脑丸、冰雕变小,冰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
3)各种霜(自然界、冰箱里、冰棍上、冬天窗户内侧冰花)和大多数雪花是凝华产生的。
4)灯泡用久钨丝变细,灯壁发黑,是钨先升华再凝华。
21.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事例:舞台上用干冰升华大量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景观。
储运上用干冰升华大量吸热来保存易变质食品。
22.水循环:高空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遇更冷凝华成小冰晶,二者组成云;云中水滴(冰晶)逐渐变大下落,形成降雨(降雪);高山上冰雪部分升华成水蒸气回到大气,部分熔化进入江河土壤;江河土壤的水部分蒸发成水蒸气,部分在地下水、生物之间交换,然后进入海洋,最终汽化变成水蒸气,完成水循环。。
23.物态变化及热量转移图判断吸放热情况。
24.综合实践活动:1)电冰箱作冻豆腐,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约80%),放入冷冻室后,水凝固成小冰粒,体积变大(以后会学到)。
把豆腐中撑出一个个小空穴。 取出冰箱后,冰熔化成水淌出,豆腐变成多孔的冻豆腐。
2)用电冰箱测糖水、盐水凝固点,凝固点不仅与物质种类有关,也与糖水/盐水的浓度有关。(当出现固液共存态时测得的温度就是它的凝固点)
三)光现象。
1.光源: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举例:恒星(太阳),火焰,雷电,工作的灯泡,手机屏幕等。以下不是光源:月球,电影屏幕,金银珠宝,眼睛。
2.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如牛顿的三棱镜实验。天上的彩虹。人造彩虹。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红绿蓝色光混合可以得到其他色光,三者等比例混合能还原为白光。
举例:显示器利用红绿蓝三色光呈现彩色图像。
4.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颜色就是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就是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举例:摄影上使用的滤色镜,可以只透过某种色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
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红光照在白色物体上,物体呈红色;照在黑色物体上,物体呈黑色;照在蓝色物体上,红光被吸收,物体呈黑色。
5.光能:光具有能量。
光能的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板),光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热水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植物光合作用)
红外线热效应,紫外线荧光效应,紫外线杀菌,激光打孔,微波炉等等也属于光能的体现。
6.红外线:太阳光色散光带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应用:
红外线遥控器,自动门,探头)。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应用:红外线取暖器)。
所有物体都在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红外线强度越大(应用:响尾蛇,红外线遥感,红外线夜视仪)。太阳的热量主要以红外线形式传到地面。
7.紫外线:太阳光色散光带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验钞机)。适量紫外线照射对人有利(产生维生素d),过量紫外线照射损害人体(生物体)(应用:
紫外线灭菌灯;防紫外线伞,面罩,护肤霜;臭氧层吸收紫外线)
8.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影子的形成: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日食:
月亮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食: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小孔成像,坐井观天,一叶障目,绿树成荫,立竿见影,三点一线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
第七讲 期中复习。一 知识要点。1 机械运动。1 定义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2 描述方法 选择参照物。3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 用刻度尺测长度。1 使用前三认清 认清是否磨损 认清量程 认清分度值。2 正确使用方法 放尺 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 看尺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
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
1 1 7.2mm 7.2 10 7.2 km 2 357.8cmm nm 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2.56 cm 12.56 10 2 m 0.125 m b.12.56 cm 12.56 cm 10 2 m 0.125 m c.12.56 cm 12.56 102 m 0.125 m d...
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用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滑动,改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时,矿泉水瓶被推倒,这说明力的所用效果是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点有关c.力的方向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2.利用弹簧才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受到的重力,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