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2页例1、例2的《时间的计算》,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秒的认识以后对时间进行的简单的相关计算,通过计算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换算,在学生对乘法的学习有限的基础上,采用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讲解。通过课本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时学会进行相应的思考和计算,能自己灵活处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课本做一做是相应的例题练习,而练习十四中的题型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时间计算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的把握,也为以后学习的新知识中遇到相关的时间计算打下铺垫。
2. 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学生通过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因为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退一小时当60分的时间的计算。(与其它单位十进制进率之间的不同)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数格子和数据对比的方法进行时间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更进一步确定相应的时间单位所代表的不同的意义。
2)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并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景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表演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人人都要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观念。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两种相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时与分兑换的时间的计算。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1)比赛法:(让学生在课前就组织好的小组,对课堂表现好的小组和成员都加分)运用孩子的好胜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比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在比较后运用奖励的方法,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2)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在本节课最后,我设立了一个情景的练习,让学生真正体会时间单位的意义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学法。1) 观察,小组交流,归纳的方法,在学习例2时,小组交流合作归纳出时间计算的方法,学生已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生生互动,合作,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准备:钟面。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用“复习---探索--运用--拓展--小结”的模式展开,在进行教学例题的时候关注学生对方法的理解,通过做一做和练习的讲解,帮助学生克服所遇到的问题,再在情景的氛围中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一)、复习引入。
设计意图:巩固已有的知识,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复习,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时间观念。
二)、**新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提取已有的知识概念:1时=60分,再通过合作**得出2时=120分的计算方法,并学会运用,明确时间进率。]
6)小结。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例2,培养学生**情景图的能力,使学生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当中进行简单的时间的计算。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想出各种计算时间的好办法,实现算法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巩固练习、情景表演,让学生把知识再巩固一遍,并懂得运用到实际中去,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今天我们用40分钟的时间学习了《时间的计算》,有的同学已经很明白了,但也可能还有同学对我们这节课的知识还有疑问,同样的时间,却又不同的效果,瞧,时间又从我们身边偷偷的溜走了,让我们赶紧跟上他,把我们要做的事情做好吧,要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学习了时间的计算方法后渗透思想教育,体会到时间的存在树立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
五)作业布置。
课本p65的第8题。
五。【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例1、 2时=(120)分。
a) 60+60=120分 b) 60×2=120分。
例2、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经过了(15)分钟。
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时间的计算》这一课时。我将采用四说模式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教材先通过例1及“做一做”第1题,教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换算。例1中求2时等于多少分,由1时=60分,就可以推导出2时等于多少分了。例2编排的是学生早晨上学的情境,图上提供下列信息:
7:30离家,7:45到校,要求算出:
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数格的,也有列算式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2)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培养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认知规律,今后学习和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时间单位的换算和求经过时间的应用,内容较为重要,所以我确定了本节教学的重点,能正确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和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由于这几个相邻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与以前学习的十进不同,以前的学习经验对本课有负迁移作用,同时学生没有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也给本课教学加深了难度,因此教学难点也是时分秒间的换算和计算经过时间。
二、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用尝试法、直观演示法、观察法、图示法等教学方面有机结合。本节课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进行尝试计算经过的时间,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
图示法直观而形象,学生学习起来既感兴趣,又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本课在学生疑难处,可采用图示法。如求经过时间,对于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亲自动手拨一拨钟表。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本课教学的学法培养方面主要做到二点, 1.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主体具有主动探索的意愿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活动。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的自主**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会独立探索知识的方法,掌握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新知识、新经验,充分发挥作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人们在进行口头表达的时候必须同时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因此,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培养思维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课放手让学生能够学会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并在自己获取中的成果中享受成果、消化成果、渗透成果,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交流汇报中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备课 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 备课资料 2 1 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2 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3 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情景图,展示台。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一 复习。1 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
三年级数学
一 填空 20分 1 填上适当的单位。跳绳长2 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315 一辆卡车可装货4 小明身高135 一本数学书约厚7 桌子高8 一袋水泥重50 米5厘米 厘米 2吨 千克。5千米 米 20分米 米。3 在 里填上 或 符号。60 0 60 0 1吨 999千克。150 50 7 4米 400...
三年级数学
一 理解填空 20分 17 64,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厘米是 米,写成小数是 米。3 a b 12,b扩大3倍后,积是 4 在 里填上 或者 个十除以8等于 个 就是 6 边长是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时 日 1时45分 分。8 小民今年9岁了,只过了2个生日,他是 月 日的生日。9 一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