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发布 2020-03-02 04:16:28 阅读 9809

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架台:“我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酒精灯:“帽子**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d.浓硫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质量怎么增加了”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三个钡离子:3ba2b.两个氧原子:o2

c.四个硫酸根离子:4s 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

3.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4.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各级**义不容辞之责。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止变质

制糖工业上,利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做“钡餐”

霉变的花生洗净后食用

食品腌制时大量使用亚硝酸钠。

abc.②③d.①③

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图m1-16.通常情况下,铜不和稀硫酸反应,但是把一小块铜片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同时加入x再加热,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cu+2h2so4(稀)+x2cuso4+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b. 反应物x的化学式是o2

c.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

d. 反应后溶液会由蓝色变为无色。

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图m1-2a.电解水。

b.常温下向h2so4、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d.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9.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我们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原因是含磷洗涤剂中的三聚磷酸钠会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污染环境。三聚磷酸钠的结构如图m1-3所示,所含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则其所含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图m1-32)“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填序号)。

a.熟石灰 b.碳酸钾。

c.乙醇 d.苛性钠。

3)干电池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化学电源,也是伏打电池的一种,利用某种吸收剂(如木屑或明胶)使内含物成为不会外溢的糊状。干电池常用作手电筒、收音机等生活中的小电器用品的电源,是一种将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4)乙醇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0.“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co2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m1-4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图m1-41)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碳”是指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某有机物r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2co2+3h2o,r的化学式为 。

3)科学家用naoh溶液喷淋吸收co2(如图m1-5),对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m1-5a.该方法中包含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b.物质①是na2co3溶液。

c.操作①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d.整个过程至少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11.如图m1-6ⅰ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图m1-61)2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3)在室温时,将分别盛有甲、丙饱和溶液的试管各两支,分别放入盛有冰水或热水的烧杯中。根据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图ⅱ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填序号)。

12.图m1-7甲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图m1-71)图乙表示图甲中 (填序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得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2)①处元素和②处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3.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m1-8所示。其中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图m1-81)b的化学式是 ;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三、实验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4.如图m1-9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m1-9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结束后,欲从剩余残渣中**氯化钾,现有以下步骤:①蒸发结晶;②过滤;③洗涤、烘干;④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用盛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选用的装置依次是 (填序号)。

4)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so2气体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15.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实验室的常用药品。小明和小芳做了如下**:

1)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然后,对反应后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后废液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 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 猜想ⅰ: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ⅱ:硫酸钠和硫酸;猜想ⅲ:硫酸钠。

设计实验]反思与评价] 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为了证明猜想ⅱ成立,可以向废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原因。

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6.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铁粉与炭粉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图m1-10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

2)反应后烧杯中稀硫酸无剩余,请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 g,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

图m1-10

参***。一、单项选择题。

[解析] 制琴时在红木琴身上雕花,弹奏时拨弦发出悦耳的琴声,清洁时用微湿的布擦去污渍,均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钢丝琴弦生锈,是因为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解析] 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将硬水软化,故a错误;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而不能涂氢氧化钠溶液,故b错误;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铁在氧气、水共存时易发生锈蚀,所以食品袋中放一小包铁粉,既可吸收水,又可吸收氧气,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故d正确。

[解析]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会使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固体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大量热量,会使u形管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量,会使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会使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

[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co2和h2在催化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该反应中有四种物质,氢气是单质,其余三种是化合物;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改变。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本试卷所用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ag 108 一。填表题 共11分 1.5分 2 6分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简答有关问题 二 单项选择题 共12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用醋 b.水银 c.1...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7 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 属于化合反应。c 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d 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第 卷 选择题,共40分 参考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s 32 cu 64 p 31 n 14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中的 水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蓝色墨水 b 生理盐水 c 蒸馏水 d 矿泉水。2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