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冲刺阶段

发布 2020-02-12 01:33:28 阅读 3180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议**阅读答题技巧。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

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分析论证过程: 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 议**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

类型: ①并列式 ②总分总式 ③总分式 ④分总式 ⑤递进式。

5、议**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6、驳**的阅读。

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7、常见考点。

、议**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议**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

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

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议**的结构、层次考点: 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议**的论证方法考点。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答题思路:(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

(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议**的语言特色考点:分析议**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

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 概念使用准确,②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

(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议**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开放性、拓展题考点。

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

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议**中非议论成分考点。

答题思路:议**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

2024年中考语文辅导 阅读答题技巧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因此,精品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16年中考语文辅导的内容,供大家参考。说明文阅读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科技说明文 主要内容多为介绍新科技新发现新认识,主体文字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 新 背景,构造,原理,特点,现状,发...

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八五套中考模拟卷

8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据 作比较 下定义 作诠释 画图表 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据 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 加强说服力的...

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作用总结

1 文章开头的作用。1 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记叙文 2 开篇点题,提出中心 中心论点 3 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 说明对象 激起读者阅读兴趣。文章结尾的作用。1 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 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3 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1 结构上的作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