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急诊科31.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3
2.石淋(泌尿系结石)诊疗方案6
3.厥证(晕厥)诊疗方案8
第二部分。内一病区12
1.胸痹(心绞痛)诊疗方案12.
2.喘证(copd)**方案18
3.心悸(室性早搏)**方案23
第三部分。内二病区(脑病科27
1中风(脑梗塞)急性期诊疗方案27
2眩晕诊疗方案34
3.震颤(帕金森病)诊疗方案40
第四部分。外科48
1.疝气(疝)的诊疗方案48
2.筋瘤(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治方案51
3.痔疮的诊疗方案53
第五部分。骨伤科58
1.锁骨骨折诊疗方案58
2.股骨干骨折诊疗方案60
3.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诊疗方案62
第六部分。妇产科63
1.癥瘕(子宫或卵巢肿瘤)**方案63
2.盆腔炎**方案66
3.阴挺(子宫脱垂)**方案70
**科711.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71
2.中风病(脑梗死)亚急性期诊疗方案76
3.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82
第一部分急诊科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一、概述。凡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二、诊断。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
1) 诊断要点。
发热,初起常伴恶寒、咳嗽、头身疼痛。有感受外邪病史。
理化检查:白细胞总数降低或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出现核左移。
2) 主要症状:鼻和喉部烧灼感,咽痒或痛、鼻塞、打喷嚏、流涕、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
2、西医诊断标准:
症状:恶寒发热,鼻咽部不适、疼痛。
主要体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充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二) 证候诊断。
1、 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2、 风热犯表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
3、 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脉濡滑。
4、 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洪大。
三、中医药综合**。
一) 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 风寒束表证。
治法:解表散寒。
推荐方药:1) 麻黄汤加味:麻黄、杏仁、桂枝、生甘草、葛根。
2) 葛根汤加减:葛根、桔梗、杏仁、生石膏、桂枝、赤芍、连翘、生甘草、生麻黄、柴胡。
3) 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甘草。
中成药: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颗粒等。
2、 风热犯表证。
治法:解表清热。
推荐方药:1) 银翘散加味:牛蒡子、薄荷、生甘草、杏仁、淡豆豉、淡竹叶、连翘、荆芥穗、银花、桔梗、桑叶。
2)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桔梗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大枣、生姜、桔梗、银花、生甘草。
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双黄连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3、 暑湿袭表证。
治法:清暑祛湿。
推荐方药:1) 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
2) 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银花、新扁豆花、厚朴、连翘、半夏、六一散。
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胶囊、软胶囊)、暑湿感冒颗粒等。
4、 卫气同病证。
治法:透表清气。
推荐方药:柴胡、黄芩、青蒿、羌活、薄荷、石膏、大青叶、鸭跖草、生甘草。
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小柴胡颗粒等。
二) 退热**。
1、 针刺退热:选穴,大椎,上肢取曲池、合谷,配内关、手三里;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手法均采用泻法。
2、 刮痧退热:取大椎穴。由内向外、单一方向刮动,每一部位刮到20下左右,至局部**出现微红或紫色充血瘀点为度。
3、 药物擦浴退热:升降散药液(大黄、姜黄、僵蚕、蝉蜕)擦浴,开腠理,泄邪热。也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使用冰帽、冰袋、冰毯、灌肠、酒精擦浴等其他方法。
三)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辩证选用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四)基础**。
卧床休息,多饮水。必要时补液500~1000ml
五)护理。1、风寒束表者,可服生姜汤,饮热稀饭等温散之品以助汗出。
2、风热犯表者,可给予清凉饮料,如西瓜汁、梨汁、甘蔗汁、鲜桔汁。
3、表证期,密切观察病情,对高热烦躁者,警惕邪犯心包之危证。
4、汤药煎煮时间不宜太长,沸后5-10分钟即可。
5 、密切关注服药后汗出情况,以防厥脱之变。
四、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解热时间:服药72h内(1个疗程内)体温下降到37.2℃及以下,并且其后体温不再上升超过37.2℃的时间。
2、即刻退热判断标准:服药后4h内体温下降0.5℃。
3、痊愈天数:首次服药至上呼吸道感染痊愈所需天数。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痊愈标准:精神、食欲好、体温恢复正常满12小时、鼻咽部症状消失、咽充血消失。
二)评价方法。
1、评价疗效性指标:体温,症状和体征。
2、体温观察时点:首诊体温、服药后1h、2h、3h和4h体温。服药后第2天:00、
16:00和20:00体温,第3天:00和20:00体温,服药后72h体温及服药72h外随诊体温。
五、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
难点分析:1、对于急性重症病例,如:高热或伴休克中医**通过刮痧、针灸、及中药汤剂**,其疗效虽然有一定疗效,但较西医静脉补液,针药注射发生疗效速度要慢;
2、老年人相对易于接受中医药方法**,特别是现在年轻人受西方文化影响,对于中医接受明显要少于西医,并且认为中药**要煎制程序复杂。
解决思路:1、 针对急危重者患者应进一步研究中医抢救综合方法,形成一套具体可操作性、科学性理论诊疗方案。当然在急危重时应综合考虑病情状况、及时征求患者家属意见,灵活机动、随机应变。
2、 在中药方面多开采一些免煎颗粒或制剂以便临床具体使用提供方便。
石淋(泌尿系结石)诊疗方案。
一、概述。石淋是由湿热久蕴,煎熬尿棱成石,阻滞肾系。是以小便排出时砂石,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多见于泌尿系结石。
二、诊断。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
1) 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有排尿中断。
2) 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
3) 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
2、 西医诊断标准:
1) 上尿路结石:典型肾绞痛之后出现血尿。与运动有关的血尿首先考虑上尿路结石。
2) 下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典型症状为排尿突然中断,改变体位后能自行排出;
尿道结石表现为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及尿痛,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尿潴留。
3) 辅助检查:尿常规、尿培养、肾功能测定、血、尿生化,结石成分分析,作肾系b超检查,或x线腹部平片、肾盂造影等可明确结石部位。必要时作膀胱镜逆行造影:
二) 证候分类。
1、 下焦湿热:腰腹绞痛,小便涩痛,尿中带血,或排尿中断,解时刺痛难忍,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弦或数。
2、 下焦瘀滞:腰痛发胀,少腹刺痛,尿中夹血块或尿色暗红,解时不畅,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弦。
3、 肾气亏虚:腰腹隐痛,排尿无力,少腹坠胀,神倦乏力,甚则颜面虚浮,畏寒肢冷,舌体淡胖,脉沉细弱。
4、 肾阴亏虚: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咽燥,腰酸膝软,舌红苔少,脉细数。
三、中医药综合**。
一)一般处理。
了解病史,详细检查,症状明显的急性病人,先给对症**。慢性或症状不重者可适当活动,但要劳逸结合,以免过劳加重或**。饮食宜清淡,禁辛辣、厚味、烟酒、咖啡、浓茶等生热、助湿及刺激性食品,应大量饮水,以通利冲洗尿路,多食西瓜、葫芦等果蔬。
**期间禁**事。
二)辨证论治。
1、下焦湿热型。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方药:八正散加减:木通、车前子、萹蓄、瞿麦、滑石、甘草梢、大黄、山栀、灯心。
中成药:八正合剂20ml,日3次,口服:
金砂五淋丸9g,日2次,口服:
结石通片4片,日3次,口服。
2、 下焦瘀滞型。
治法:行气化瘀,排石通淋。
方药:沉香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沉香、石苇、滑石、当归、橘皮、白芍、冬葵子、甘草、王不留行、桃仁、红花、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牛膝、枳壳、桔梗。
中成药:结石通片4片,日3次口服;琥珀消石冲剂10g,日2次口服;
消石片4片,日3次,口服。
3、 肾气亏虚型。
治法:补肾健脾,温阳溶石。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炮附子、桂枝、川牛膝、车前子。
中成药:肾石通冲剂10g,日2次,口服:
复方石淋通片4片,日3次,口服。
4、 肾阴亏虚型。
治法:滋阴补肾,通淋排石。
方药:知柏地黄汤合石韦散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临澧县中医医院。外科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2012年度。目录。肠痈 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石淋 泌尿系结石中医诊疗方案胆胀 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肠痈 阑尾炎中医诊疗方案。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 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勉县中医医院。外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肠痈 阑尾炎 中医诊疗方案。石淋 泌尿系结石 中医诊疗方案。胆胀 胆囊结石 中医诊疗方案。肠痈 阑尾炎 中医诊疗方案。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 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治法 泻热通腑。8 寒热错杂证。治法 辛开苦降。推荐方药 半夏泻心汤或乌梅丸加减。二 中成药。1.阴虚热盛证 养阴清热。可选用十味玉泉丸 金芪降糖片 金糖宁胶囊 片 津力达颗粒。2.气阴两虚证 益气养阴。参芪麦味地黄汤加减。可选用 胶囊 院内制剂 消渴丸 渴乐宁胶囊 参芪降糖胶囊 颗粒 3.阴阳两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