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作业

发布 2020-01-02 05:07:28 阅读 7984

一. 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答: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市场经济的圣经,主张经济体制应发挥人的利己性,这样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这种经济动力称为“看不见的手”,并提出了分工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和劳动价值论等观点,是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代表著作。亚当斯密另一部巨著《道德情操论》,是《国富论》的补充和完善。提出人具有同情心的本质,从利他主义伦理观出发,论述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在经济体系中的辨证统一。

利己动机是本性,利他动机是道德,包括同情心、感恩心、恻隐心。亚当斯密的主要理论如下:分工理论、货币理论、价值论、分配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赋税理论。

1.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2.货币理论

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

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但是,他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

3.价值论

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进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价值之财货,往往不具交换价值,水及钻石是其著名的例子。不过水与钻石价值之比较是百年之后边际效用学派才圆满解决此一问题。

4.分配理论

亚当斯密的分配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亚当斯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低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此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资**提高,工资将高于最低水平。就另一角度言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将促使工资**,工资**则促进人口增加。

5.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累积是大量进行分工必备的另一要素。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成正比。资本的累积必须在分工之前进行,因为分工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设备与机械料,在在都需要以资本来购取。

分工愈细,工具的需要愈多,资本愈显得重要。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6.赋税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公平:一国国民应尽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亦即国民应按其在**保护下所享有的利得比例纳税。

确定:各国民应当缴纳的税捐,须确定并不得随意变更,缴纳时期、缴纳方法、应付税额,都应对纳税人清楚宣示。便利:

一切税捐,都应在最适合于纳税人的时间与方法收之。经济:每一税捐都应善加设计,务使公民缴付国库以外,在他的财力上受到最少可能的激动。

国富论中的哲学基础说明要获得协助,不能只依赖他人的同情心或利他主义,还要靠激起他人的利己心来实现。“请给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换言之,在经济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主要是利己心而不是同情心或利他主义。

作为一个经济原动力的利己心,同时也是一个经济交换的基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必须给别人以他所需要的东西。于是,就有分工、有交换、有价值、有货币等等现象产生。

人们在利己心的支配下做各种劳动,从而构成了私人财富和社会财富的源泉。将利己心看作人的本性,将经济活动看作利己心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反映了一切经济现象是客观的,都受某种自然规律的支配。 既然利己心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的,追求个人利益就成了自然之理,对追求个人利益的活动就不应限制,亚当斯密认为私利与公益似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一步一步趋向和谐与均衡,此乃自然秩序的本质。

主要贡献:亚当斯密发现了普遍存在于人类中的“经济力”的本质: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人认为“看不见的手”是“市场经济中的万有引力”,亚当斯密被公认为经济学之父。

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同时还指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和利润的源泉,并经过分析得出了工资越低,利润就越高;工资越高,利润就越低得结论。这实际揭示了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中心问题和剥削本质。

亚当·斯密在分析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时,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他对比了一些工艺和一些手工制造业分工前后的变化,对比了易于分工的制造业和当时不易于分工的农业的情况,说明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亚当·斯密在研究经济现象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

经济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人们的利己主义目的。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的利益,但是每个人的利益又被其他人的利益所限制,这就迫使每个人必须顾及他人的利益,由此产生了相互的共同利益,并进而发展为社会利益。可见社会利益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

这种认为人都要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的“经济人”的观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也是早期管理思想的重要表现。

二.马歇尔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答:马歇尔的主要观点:效用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理论否定劳动价值论,对边际理论进行了完善,力主供求关系决定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效用是人对物品满足自己欲望的一种主观评价, 它是由物品供给的“稀缺性”和自身需求的“满足性”特点结合起来产生的价值判断。

只要商品是个人所需要的,并得到个人主观评价的肯定就是有价值的。马歇尔把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作为既定条件, 以客观的商品提供和主观的满足感受为出发点,提出供给和需求决定市场**,从而奠定了**理论的基础。在短期内,需求是**的较重要的决定因素;但如果有足够时间(长期),决定**的就是供给或生产成本。

贡献:他是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最主要的奠基者,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马歇尔将经济学创建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首位将“政治经济学”改为“经济学”,并在实际上从经济学中取消了价值论的经济学家;他是局部均衡分析的鼻祖,创造了供给和需求分析工具,并“**了经济学”;发现并培养了庇古和凯恩斯这样的经济学大师。马歇尔花费了毕生心血,几乎将整个经济学大厦中的各个经济理论都加以整理和精炼,并把它们综合起来构成自己的体系。

许多前人已经接触到而未深入分析的概念,经过他的整理加工,遂成为有明确内涵的理论范畴。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自己的很多新见解,最终构建了微观经济学博大精深的体系。

为了研究个体市场,马歇尔创造了供给和需求分析工具,用曲线表明了供给法则和需求法则。他认为,竞争将促使实际**回归均衡**,需求关系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变动源于财富的变化、人口的变动、消费偏好以及其他商品**或未来预期**的变化;对弹性概念的阐述是马歇尔对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他摸索出了一套精确衡量经济关系的弹性大小的数学方法;长期和短期的划分,使马歇尔得出推断,在短期内,需求是**的较重要的决定因素;但如果有足够时间(长期),决定**的就是供给或生产成本;马歇尔在在英国传统经济学的基础上,吸收和综合了新旧各派经济理论,把自由竞争时代的经济学做了一个总结,他之后就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

三.凯恩斯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答:凯恩斯的主要观点:在《通论》中,他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而有效需求不足又是由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两个方面构成的。

要解决失业和经济危机问题, 必须设法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以便扩大消费;设法提高资本边际效率, 以便扩大投资。凯恩斯明确指出, 为了扩大社会有效需求,“最聪明的办法” 之一,是用各种政策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 。凯恩斯提出了“宏观财政政策”, 即通过扩大**支出、实行赤字预算来增加总需求, 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水平。

凯恩斯提出了“流动性”的概念,即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指出人们之所以持有货币,是由三个动机决定的:支付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主要贡献:凯恩斯第一个提出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用收入分析代替了新古典学派的**分析。这是他的主要贡献之一。

《通论》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学以单个的商品、厂商、消费家庭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微观经济分析, 代之以国民收入的变动和以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等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经济分析, 从而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对自亚当·斯密以来崇尚自由竞争、反对**干预的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政策主张提出了挑战。凯恩斯创立的消费函数如同马歇尔的需求理论一样,是西方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因为它不仅指明了消费支出的主要决定因素,对此作了较深入的考察,而且还将消费倾向当作影响有效需求及就业量的主要变量,从而突出了消费在经济学中的地位。

凯恩斯在《通论》中运用的则是投资乘数,用来表示投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此外,他的投资乘数是依据边际消费倾向来分析的,其数值的大小不再仰赖粗略的估算,而可以用简便的公式加以推算。

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劳动价值论阐述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第二性的。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是根本性的;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派生的和从属的。

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构成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体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同样,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主要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学派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商品货币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劳动价值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前提,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对工人阶级认清自己的地位,教育工人、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阐述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答: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高级技术经济学作业

经济对技术的作用规律为一下三个方面 a.经济需求对技术发展的拉动性作用规律。举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业余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最初的电视机只能收看电视节目,并且只能根据电视台的时间安排收看安排好的节目,现在人们希望电视能像电脑一样,随时播 自己喜欢看的节目,并且还可以看电视,聊天等,所...

高级微观经济学作业

第一章。1.20设偏好由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容,即,设存在一个内点解,求这里的马歇尔需求函数?答 消费者所面临的约束条件设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所面临的问题是。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分别对与求一阶偏导并令其为0,得到。解得。因此,商品的马歇尔需求函数为。种商品的马歇尔需求函数为。1.26 消费两种商品的消...

高级经济学

目录。摘要 11 引言 1 2 经济自由主义学说体系 2 2.1 现代货币主义 学派 2 2.2供给学派 3 2.3理性预期学派 4 2.4伦敦学派 4 2.5弗赖堡学派 4 2.6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 4 2.7公共选择学派 4 3 主流学派评述及比较 6 3.1主流学派评述 6 3.2主流学派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