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结尾写作技巧

发布 2019-12-29 00:22:28 阅读 1043

精妙的结尾,能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严谨自然、完整统一,使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鲜明,能够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给人如品香茗、如嚼橄榄之感,让人回味无穷。结尾有法而无定法,要根据文章整体的谋篇布局来采用适宜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文章结尾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优美的乐章要有好的尾声,或余音袅袅,或震人心魄。

议**的结尾能起到归纳全文、照应全篇、深化主旨的作用,并可以综合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段,使文章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回味无穷,又称豹尾。

1.点睛式。

用简洁或富有哲理的语句归纳总结,揭示中心,点明意义;或议论收束,突出主旨。2024年高考满分作文《放在远处品味》结尾——因此,当你正为一件事或一个问题绞尽脑汁时,不妨将其放远了品味,这时你会蓦然发现,距离并不重要,亲疏并非是牵绊,绊,放远了的事物原来也别有一番天地!2024年高考优秀作文《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结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不能夸口说自己是完美的,代表亘古不变的真理;但同时,也没有人一无是处,因此我们要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在“胸有成竹”时相信自己,在“迷茫怅然”时相信别人,让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我们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2024年高考某考生优秀作文《在细微中体味博大》结尾——书法、绘画、**这些细微的元素,构成了气势恢宏的中华五千年的博大文化。这种博大不是我们把细微的元素一一罗列出来所能涵盖的,我们需要进行文化的苦旅,在一枝一叶中品味文化的精彩,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使自身在人格上得到充实、磨炼和升华!

这些作文的结尾都用非常简洁或者是深含哲理意味的语言来点明题旨,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强了论证力度,也增加了论证结构的完整性。

2.升华式。

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作者这样结尾:综上所述,忙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但是我们的忙应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保证生活的质量,人人都能忙出效率,忙出成果,从而带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者将张弛之道的效果,由个人而延及国家、人民,使文意丰富深化,自然升华了主旨。

)3.照应式。

结尾照应文题,或照应开头,前后呼应,血脉贯通。照应式又可按具体表达方式分为两种。

1).照应文题。2024年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结尾——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

结尾点题,文题照应,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紧扣题目,点明论点,收束有力。

2).照应开头。

第一,复现式呼应。文章开头的抒情、议论、人物描写、场景设置、说明要点等等,在结尾重复一次,首尾相比,语句略有不同。由于开头结尾对同一内容反复强调,使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具有一种回环之美。

第二,递进式呼应。文章的结尾在文章开头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基础之上,在遥相呼应的同时,表达出更深一层的含义,以此带动读者认识和情感上的飞跃,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同时深化文章主题。

第三,虚实式呼应。文章开头写实,结尾为了深化文章的中心或者为了突出文章的意境而进行虚化描述。这种虚实式的结尾经常用于记叙文,能给读者以意境之美。

第四,对举式呼应。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首尾呼应方法,主要用于那些以“引用”手法开头的文章,即开头引用一种材料,结尾也用一种材料,两段议论首尾并举,共同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并显示出文章的结构之美。

4.引用式。

用名言、俗语、警句、歌词和诗文结尾,收束有力,余音绕梁。2024年高考某考生优秀作文《不可靠,不可不靠》结尾——最后,“所有的感情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我们应避免的只是对它们的滥用和误用”。笛卡尔也告诉我们在认知事物时,应谨慎地基于理智,辅以情感,努力使感情的亲疏远近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发挥正面的作用。

结尾引用了笛卡尔的名言,既是对前文的归纳总结,又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不仅同开头紧密照应,而且还水到渠成地点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名言、警句、俗语等结尾,不仅是对文章整体上的一种提升,而且使得文章的哲理性加强,耐人寻味。

5.排比式。

这样的结尾在内容上能照应前文,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深化主旨的作用,更兼语意亲切感人,语句富有节奏韵律,能使阅卷者击节称叹。

如: 忙碌的身影,也已为现代化建设加瓦添砖;忙碌的身影,也曾让世界为你感动呐喊;

忙碌的身影,也向关怀你的人倾诉爱的呼唤!

作者有意将三个排比句独立成行,强化了结尾的意图,给阅卷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三种结尾形式常常互相兼容,使结尾的形式更为丰富。显然,要写好结尾,作者必须有着全文脉络的强烈的整体感,有着深化中心、升华主旨的强烈意识,遣词造句要抒发饱满的激情,从而使结尾蕴含震撼力。

6.设问式。

设问结尾,发人深思。2024年高考佳作《米卢与孔明》结尾:为何千年的文化积淀却让我们越发功利与目光短浅?

为何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沐浴着文明,却在心中滋长着狭隘?米卢与孔明,我们的对待又为何如此不公?我们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该怎样对待忘记与铭记?

某考生高考佳作《人生也是一张答卷》结尾——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问题看似简单,答案看似丰富多彩,但真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你会如何作答呢?2024年高考佳作《走不倦的人生》结尾——繁忙的人生中,快乐不少,痛苦不多。

心态平了,道路自然平。虽然《潇洒走一回》早已退出了流行歌曲排行榜,但生活中,又何妨潇洒走一回呢?以上佳作都在文章的结尾采用设问的方式,不仅引起人们的深思,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达到了较好的结尾效果。

7.抒情式。

结尾抒情,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表明观点、态度,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024年高考佳作《永远的苏武》结尾——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啊,我们永远的苏武!

以“壮哉”“伟哉”“奇哉”“雄哉”表达对苏武的敬仰赞美之情,有感染力。

2024年高考佳作《平凡成就伟大》结尾:大地无语,那青松、鲜花、小草和浪花都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应时刻铭记:平凡也可成就伟大。

2024年高考佳作《该忘记的与该铭记的》结尾——

让我们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吧!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2024年某考生高考优秀作文《菊花?烈酒》结尾——

忘记痛苦与仇恨,忘记一切不值得记忆的。铭记快乐与温馨的感情,铭记一切助你成功的基石与动力。擦亮你的双眼,摘一朵淡泊却幽香的菊花,喝一口浓烈却香醇的美酒,携一腔激情与感恩,你将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精彩。

8.对比式。

对比式结尾能在鲜明的对比中彰显文章主题。2024年高考佳作《与永恒拔河》结尾: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

而往往是后面这些人,托起了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索永恒的答案。

9.反复式。

相同语句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回肠荡气。 2024年高考佳作《一路同行》结尾: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生活赠予的阅历和经验;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人生美丽的收获和付出;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这一路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10.后记式

结尾以后记的形式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倾诉情感,既文采飞扬,又显得含蓄而富有哲理。

如《那鱼那鹰那人》后记。

鱼,终究离不开给予它生命之源的水。

鹰,终究离不开给予它希望之源的天空。

我,始终逃离不了父母和亲人朋友们用爱心编织而成的幸福网……

结尾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比喻式结尾,语言优美,意蕴隽永含蓄;逆转式结尾,结尾突然逆转,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高考作文结尾写作技巧点拨

2018 10 16技巧 景物烘托,情景合一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选自广州满分文 雨中品读 技巧点拨 这段结尾的特点十分突出,景物烘托的作用也很明显,小作者通过对雨后景物的描写暗示了...

高考满分作文结尾写作技巧

技巧一 首尾呼应,凸显主旨。首 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尾 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 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选自湖荆州中考满分文 把梦想带给花季 技巧点拨 首尾呼应...

作文写作技巧结尾

作文结尾写作技巧。结尾是文章内容发展的归属,好的结尾 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中考作文尤其不可忽视结尾的训练。记叙文常用的结尾方式有如下几种 1 水到渠成式。叙述的事情结束了,文章也自然而然的收尾,这种简洁自然结尾的方式同样能发人深省。很典型的就是都德的 最后一课 韩麦尔先生无尽的爱...